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東君
摘 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科學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方面受到極大的沖擊,而在具有時代特征的教育性工作必然會受到社會方方面面的渲染。一直以來,德育教育工作都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了對學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對于學生的人生未來有著很大意義,但是由于學校近年來的表現,好像德育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無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為此,本文作者將根據學校德育工作實效性來闡述它的缺失,希望對其教育工作者帶來實際有效的幫助。
關鍵詞 德育 工作實效 學生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近年來,對于如何使學生健康成長一直是社會所討論的熱門話題,對于學生而言,擁有一個正常的人生觀、價值觀對于本身而言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現實中,所有的學校都會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思想政治教育,我國素來是文明大國,很注重國民的素質教育,但同時也因為我國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多數德育教育只是停留在表面,多于片面化,致使德育教育沒有落到實處,自然而然的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沒有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人們常說,21世紀是一個人才的時代,競爭激烈,各國對于人才的培養十分看重,因此我國必須要高度重視人才的素質培養。確切來說,所有的學生都是祖國的花骨朵,而人才素質的培養不是短期培養的,因此,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對學生德育工作的落實,以此來確保德育工作的貫徹實施,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1學校德育工作缺失的表現形式
通常來說,進行德育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學生們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另一方面講這也是培養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重要途徑,在生活中,盡量減少不良因素對于青少年的影響,從而使得青少年的自身道德意識有一個良好得培養方式,這也是美好品質的養成的重要途徑之一。這點在德育教育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即目標內容、運行模式及評價機制探討,而教育工作者也是這四個方面來體現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德育工作中的缺失表現。
1.1德育工作的進行方式
前面說到,由于我國歷史文化悠久,目前大多數學校對學生進行的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依然借鑒了古代的方式,其中最為明顯的便是“司馬光砸缸”事件,在傳統教育中,司馬光砸缸事件普遍被認為是讓孩子學習如何他機智、勇敢、樂于助人的美好品質,但隨著故事不得延續,有的學生便提出了許多實質性的問題,例如:故事的真實性問題、司馬光石頭的體重、水深問題等,當然我們不能否認其故事交給學生的道理,但當學生提出這一疑問時,作為教育工作者如何回答?難道只是說這只是個故事而已,你不要想太多。
因此,在現代社會中,說教形式教育難以進行,講究的更多是實際、有效性的問題,只有這樣夠引起學生的興趣、關注,反過來說,也有可能因為課程單一、古板而影響了孩子德育教育,因此,德育教育在學校的教育活動不能只是零散缺乏系統的體系,這樣是不能在當今的時代獲得繼續的發展。說教的教育方式并不適合學生的德育,需迫切改進。
1.2德育工作的方向及內容
在通常的德育過程中,學校所做的德育工作目標對于學生而言往往高出實際,不考慮到學生在生活中實際性,比如說“馬路扶老人”,這固然是一種不可缺失的美德,但是同時也應該與學生們講究實際情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讓他們自身的個性得到充分的一個發展。
1.3德育工作的正常運營模式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學校對于德育工作依舊停留在表面,只是采用行政工作方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看似專門為學生設置的一個教育機構,實則由于教育工作者自身或者別的因素常常適得其反,可以說在實質上給學生沒有意識上的效果,同時又容易造成學生“行里不一”的性格狀態,長此以往學生的狀況令人擔憂。
1.4對于德育工作的評價機制
嚴格來說,由于當前德育工作沿用的依舊是之前的道德標準,對其現在的社會理解度不夠,缺乏有效性和科學性。而教育工作者常常會因為這套制定的“道德標準”來評價一個學生的好壞,甚至有時好事在教師眼里成了壞事,長期以往,使學生進行真實的道德標準難以評價,甚至更嚴重的有學生會抵觸已有的道德標準,多數青春期的逆反心理都是在這種情況發生的,作為教育工作者難辭其咎。
2提高學校德育工作質量及實效性的建議
2.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引領學生走向健康人生的重要途徑,對于德育教育來說更是如此,不僅可以提高德育工作質量,還能給學生帶來實效性的基礎,從而可以使學生能提到良好的德育教育。這里需要說明的就是教師要多學生有足夠多的尊重、關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生活中,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響到學生,因此,教師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規范自己,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2.2改變德育教育方式,升級德育教育內容
大膽改革,拋開以往的教育方式,注重學生本身的個性發展,同時學校也應該全面改革在德育工作方針,以此提高學生對于整個德育知識內容所產生的興趣。從而更加明確其教育的目標方向,使其更加的有效,這里我們可以以生活實際為例,描述學生身邊的所發生的事情,讓其對于道德品質概念的理解也進一步加深。
2.3注重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對于學生,不再是盲目的空喊口號,而是采取一些實際有益活動,從而來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質量,其次,以真實了解學生的思想為主,通過更有針對性的方法解決學生所存在的難題,從小便打造學生的道德思想平臺。
3結束語
綜上而言,就是通過全面的改革德育工作措施使其工作做得更好,在這個問題上事關青少年個人發展、國家發展、社會穩定,因此,校方應該對其極為看重,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嚴格有效的貫徹德育工作,從而使得德育工作的更具有教化意義,使其在影響青少年的價值觀念中占著很重的比例,而要做到這些,就需要從實際性出發,從最根本基本做起,以此為社會培養出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高軍.學校德育工作實效性淺談[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07).
[2] 平忻.關于如何提高新時期德育工作實效性問題的探討[J].西安教育學院學報,2013(03).
[3] 崔文生.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J].學理論,2014(02).
[4] 肖舒仁.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思考與實踐[J].新課程(下),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