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紅
季羨林是我國著名的學者、教育家,不僅學識淵博、才華出眾,在教書育人方面也堪稱一代楷模。
上世紀50年代,季羨林在北京大學講學。一次,一個學生向他借一本語言學方面的著作,他卻犯難了,因為這是孤本古籍,稍有污損,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但看到學生求知若渴的目光,季羨林不忍拒絕,思忖片刻后,告訴那個學生一周后來取書。
一周以后,那個學生來到季羨林的辦公室,收到的是一沓裝訂得整整齊齊的信紙,上面密密麻麻所寫的,正是他要借的那本書的內容。他恍然大悟,季羨林讓自己一周后來取書,必是擔心孤本受損,所以花費了很大的心血,親手將書的內容抄在紙上。手捧這沓厚厚的信紙,學生感動得無以言表,連連向季羨林鞠躬致謝。
事后,有人對季羨林說:“你完全不必如此勞累自己,向學生說明一下情況,相信他會理解的。”季羨林卻搖搖頭,微笑著答道:“學生時代正是汲取知識的好時候,我們辛苦一些無所謂,不耽誤學生學習就好。”
躬身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是寬厚德性的默默彰顯,也是潤物細無聲的美德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