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立鏗
摘要:英語教學中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英語教學的重點內容。教師打造高效的英語課堂,應從學生的聽說讀寫入手,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樹立學生為學習的主體的教學觀念,培養學生正確的、高效的英語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以此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英語;高效課堂;聽說能力;培養方法
一、以新課標為基礎重新定義高效課堂
在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并發展學生英語運用能力;同時還指出英語運用能力的建立和形成是基于語言知識、技能、情感態度、文化意識以及學習策略等多方面的發展。因此,英語高效課堂教學任務要準確定位,明確目標。在實際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效性特征較多,其中最核心的還是要以學生為主體,看學生是否情愿學、積極性和學得如何。在實際課堂教學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種現象,相同的一本教材、一位教師,教授不同的學生時往往能得到不同的教學效果。致使這類現象出現的原因有許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師從根本上忽視了應結合學生特點來創設教學環境。所以,教師們應盡可能以學生為主體創設出一堂高效率的教學環境,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積極性。
二、構建高效英語課堂,提高學生聽說能力
1、開展有趣、生動的課前交際活動。語言是一門交際的工具。開展有趣生動的交際活動是有效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環節。課前交際的方式主要分為課前演講、自編短劇、小組表演以及自由交談等。這些課前交際活動具有較強的趣味性,而且形式非常活潑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開闊學生們的思維。通過讓學生聽別人說,再到說出自己的觀點,讓學生們在這一過程中集中精力組織言語表達自己的的意見與觀點,并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與語言組織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2、緊抓英語學習初期階段培養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在學習英語的初期階段,學生往往抱著新鮮感與好奇心,所以,他們對學習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因此,教師應緊抓這一機會,將學生們的這種興趣培養成良好的聽說習慣,讓學生在開始便養成先聽再說的好習慣,敢于運用英語去回答問題與提出問題,教師在這時則可以運用流程生動的口語結合圖片、實物或是動作表情為學生創造一個深刻的英語印象。
3、課前五分鐘的英語熱身。將每堂課的前五分鐘作為固定英語交流時間,可以讓學生輪流做值日報告。采用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方式。報告內容盡量做到精簡易懂,并逐漸將向內容豐富,題材廣泛靠攏。這種方式首先應讓教師給出具有代表性的范文,發放給學生,同時選擇幾位語音、語調較為規范的學生充當值日生以作示范,之后再讓全班的學生輪流來進行值日。相關報告的內容可以為自由談話、精美小故事以及學校生活等。開始時可以照下面幾個步驟進行;Today is Monday. We are all here…Its Sunny today. Im on duty today…隨句型與詞匯的增加,教師可讓學增加適當內容。同時給予他們引導和鼓勵,并有計劃地對知識進行訓練與鞏固。這類方法雖然只占了幾分鐘,但是對創造良好學習氣氛,發揮學生創新能力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同時也為學生們開展口語訓練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平臺。更是鞏固知識的一種重要手段。
4、利用多媒體課件開展教學工作。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起身邊的多媒體課件,通過經典動畫、視頻和優美的聲音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在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可以重復播放,讓學生一起跟著朗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牢抓學生注意力,引導他們沿著教師思路做好筆記,并在教學活動結束前對整堂課程進行總結,并進一步強調重點,加強他們的印象。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必然會加快教學節奏,這樣不但縮短了教學時間,還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實踐性,使學生的英語能力得到有效發展。
5、建立活動小組,加強英語聽說的實踐。英語學科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為進行實踐活動,教師可在教學中創建活動小組,以四人為組,前后兩排課桌組成,在課堂中進行表演、交流和問答。開展課外活動時,教師結合組內成員英語水平與性格特點,課后進行猜謎語、講故事、唱英文歌、朗讀以及英語文藝演出、打字、墻報和知識競賽等。這些活動不但能夠開闊學生視野,增長他們的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其英語聽說能力。除上述幾種方法,師資力量豐富的學校還可以每周開設一到兩節的聽力課,專門訓練學生的英語聽力。并要求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英語與同學開展交流活動,以此鍛煉說的能力,全方位進行英語聽說訓練。
三、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在初一年級的字母教學時入手,就是說在字母教學的時候不能“圖”快,必須慢慢教,認認真真檢查,確保每位同學會認讀每個字母;然后在字母書寫上要使每個學生都能規范大方地書寫出所有字母。這樣便可以讓學生在剛剛接觸到英語就可以在認讀和書寫上找到足夠的自信。自信對學習興趣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教室的英語文化氛圍,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讓同學們每時每刻都有學習英語的欲望,我在所教的班級教室里張貼了英語音標圖;每天在黑板上書寫一句英語名言;每個星期更換一次英語上下課口號;在教室外面張貼同學們的英語優秀書法作品展和優秀作業展。再次,和諧平等的課堂氛圍也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在課堂上,我鼓勵能領讀的學生領讀,會講解的同學講解;鼓勵已學會的學生來幫助尚未掌握好的學生;給學生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機會,比如互相討論問題,主動回答問題,發表各自意見,上黑板書寫答案等。這些都讓同學們感覺到學英語是一件輕松快樂的事情。最后一點,就是老師對學生的常識與鼓勵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學生完成每一項課堂任務或活動后,老師都應當給予“積極”的評價,如,clever! Good! Great! Good job! Well done! excellent!等是學生最期待的。所以我們的老師也應該毫不吝嗇。
總之,沒有最理想的課堂,只有最能完成既定目標的課堂。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特點從實際出發,科學制定教學目標,為學生知識構建腳手架,并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將英語課堂構建成同學們積極參與的高效課堂,促進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陳惠敏,《新課改模式下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和諧構建》,《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年08期
[2]楊峰,《如何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考試(教研版)》,2012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