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毛措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7-0190-01
新課程下教師對學困生不再是“幫教”而是“幫學”,學習的主導權在學困生自己手上。教師能夠深入學困生的內心,采取多種教育手段,開發學困生的潛能,讓學困生獲得多方位的成功,從而促進學困生的自主學習。
通過調查,發現學困生普遍存在以下問題:(1)對課本和課堂知識沒有興趣。(2)缺乏上課聽講、記憶知識的好習慣。(3)缺乏學習責任心,淡化學習成績。(4)學習不講方法,遇事不愛動腦。(5)愛面子,有問題也不問,動手能力差。(6)缺乏自主學習、主動求知的好習慣。(7)好激動,容易走極端。(8)對老師和家長往往有抵觸情緒。(9)缺乏自信,容易退縮。(10)潛能得不到挖掘。
因此,教師面對學困生“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以變應變”。
1.深入學困生的內心
1.1 真誠對待,善意理解,高興接受。關愛能激發人的積極性,關愛能給人自信和勇氣,使人由被動變為主動。教師與學困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彼此真誠對待,善意理解,本著無論優缺點,都能高興的接受對方的原則,是打開學困生心靈窗戶的最好鑰匙。學困生若能真正體會到師愛的力量,便會重新喚起對學習的渴望,改變自卑的心理狀態,從而激發學習的自覺主動性、積極性。
1.2 有形幫學,無形鼓勵,共同進步。幫學結對活動形式上有兩種,一是教師與1-2個學困生結對。教師幫助學困生作出全面的學習狀態分析,幫助學困生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學習提高措施,并定期與學困生溝通,交流彼此的感想,包括生活、學習等各個方面的收獲。二是優秀學生與學困生結對。學困生必須對所結對的優秀生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態度、情感和行為進行全面的考察,并在優秀生的幫助下嘗試和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都將得到彼此的建議、幫助和督促,發展友誼,學會合作。這種幫學結對活動能使學困生逐步找到自我,找到歡樂,找到學習和成功的方法。
2.肯定學困生的表現
2.1 學習小獎,進步中獎,自主大獎。在評選獎項時,應該至少給學困生上面的一個類型獎,無論他們有沒有學習行為或學習表現。這樣可以使學困生領略到別人羨慕的眼光,產生榮譽感,增強自信心。
2.2 放松要求,有效吸引,高度評價。我們允許學困生的作業“錯多對少”,允許學困生自己選擇處理錯誤的方式,允許學困生學習上出現“風牛馬不相及”的現象,允許學困生學習知識“吃不了暫時放下”。教師設置學困生感興趣的教學目標,優化教學情景,引進現代教學手段,掌握每類知識的興奮點,加大知識的誘惑力,有效吸引學困生,使他們自覺投入到學習中。
3.張揚學困生的成功
3.1 看小年齡,擴大希望,戴好“高帽”。對待5歲了還不會自己吃飯的兒童,如果我們還是每天給他喂飯,肯定不行。我們也不能手把手去教他,這樣會造成以后凡事要人教的壞習慣。我們可以讓他自己慢慢學會吃飯。這之中,我們要把他看成2-3歲的兒童,微小的一個進步就給他擴大,給他“戴高帽”。給學困生“戴高帽”表面上是一種激勵,實際上也能給學困生一個上進的臺階。學困生的特點、優點、閃光點、生長點、發展點甚至理想、期望、潛能等等都應該成為我們“戴高帽”鼓勵成功的突破口。
3.2 提供機會,創造條件,獎賞成功。教師可以采用分層、分組、分類教學,促使學困生抬得起腳,邁步上臺階。課堂上也能夠更多關注學困生的思維,給他們發言和表現的機會,并給予信任和鼓勵的眼神。也不要等到一個階段完了之后才給予表揚,應該一有進步就給予一定的獎賞。對待學困生課外活動獲得的進步和成功,也要給予獎賞,這可以從另一方面促進學困生提高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4.摘掉學困生的“帽子”
4.1 優先照顧,自我管理,提高成績。教師關照學困生的學習可以使用優先的原則。課堂上盡量把學困生安排到前排,提高聽課效率;對學困生的作業、試卷可以當面批閱;提出的問題盡量先讓學困生回答;讓學困生先勇于提問;也可以優先檢查學困生的答案,然后讓他檢查別人的等等。
要求學困生自行管理自己的學習態度、學習方式、學習習慣、學習過程、學習結果和學習總結,并不斷吸取經驗和教訓。學習入門之后也要一步一個臺階,加強自主能力的培養,努力提高學習成績和生活品質。
4.2 拓延時空,改革方式,提高素質。教師的教學必須追求全面化,發展化。新的課程改革帶來新的契機,教學的改革勢必更有利于學困生的發展。教師要積極打破課內與課外的界限,實行課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校內外聯合,構建全新的大教學觀。教學方式上,實施單元達標教學,更可能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困生。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學困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明顯轉變,從社會、家庭、互聯網都能享受學習的樂趣;讀課外書,參加課外活動,搞自己的發明、創造、創新、研究等等都是學困生自主學習的方式之一。在學習上學困生也不難做到內容自主,過程自主,甚至評價自主。有利于學困生獲得好成績和提高素質的每一個知識點,信息面,都將進入他們的視野。在這種大形式下,學困生只要講究科學的方法,自信、自強、自主,在學習上摘掉那頂學困生“帽子”,是很容易成功的。
5.為了學會學習
教師不要忽視或者忘記對學困生進行針對性跟蹤指導,否則有可能前功盡棄。學困生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并且還是可能逆轉的。學困生或許學會了自主學習,但離他們學會學習還有很長一段距離。教師有著引領學困生一步一步自覺轉變直到學困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合作的神圣職責。
總之,我們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尊重關愛學困生,鼓勵學困生樹立自信,激發學困生的潛能,給予學困生學法指導,促進學困生自主學習,幫助學困生學會學習,從而為他們打好基礎,全面和終身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