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摘要:高職專科院校教育轉向應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要注重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是以能力為中心,以培養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為目標的。高職英語專業可通過明確專業定位、深化教學改革、加強社會實踐、確定社會角色等舉措,形成科學可行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關鍵詞:高職英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我國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是以能力為中心,以培養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為目標的。職業教育必須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著力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以“商務”為主,主要培養學生實際的商務應用能力。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可通過明確專業定位、深化教學改革、加強社會實踐、確定社會角色等舉措,培養造就社會需要的新型商務人才。
一、人才培養方法
1.明確專業定位
人才培養跟學科定位、專業定位、層次定位、崗位(群)定位密切相關。首先,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應定位在“高職”,而非“普通教育”,前者以“實用”為主,后者以“教育”為重。其次,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應定位為“專科”層次,而非“本科”或“中職”。再次,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應定位為“商務英語”,而非“英語教育”。商務英語偏“商務”,應以商務為主,英語只是作為商務活動中的交流工具,培養出的是適應現代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具有較為堅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較強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熟悉國際商務與合作實務的大專層次商務應用服務型人才。英語教育偏“教育”,主要培養中小學英語教師。
2.深化教學改革
高職教育遵循“理論夠用、實用為主”的原則,其本質是職業性而非學科性。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在掌握商務技能知識的基礎上,能夠在實際生活中熟練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使知識轉化為服務。所以,人才的培養重在實踐,這就有必要深化高職商務英語教學改革。教學內容上,應從偏重商務英語文化技術和理論知識向商務就業技能和發展能力轉變,從重視商務英語學科性與專業性的教學內容向注重實踐、將學校的課程內容與商務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內容轉變,以英語知識為基礎,以商務理論知識和技能培訓為主導(實踐教學貫穿于整個教學計劃,并與理論教學有機結合,互相滲透)。課程設置要市場化、模塊化(比如可設置英語平臺模塊、專業方向模塊、素質及技能模塊等),要以能力培養為本位。課程體系應更加注重階段性和連續性的結合,將商務英語專業理論課程、實踐課程和跨學科課程等按階段和難度連續分散到每一個學期,逐漸深入。一年級既要傳授學生英語基礎知識,又要向學生灌輸職業意識和謀生意識,培養學生基本職業能力,以“商”言“商”(如案例教學或課堂模擬營銷訓練)。同時,還要培養他們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動手能力(如運用計算機獲取和處理商務信息)。二年級專業知識的學習要與商務實踐相結合,實行“彈性”學習制度,做到學用結合,學以致用,進一步拓展商務職業能力(如參加保險和直銷商務活動或組織學生到公司中去檢驗自己)。三年級要讓學生滲透社會,鍛煉其擇業、適業、敬業、創業的能力。
教學手段上主要是加強教學方法、測試和評價手段的改革。商務英語不能以普通學校傳統的教學和課堂來組織教學,而應突破傳統教學模式,按市場需求和就業崗位需要來組織教學。要突出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技能訓練為主線,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以主體教育為宗旨。專業理論課要突出綜合化,采用專題式講授和討論式學習,應該多請專家做報告,采用多媒體教室,進行多方位的、立體的教學,為學生上網提供便利條件。專業實踐課要突出操作性和應用性,以商務能力培養為重點。師資隊伍建設要突出“雙師型”,實現教師隊伍“技師”化,要從過去的分解、呈現、傳授知識技能改變為引導、觀察、參與學習活動,這樣,課堂內外濃郁的商務文化氣息可以通過激活認知與元認知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并使師生的商務英語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變得更為自然、適用。測試和評價要采取“多面”制,既有筆試,又有面試,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既看成績,又看學生實際商務應用能力(包括基本辦公能力、商務營銷能力、公關應變能力以及創業業績等)。
3.加強社會實踐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渠道,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將通過“第一課堂”教學傳授給學生,教學中要重點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始終貫徹“聽說領先”這一原則。第一課堂的延伸—課外活動這“第二課堂”所起的作用重大。校內模擬、社會調查、崗位見習、勤工助學、青年志愿者等商務類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進一步了解社會,增長才干,增強商務職業意識,鍛煉職業能力,掌握基本的商務職業技能。第二課堂的拓展——走入社會這“第三課堂”的意義也不凡。可定期組織學生到校外實習實訓基地進行“體驗式”學習,有助于學生獲得實際應用能力和管理知識,鍛煉獨立工作能力。
4.確定社會角色
高職人才培養的目標具有人才層次的應用性、知識和能力的職業性、人才類型的技術性以及畢業生去向的基層性等特點。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要以“社會需求”為航標,以“崗位”為依托,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增強“商”場實戰經驗。社會角色層次定位不宜過高,應從基層做起,從服務人員做起,從應用型人才做起。
二、新型英語商務人
1.健康型
隨著中國加入WTO和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發展,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頻繁,國際商務活動日益增多,對國際商務人才的需求出現層次多樣化,對商務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學生普遍感到生存和就業壓力大。如何練就過硬的體能素質和心理素質顯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適應能力。試想,面對紛擾復雜的世界,面對強大的競爭壓力,面對種種困難和挫折,面對殘酷的就業現實,沒有健康的心理,怎去面對“商場如戰場”的硝煙,怎去調控自己的狀態,怎去打敗一個又一個競爭對手,最后穩操勝券,贏得一席之地?再者,強健的體魄是學習、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正所謂“體者,載知識之車,而寓道德之舍也。”
2.專業型
高職教育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這是高職教育區別于其它普通教育的本質特征。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要成為高等技術應用型的專門人才,就必須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扎實的商務領域專業知識和商務技能知識。要把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以用促學,學以致用。要具備一定的商務操作技能和業務處理能力,以英語為工作語言,積極參與國際國內商務活動,從事一般國際或國內商務服務等工作。
3.職業型
職業教育注重“職業”教育,培養的是“職業人”,而非“教育家”,所以要加強對高職商務英語學生的職業意識、職業能力、職業定位、職業實踐、職業道德和創業意識、創新精神的教育。對入校新生要進行職業意識教育,要讓學生樹立“能力本位”的觀念,要對商務職業進行階段性的和科學性的定位,要加強職業實踐工作,要鼓勵學生多參加商務實踐活動,要多考“證”,多拿“證”,“憑”證上崗,要突出以誠信、敬業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創業為榮、創業有為”的職業觀。
(作者單位:南昌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