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靜雯
【摘要】互聯網的發展以及金融業的創新為中小企業以及個人的融資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那就是P2P網絡借貸模式。但是P2P網絡貸款在運行的過程中出現很多“跑路”、“詐騙”的風險,造成了整個市場的混亂,急需整治。本文研究了我國P2P網絡借貸的運營模式以及基本流程,探討了我國P2P網絡借貸面臨的主要風險,針對風險從監管、法律等方面進行提出防范P2P網絡借貸風險的對策,對P2P網絡借貸的發展具有借鑒的意義。
【關鍵詞】P2P網絡借貸 互聯網金融 金融監管
P2P網絡借貸作為一種新興的借貸平臺,在我國的發展已經經歷了十多年,但是在運營的過程中洗錢行為、違規行為等頻出,造成了整個市場的紊亂,雖然吸引了銀監會、政府、中國人民銀行的重視,但是在整體上還需要去探索,本文就是要去探索P2P網絡借貸平臺的風險以及抵抗風險的對策。
一、我國P2P網絡借貸的運營模式和基本流程
(一)運營模式
P2P網貸,person to person,或者是peer to peer,這是互聯網與金融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現的產物。人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綜合,互聯網上的大數據可以追蹤人的信息,金融業處在發展周期的衰落期,需要創新,這便出現了互聯網金融。2005年,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家p2p網貸企業。2006年,P2P模式傳到中國,2007年,中國第一家P2P網貸企業拍拍貸在中國成立。P2P網絡借貸的運營模式是相對比傳統的貸款模式來講的,主要指的就是借款人與出借人都是在網絡平臺上進行,是純線上的。按照平臺在借款中的角色,將P2P網絡借貸的運營模式主要分為收益性與零收益型兩種,收益型網絡借貸又分為單純中介以及復合中介。P2P網絡貸款指的是平臺在借款的過程中僅僅收取信息審核費。具體的運行模式就是,貸款申請人在平臺上注冊賬號,填寫相關的信息,然后提交,接下來系統的風險控制平臺就會根據申請人填寫的信息以及平臺的貸款標準給申請人的信用做一個評分,確定是否符合申請人申請貸款的標準,如果符合借貸標準,就會將申請人的信息發布,由出借人競標,這樣就可以實現雙方的配對,P2P網貸借款完成。
復合型網絡貸款指的是P2P平臺在其中不僅僅充當中介的審核和介紹角色,還有其他的金融業務。零收益型P2P借貸模式指的就是網絡平臺向社會上一些弱勢群體提供的貸款,利率很低。
(二)基本流程
P2P網絡貸款的借貸門檻比較低,因為在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可以掌握到借款人的各種信息,而以后就是一個信用生活的時代。P2P網絡貸款的基本流程就是申請人注冊,發布申請,填寫信息,P2P平臺負責審核,確定是否借貸以后為其匹配出借人,然后放款成功,申請人按照電子合同協議向出借人還本付息。
二、我國P2P網絡借貸面臨的主要風險
雖然P2P網絡借款依托的是大數據,但是如今P2P網絡借貸平臺攜著客戶的錢潛逃,詐騙的現狀偶爾也有發生。任何一種商業模式在發展的過程中都不可或缺的出現各種問題,這是其發展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P2P網絡借款平臺由于借助的是互聯網線上平臺,互聯網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風險和黑洞,金融業也是一種高風險的行業,正因如此互聯網金融業存在很多的風險。
(一)從我國政府的角度
1.政策法律風險。P2P網絡貸款平臺不是國營的借款平臺,而只是一種依托于互聯網的民間借貸平臺。目前,金融法律總是滯后于實踐的發展,互聯網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規也不健全,目前,存在的香瓜法律主要有《民法通則》、《合同法》等,缺乏地方性法規以及實踐性指導,對于專門涉及到P2P網絡貸款的法律法規幾乎沒有,因此很多不法分子就會去鉆這個法律的漏洞。2013年,P2P網絡貸款平臺出現大量的違規問題,“跑路”和“詐騙”現象頻發。網貸天眼上的數據顯示,2013年有800多家,2014年有1600多家,但是存在違規操作的網貸平臺高達273家,幾乎占到五分之一,這樣龐大的數據顯示整個P2P網絡貸款平臺的市場已經十分混亂。相關政策法律方面存在的問題給P2P網絡貸款平臺的經營帶來了十分大的風險。
