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超君
崔巒老師曾經指出:“在綜合能力培養上,要處理好學讀和學寫的關系。語文教學的本質是聽、說、讀、寫并重,而我們的閱讀課常常只管讀不管寫,也有的把寫作為點綴?!比缃?,我們的閱讀教學確實存在重讀輕寫的現象。那么,如何引導學生讀中悟寫、讀中學寫,加強讀與寫的聯系呢?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深入鉆研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讀寫結合的因素,根據教材特點,找準契機,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以讀促寫,以寫固讀,讀寫緊密結合,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自擬題目是讀寫結合的基本功
常言道:“題好一半文。”好的題目,能讓人耳目一新,能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然而,學生自擬習作題目時,往往因為對擬題不夠重視或者沒有掌握其要領和基本方法,導致所擬的題目不是偏題就是離題。因此,我們必須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有意識地選擇不同類型的題目對學生進行訓練。以人教版四年級語文教材為例。以事件命題的課文,有《大自然的啟示》《黃河是怎樣變化的》等;以人物或動物命題的課文,有《烏塔》《卡羅納》等;以事物命題的課文,有《永生的眼睛》《花的勇氣》等;以時間命題的課文,有《中彩那天》等;以地點命題的課文,有《長城》《桂林山水》等。把這些課文的題目歸類羅列,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自擬題目的方法,并在寫作中嘗試用恰當的方式確立習作的題目。例如,筆者在布置學生寫“一件令人感動的事”時,要求學生嘗試自己擬定題目。在作文講評時,因勢利導,把學生的習作題目串成一段話,在全班學生面前深情地朗誦:“翻閱孩子們的習作,一篇篇文章、一個個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有人夸《挺身而出的英雄好漢》《讓座的老人》,更有人《難忘那位清潔工阿姨》。不要問《你的勇氣在哪里》,《請伸出你援助的雙手》,讓《血在臉上流,暖在心中淌》,讓濃濃的《鄰里情》《師生情》,《溫暖》著你我的心田。人人都說《世上只有媽媽好》,說起《慈母情深》,千般《滋味》涌上心頭,《母愛似水》《母愛深深》《母愛如溫暖的春風》,讓李丹祺、江梓明對《媽媽的手》情有獨鐘,讓官心《“我”想做媽媽的媽媽》,愿我們的母親幸福安康。然而,張立希認為《誰說世上只有媽媽好》,你看那《大雨中的父與子》不正詮釋了《父愛如山》嗎?還有那《雪中送‘炭》《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大愛,愿《時間在這一刻停止》,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如此一來,學生知道了作文題目原來可以這樣生動特別,可以擬得這么精彩!
二、模仿練筆是讀寫結合的基礎
這種練筆主要是根據課文提供的某一方面知識或內容進行類似的練筆,可以是一個人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或一個場面、一處景物等。例如,《少年閏土》這篇課文,對人物的外貌描寫很有特色,那就作為重點講,然后讓學生觀察冬天校門口接送孩子的家長的外貌,指導學生寫一個片段《學校門前》。教學《窮人》一課,可以引導學生著重理解桑娜復雜、矛盾、憂慮不安的心理活動,進而讓學生以《當我走進考場時……》為題寫一個心理活動描寫的片段?!度宋锩鑼懸唤M》課文中有三個經典片段,《小嘎子和胖墩比賽摔跤》動作、神態描寫生動形象,《臨死前的嚴監生》更是以細節描寫傳神,《“鳳辣子”初見林黛玉》中人物的語言、肖像描寫惟妙惟肖。教學中,在指導學生領會作家筆下的人物后,相機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寫好片段《課間十分鐘》。再如,《桂林山水》中的經典句式“漓江的水真靜啊……綠得仿佛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苯虒W時,要讓學生懂得通過寫人的所見、所聞、聯想、感受和運用排比、比喻等方法把事物的特點寫得更加具體生動,然后指導學生把《公園里的花真香啊》寫具體。
三、填補空白是讀寫結合的靈魂
在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課文中有許多“空白點”,給學生留下了極大的想象空間。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捕捉這樣的“空白點”,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社會體驗,展開豐富合理的聯想或想象,進行“補白”訓練??梢允菍它c符號處(省略號)進行的補白,可以是對情節高潮點的補白,還可以是對主題進行深化的補白等。通過練筆,既幫助學生拓展內容空間,拓寬理解背景,感悟文本背后的情感,又讓學生在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的過程中培養書面表達能力。如《中彩那天》一課中,作者將父親中彩后矛盾、猶豫的外貌、動作、神情淋漓盡致地描寫出來,彩票上只留下了淡淡的“K”字痕跡,文本沒有將父親擦去字跡的情形寫出來。在引導學生品悟后,可讓學生想象父親在房間里擦去“K”字時的情形。此時的父親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動作?臉上會是一種什么樣的表情?然后讓學生學習作者的寫法,寫出一個片段。這樣引導學生補白,學生能更好地體會文本的情感,也就讓文本所塑造的形象在學生的心中更為立體,學生的習作訓練也能落到實處,兩者相得益彰。
四、情緒高漲是讀寫結合的關鍵
作者寫文章有高潮,教學中教師也應創設情境帶領學生進入一篇文章學習的高潮之中。當學生的興奮點被點燃,情緒高漲之時就是進行讀寫結合的大好契機。如《橋》一文,當教師帶領學生讀到文章的結尾:“一個老太太,被人攙扶著,來這里祭奠。她來祭奠兩個人。她丈夫和她兒子?!睂W生伴著班德瑞樂團《神秘園》凄婉的音樂,深情誦讀,既渲染了悲壯的氣氛,又把課堂的氛圍推向高潮!此刻,學生都震驚了——他們被這位普通的老支書臨危不懼、舍己救人的壯舉深深地震撼了!這時學生情緒高漲,心靈受到了洗禮,精神得到了熏陶,就會覺得有話要說,大有“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之勢。于是,教師因勢利導設計了一個讀寫結合訓練點:同學們,洪水無情人有情。此時此刻,如果你是文中的那位老太太,如果你是那個被揪出隊伍的小伙子,如果你是其中被救的村民……你想對英雄老支書說些什么?學生踴躍舉手要求回答,教師微笑點頭,讓他們拿起手中的筆,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有的學生寫老太太祭奠時的自言自語,訴說一個妻子、一個母親的悲痛思念之情;有的學生寫小伙子被洪水吞沒時的心理活動,表達對父親壯舉的理解;有的學生用詩歌傾訴自己的崇敬愛戴之情;更多的學生以被救群眾的身份贊揚老支書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生命之橋!讓學生感動,是讓學生情緒高漲的前提。學生只有情緒高漲了,在讀寫結合時才能將自己的情感體驗充分釋放,才會文思泉涌,妙筆生花,從而促進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的提高。
總之,讀和寫之間的關系猶如一對孿生姐妹,是相輔相成的。教師應該從課文與學生的實際出發,尋找讀寫兩者結合點,設計兩者之間更為廣泛的引爆點,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湖里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