唐超萍
摘 要:加強單招技能訓練,提高訓練效果對機電專業的學生十分重要。文章從以實例為依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歷年試題為例、精心指導、嚴格要求,完善模擬考核機制、讓學生提前進入考試狀態幾方面,研究如何提高機電專業對口單招中的技能訓練成績。
關鍵詞:機電專業;對口單招;技能訓練;成績
中圖分類號:G712;G71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1-0050-01
對口單招是職業類學校學生上高等學府深造的一條重要途徑,而技能考試是對口單招考試中十分重要的一項。自技能考試改革以來,機電專業的考試內容劃分為鉗工和維修電工各占150分,占總分的30%。所以,加強單招技能訓練,提高訓練效果,爭取技能考試得高分就顯得十分重要。如何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技能考試成績,讓學生真正掌握實訓技能,是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下面,本文根據對口單招機電專業維修電工技能訓練的教學實踐,研究如何進一步提高訓練效果和訓練成績。
一、以實例為依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實踐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有用”與“有趣”引路,大膽引入小課題,常見的有日光燈的安裝、兩地控制電路的安裝、電動機的拆裝、電動機的正反轉、電風扇的轉動等課題。教師通過創造性地設計教學內容中的興趣點,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激起學生學習的學習興趣,輔以廣泛開展探知的時間和空間,會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要努力創設真實的情境。如一些學生對簡單重復的操作不感興趣,教師可在實習課中列舉家庭生活中經常出現的電路故障現象。比如,上“日光燈故障的檢修”一課時,教師模擬真實的生活場景,在課堂上讓學生親自檢修有故障的日光燈。這樣,就能把訓練內容與實際應用有機結合起來。在課堂上,教師要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討論,分析故障的原因,找出故障點。通過這些事例的分析,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解決小家電線路故障的實際問題。而當學生看到自己維修好的電路正常運行,體會到學以致用的樂趣,學習電工專業的勁頭就更足了。
二、 以歷年試題為例,精心指導,嚴格要求
近幾年的考題呈現多元化趨勢,教師對學生進行訓練時必須精心指導,嚴格要求,整體把控,系統訓練。
(1)狠抓試卷理論分析。電工技能考核除了接線之外,還有50分的理論題(包含判斷元器件質量的好壞、數量以及電路的不帶電檢測)。在平時練習時,教師經常聽到有學生抱怨自己粗心,將該得分的題目做錯了,這是非常可惜的。理論題比較簡單,教師在訓練時應嚴格要求每位學生,將他們做錯題目的可能降到最低。
(2)狠抓實際操作部分。例如,在維修電工技能訓練中,教師要注意功能和工藝兩部分內容。首先要求學生能夠按照原理正確接線。其次要求學生接線工藝必須符合要求:一是布線通道盡可能少,同路并行導線按主控回路分類集中,單層密排,緊貼安裝板布線;二是同一平面的導線應高低一致,不能交叉,布線應橫平豎直,分布均勻,變換走向應垂直;三是布線順序應以接觸器為中心,由內向外,由低變高,先控制電路,后主電路,以不妨礙后序布線為原則。只有經過不斷訓練,做到功能與工藝的完美相結合,才能提高學生的訓練效果。
(3)嚴格控制實際操作時間。技能考試有時間的限制,以電工為例,時間為2小時,學生往往覺得時間不夠用。分析其原因,是教師在平時的訓練中沒有給學生緊迫感、沒有讓學生樹立科學的時間觀,造成學生技能操作慢。所以,在平時訓練時,教師一定要根據項目要求,將時間合理分配,爭取能夠提前20鐘完成。例如,接電動機正反轉電路的時候,教師要求學生整個電路的完成時間是90分鐘(其中元器件清單的填寫、元器件的測量、電阻的測量一共需要10分鐘,輔助電路的連接花1個小時,主電路的連接花30分鐘),剩下的20分鐘用來通電和檢查電路。因為不能保證每個學生通電都能一次性成功,所以教師必須要給他們留下足夠的時間用來檢查電路。只有每次訓練嚴格按照高考要求考核,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操作速度,從而真正做到練習即考試、考試即練習。這樣,學生在高考時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沉著應考。
三、完善模擬考核機制,讓學生提前進入考試狀態
考生的心理素質也是決定考試成敗的關鍵。有些平時訓練成績很好的學生,由于心理素質較差,在考試過程中會出現很大的失誤,讓人非常惋惜。所以,在平時的練習中,教師要讓學生多進行試題模擬訓練、交換場地練習等。教師要通過這樣的模擬訓練,讓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熟悉考場環境,熟悉考試流程,增強他們的心理素質,提高他們的應變能力,從而使他們在有限的時間里高效地完成接線、出現問題之后快速地排查故障。
四、結束語
總之,在技能實訓中,教師只有給予學生更多的動手機會,才能使他們更好地消化理解所學的知識,迅速地提高他們的技能訓練成績。技能既是職校的靈魂與核心,也是學生進入高校的敲門磚。因此,搞好技能教學,提高學生技能水準,會讓學生更快地踏進大學的校門。
參考文獻:
[1]矯紅英.機電專業技能訓練與考核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06).
[2]傅偉永.中職機電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途徑的探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