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茂林
摘要:生物是一門自然學科,其趣味性和實用性本身就高于其他學科。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其優勢,使其與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讓學生能在學中做,做中學。教師不僅可以把一些小實驗與課堂內容有關的趣味性強的東西引入到課堂中,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學習生物的興趣。還可以根據學生的思維活躍、好奇心強等特點,充分將高中生物與生活結合起來,努力挖掘各種趣味因素,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關鍵詞:高中生物;趣味課堂;構造
面對我國素質教育的廣泛推進以及課程的不斷改革,教師要根據社會要求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對教學方法做出不斷調整。要徹底扭轉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高中生物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培養學生良好的生物學素養和對知識的探究性學習。有很多高中生對生物學習感到吃力,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學習興趣不高,這給高中的生物教學帶來了挑戰。教師要在不斷扎實學生基礎知識的情況下,利用趣味性教學重拾學生對生物的信心。所謂趣味性教學就是為了調動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一些與課堂有關的趣味性知識引用到課堂中去,以達到帶動學生參與課堂,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目的。
一、教師課前要有充分的準備
對于趣味教學,教師對課堂的設計至關重要。導課環節要求教師善于理論結合實際,盡量設計出有針對性、啟發性的課堂情境。由于社會發展速度較快,各種知識更新的速度也比較快,這就需要教師經常上網搜集資料,了解現代生物學的新成果,結合教材內容,讓學生更加清楚地知道生物學的社會價值。這樣既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又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外生物學知識,從而對生物學有了不一樣的認識。學生的眼界就不僅僅只停留在書本上,而是慢慢地認識到生物學的社會價值,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的方法使學生慢慢地重拾對生物的信心,學習效率也一點點提高。對于高二高三的學生,教師總是想很快看到成效,但學習興趣是一點點激發的。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心態,不能急功近利。只要在學習過程中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就會有進步,不然只會適得其反,得不償失。
二、幽默的教學語言。活躍的課堂氣氛
教師授課的過程就是與學生溝通交流的過程,幽默有趣的教學語言對于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高中時期的課業繁重,休息時間也比較少。如果教師可以構建一個相對幽默、輕松的課堂環境,用幽默的話語進行暗示教育,學生會更樂意接受教師的意見和觀點,同時也不易出現逆反心理,這樣學習興趣會慢慢提高。幽默的課堂氣氛主要依賴與教師對課本知識的靈活運用,比如在講解“無氧呼吸”這一節內容時,植物無氧呼吸和動物無氧呼吸的產物不同。有些學生會記憶混淆,這時教師就可以和學生開玩笑地說:“如果我們在運動的過程中,肌肉組織若產生的是酒精而不是乳酸,那么你跑著跑著豈不是要醉倒?”這樣學生哈哈一笑會對“無氧呼吸的產物”有更深記憶。
三、教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
生物是一門自然學科,其中有很多都是在實際生活中可以觀察和運用到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教材結合實際,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一些概念的理解和記憶。在講解“轉基因”一節時,就可以結合現實中的轉基因食品是否有害讓學生展開思考。由于轉基因食品的好壞現在還沒有定論,這樣就可以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轉基因食品的好與壞,以及從長遠來看如何權衡轉基因食品的利弊。由于實例比較具體,學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和討論,并且這個問題到現在還沒有定論,從而更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并提出新的意見和觀點。
四、加大科學趣聞的應用
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講解一些社會上和生物相關的趣聞事件,活躍課程的氛圍,吸引學生的興趣,比如在講解基因這個課程知識的時候,引入這樣一件社會趣事:
“一個美麗的女性,在選擇丈夫的時候,沒有選擇英俊的富家少爺,而是選擇了沒有英俊外表的愛因斯坦,這樣她就可以生下一個長得漂亮,非常聰明的寶寶”,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給學生提出問題:“這樣的想法對不對,生下的孩子真的能像她想象的那樣嗎?”這個時候,學生就會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紛紛表達自己的觀點,并利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加以解釋。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為學生講解這個問題,引出基因變異的課程內容。在這個過程中,故事引發了學生的興趣,激發了學生對求知的欲望,同時也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五、指導有效的趣味記憶方法
高中生物的知識點復雜、煩瑣,記憶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對于有聯系性的知識點記憶起來還比較容易。對于那些零散的、純記憶性的東西,記憶起來就很費力。對于這個問題,教師可以探究出有效的記憶方法,讓學生在趣味課堂上形成永久性記憶。比如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采用聯想記憶法,“蘇賴甲、本色亮、潔異亮”,想象出意義:蘇賴(人名)的指甲,本來顏色就亮,清潔之后異常亮了。即“蘇氨酸、賴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亮氨酸、纈氨酸、異亮氨酸”八種氨基酸。利用這種有趣的記憶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縮短學生在背誦知識點上所花費的時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生物趣味課堂構建的主要目的是將生物教學的趣味性和教材內容有機結合起來,使枯燥的課本知識實用化,趣味化。趣味化教學一反常態的書本教學,而是讓學生參與進來,深刻理解學習生物的意義。“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趣味課堂的不斷完善下,教師也積極培養了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實現了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思想轉變。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斷提高,趣味教學的效果就會慢慢顯露。總之,教與學是不可分割互相促進的兩個方面。只有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才能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愛好、創造性以及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素養,為以后更深層次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貴州省六枝特區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