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亨芬
摘要:語文是高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影響深遠。社會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為教學工作帶來了諸多的便捷性輔助用具。多媒體技術集中圖片,文本,聲樂,動畫,視頻等為一體,能良好的刺激學生的感官體驗,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教學情境等作用明顯。文章結合教學經驗,從多媒體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上發揮的積極作用,多媒體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兩個方面,淺談多媒體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高中語文;運用
1多媒體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上發揮的積極作用
增強學生的感知能力,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最大的區別就是它能夠對學生多個感覺器官產生較直接的沖擊,它通過聲音、圖像、動畫等方式把知識信息完整、全面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還原到學生腦海中,一切都建立在學生的主觀感受的基礎上,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知識的力量。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培養學生的文學性情,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科學使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夠讓知識傳播變得更加高效、快捷,還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1.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以先進的教學設備為基礎,將電腦系統、音頻技術、視頻技術、投影技術等多項技術整合起來,完全超出了傳統課堂的效果。傳統的教材和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日益多樣、全面的學習需求,也無法滿足學生根據自身實際向不同方向發展的愿望。如果能夠借助多媒體技術手段對傳統的教學內容進行創新性地展現,不僅能把高中課堂變得充滿歡聲笑語,更能激起學生學習語文的欲望。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要根據學科教學要求和內容特點,適時使用多媒體,動態逼真地模擬真實的教材內容的背景,借助新奇獨特的屏幕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2激發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想象力
高中語文教材《蘭亭集序》一課的教學,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向學生展現王羲之等大批的東晉文人在蘭亭這個地方聚會的場面。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優美的語言,感受作者清新俊逸的文風,深刻理解作品的內涵。同時以多媒體技術為支撐,還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合理想象和聯想東晉文人的生活狀態和生活態度。東晉在我國文化的發展歷史過程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與其他朝代相比較,東晉無論是文學作品方面,還是文人的風骨方面都是比較有特點的。東晉文人由于出生于士大夫階層而在他們作品中表現出的親近自然等的風格和特征,單靠文學作品是難以展現的。學生有了多媒體技術的幫助,再加上合理想象,對《蘭亭集序》的寫作風格和作品意境就會有更進一步的認知,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在文化修養方面有更好的升華,為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提供條件。
1.3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
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匯總,使用多媒體能夠提供多樣的圖形界面,能夠及時進行教學反饋,增加學生在課堂中參與互動的機會,有利于高中生寫作能力的訓練。比如命題作文《改革開放帶來的新變化》的寫作訓練,教師可以科學合理地向學生展示和重現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通過多媒體展示富足的生活狀態,人們不僅吃得飽,而且吃得營養,吃得健康。
2多媒體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把情境再現作為多媒體技術和高中語文教學有機結合的突破口,借助多媒體技術融聲音、文字、圖像、動畫等為一體的特性,生動形象地展示語文課程教學內容,從而實現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把高中語文課堂通過多媒體技術巧妙結合,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接受教育、掌握知識和技能,以潤物無聲和潛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水平,促進語文課堂教學發生實質性變化,有力解決學生語文學習興趣不濃,學習效果不明顯等難題。
2.1增強直觀感受
古代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以及當時特定的政治、文化環境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現代的高中生很難僅靠作品理解作品的內涵及作品中蘊含的深刻的思想,為作品的學習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如果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讓作品中描寫的場面通過動畫或影視劇的方式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便能讓學生對作品有更加深刻的感性認識。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技術重現作品的情境,能有效加深學生對作品內涵和思想的理解,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為改善高中語文教堂教學現狀,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奠定了基礎。
2.2培養思維能力
高中語文課上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要特別重視對學生的興趣以及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然而在傳統的課堂中,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卻很少,很多學生都認為自己是在被強迫地學習而無法充分發揮自身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這種情況下,學生很少有積極主動學習高中語文的態度和興趣。隨著新課改深入,高中語文課程教學與多媒體技術高度融合,不僅能夠大幅度提升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更關鍵的是能幫助學生拓展思維、延展想象空間,感受到生活的積極態度。多媒體將聲音、文字、畫面的多種技術整合到一起,這些元素為學生構建起了一個想象的完美空間,這樣就鍛煉了學生思考和想象的能力。
2.3促進課堂互動
多媒體教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取代了依靠黑板和粉筆的傳統教學,為教師的教學帶來了諸多便利,既節省了很多的時間,又增加了課堂容量,教師可以在相同的時間里把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讓學生的每一堂課更加充實。通常來說,用于解決教學難題的多媒體技術是固定、單向的,這樣做最大的問題就是老師和學生之間沒有對話。因此,為了促進多媒體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得到更好的應用,教師應該采用片段式的教學模式,在某一個知識點講完后,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互相溝通、交流。
3結語
高中學生處于青春期,具有明顯的年齡屬性。如聰明有余而學習的柔韌性不足;熱情洋溢但缺乏成熟穩健的心智。樂于追求新鮮事物,擁有極強的探索精神。多媒體技術,能將枯燥乏味,晦澀難懂的語文知識,以“能變會動”的形式展示出來。帶給形式多維度的感官感受,有效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為此,教師應善于制作教學課件,抓住學生心理動態,從而切實提高語文教學課堂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明. 淺析多媒體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才智. 2015(03)
[2] 王建準.淺談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教學的整合[J]. 學周刊. 2014(15)
[3] 張馨心.芻議多媒體技術與高中英語課堂的有機融合[J]. 才智. 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