2.監管風險。銀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等肩負著對P2P網絡貸款平臺的監管責任,一方面是為了約束P2P網絡貸款平臺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引導P2P網絡貸款平臺朝著穩健繁榮的方向發展。但是,到2016年,銀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等金融監管機構已經提出了要高度重視P2P網絡貸款平臺的監管,但是卻缺乏具體的措施,也沒有相關的數據支撐。
由于監管的不嚴格,各種2P網絡貸款平臺自成一家,各自按照自己認為的方向去發展,市場缺乏對P2P網絡貸款平臺的統一規制,這些都給P2P網絡貸款行業的運營帶來了很大的風險。
3.洗錢風險。不法分子的洗錢行為一直是威脅我國金融市場的一大因素,P2P網絡貸款平臺市場的混亂再一次給洗錢行為埋下了發展的土壤。目前,我國《反洗錢法》還未曾涉及到P2P網絡貸款平臺,對于P2P網絡貸款的注冊平臺的身份沒有嚴查,也沒有識別可疑身份的意識。因此很多不法分子就去觸碰法律的紅線,將大筆非法獲取的金額,通過互聯網金融平臺輸送給借款者,將大筆的金額換成小數目的金額,然后貸款者的還本付息行為又使得這些錢的身份變成非法身份。
(二)從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的角度
1.操作風險。P2P網絡貸款平臺在我國的發展僅僅有幾年的時間,市場還比較混亂。因此,很多P2P網絡貸款平臺的數據都沒有納入到中央人民銀行的征信系統,對于借款人和放款人的信息保護方面,以及資金的審核方面都存在很大的漏洞,一旦借出的款項出現壞賬行為,則容易出現惡意催收行為,最終傷害借款人和出借人的利益。
2.網絡風險。P2P網絡貸款平臺的網絡風險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網絡技術風險,P2P網絡貸款平臺本來借助的就是網絡技術,但是網絡技術也存在很多的高危漏洞,比如容易出現信息泄露、容易出現bug,除此以外還容易被黑客侵襲。P2P網絡貸款平臺的發展需要完善的技術和雄厚的資金去支撐,但是現在的P2P網絡貸款平臺多是依托于第三方信息技術,而很多平臺只有幾萬或者幾十萬的資金能夠用于借貸,只是為了騙取客戶的信息,然后用來詐騙。
P2P網絡平臺的網絡技術風險的第二個方面則是缺乏完整的風險控制體系,也沒法從中國人民銀行獲取到申請者的信用信息,而且平臺還缺乏對申請用戶的身份和資質的審核信息,在利益的驅使下,這些平臺鋌而走險,在事前不進行控制,而是在壞賬的情況下采用嚴厲的催收,影響到借款人以及家人、朋友正常的借貸服務。
3.信用風險。P2P網絡貸款平臺的信用風險主要是借款人的信用風險。因為互聯網技術還沒有十分的完善,很多借款平臺都只有一個還不是十分完善的app或者網站,借款者在app或者網站上提交個人信息,高端一點的則是提供掃描身份證,或者由申請者錄一段活體視屏,但是對于這些審核的措施根本無法保證信息的真實可靠性,這樣的話就給借款行為帶來了很多的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的另外一個方面則是體現在P2P網貸平臺上,很多借貸平臺都過分信任當前的互聯網下的大數據,一方面為了吸引申請者,保證沒有緊急情況不會去聯系借款人的聯系人,另外一個方面則是因為互聯網金融平臺為了圖方便,沒有去盡到審核借款人的信息的義務,這也助長了借款人發布虛假信息的風氣。
三、我國防范P2P網絡借貸風險的策略
(一)從我國政府的角度
1.明確法律地位,完善法律法規。P2P網絡貸款平臺的健康發展最終還是需要落實到相關法律法規上。P2P網絡貸款平臺與民間借貸行為具有一定的相似支持,而在2008年,中央人民銀行就已經開始起草《放貸人條例》,并且已經交由國務院審核。這個條例提出可以引導和規范民間借貸的個人注冊行為,這個條例打破了原有的銀行壟斷借貸市場,用來解決目前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
2.明確監管主體,加快監管制度建設。P2P網絡貸款平臺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借助于第三方支付平臺,比如支付寶、百度錢包、微信支付、qq錢包等,目前我國已經對于這些第三方支付平臺制定了有效的監管制度,但是對于P2P網絡監管平臺來講,市場很混亂,需要有效的監管來引導和規制。首先,首要確定監管主體,監管的主體主要是由銀監會來負責,證監會以及銀行等金融機構來輔助發揮監管的作用。其次,需要確定監管的對象,監管對象就是活躍在互聯網金融市場的各類P2P網絡貸款平臺。最后,要確定監管制度,監管的法律法規總是滯后于實踐和問題的發展,但是P2P網絡貸款平臺的監管可以具有前瞻性,因為目前的P2P監管思路很明確,監管內容也清晰,主要就是監管措施的有效實施。
3.加大宣傳培訓力度,提高反洗錢意識和水平。首先是我國的政府部門需要加強對P2P網絡借貸反洗錢的知識培訓和學習,落實好增加監管經驗,并且提高對P2P網絡借貸平臺反洗錢監管技能;其次是應該增強對網絡借貸公司從業人員的反洗錢意識和技能培訓,提升各從業人員對借貸資金的來源及流向的核實研究判斷水平。最后則是我國政府各個監管部門需要履行職責加大宣傳力度,從而達到讓社會公眾對P2P網絡借貸和網絡借貸的潛在風險有所認識并運用,盡而做到有效地防范洗錢風險。
(二)從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的角度
1.明確金融職責,強化操作流程。P2P網絡貸款平臺不同于傳統的金融機構,傳統的金融機構是為企業提供貸款,是采用質押和擔保的方式確保資金的回籠,整個過程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是P2P網絡貸款平臺在借貸業務的過程中僅僅發揮的信息中介,因此P2P網絡貸款平臺需要認清自己的定位,明確自身的職責,為了促進P2P網絡貸款平臺的良性發展,P2P網絡貸款平臺應該注重跟高利貸平臺的區別,不能為了追逐利益,而提高利息和服務金。因此,P2P網絡貸款平臺應該規范自身的操作路程,加大風險控制,提高自身競爭力,申請納入中央人民銀行的征信系統,積極落實資金的托管政策。
2.完善網絡技術,降低網絡風險。P2P網絡貸款平臺的運營的整個過程都是線上交易,依靠的多是網絡技術。因此,要想完善P2P網絡貸款業務,需要首先完善網絡技術,降低網絡交易的風險。首先,就需要對注冊用戶的身份進行認證,采用多重標準,對于賬戶、密碼等多種保障,還可以采用指紋識別技術,要改變傳統的“用戶名/密碼”的身份認證,要加強動態驗證碼的認證。第二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在資金轉賬和還本付息的時候采用數據加密的方式,這樣可以有效確保貸款者、借款者的信息以及資本的安全。
3.建立信用評估體系,強化客戶管理。P2P網絡貸款平臺的發展主要就是拓寬市場,因此首先就要從開發客戶以及管理客戶開始。信用風險管理是客戶管理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嚴格意義上講,現在的P2P網絡平臺發展還處在中期,因此網絡平臺要加大對客戶的信用管理,要對客戶的信息進行全面的評價,同時還需要對客戶的信用制定一個合理的管理政策,對信用的標準、額度等進行管理,對于信用評分高的要給予額度獎勵,對于信用額度低的要給予引導和維護。
參考文獻
[1]溫小霓,武小娟.《P2P網絡借貸成功率影響因素分析——以拍拍貸為例》.《金融論壇》2014年第3期,第3~8頁.
[2]錢金,葉楊飛.《中國P2P網絡借貸的發展現狀及前景》.《金融論壇》2012年第1期,第46~51頁.
[3]劉繪,沈慶劼.《我國P2P網絡借貸的風險與監督研究》.《財經問題研究》2015年第1期,第52~59頁.
[4]褚志姣,王安.《關于P2P網絡借貸問題的文獻研究》.《山西農經》2016年第16期,第85~8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