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奕霞
【摘要】在脊柱手術中,手術部位感染是比較嚴重的并發癥,伴隨著還有很多危險的因素,這方面相關的研究也在不斷的進行中,醫學方面的專家對脊柱手術部位感染的危險因素和預防措施也是特別的重視。手術部位感染主要是包括表淺手術切口的感染和深部手術感染、器官感染三種情況。脊柱外科手術的特點就是這種部位的手術時間一般持續比較長,所以就導致脊柱組織長期暴露在外面的面積比較廣泛,而且一般來說在手術中都會為患者植入一些固定材料,這樣的手術對患者手術部位的創傷是比較大的。綜上所述,脊柱手術部位切口感染在手術之后是容易出現的并發癥。患者一旦出現手術部位感染的情況,就對手術的切口愈合產生了很大的阻礙,嚴重的甚至有可能需要進行二次手術,這就出現了很多的麻煩,一方面有可能引起一些相關的并發癥危及患者的生命,另一方面也給患 者和患者的家屬帶來了心理上的負擔,使患者的消極情緒增加。手術部位切口感染對患者術后的感染造成了很大的阻礙,所以就會導致患者的住院時間比較長,對醫院來說就是增加了醫院工作人員的 工作量,對醫院的醫療資源長期占用,為患者和其他還沒有開始接受治療的患者造成了嚴重的經濟負擔。本文首先介紹了脊柱手術部位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然后詳細的闡述了在術前和術后的預防措施,最后總結了脊柱手術部位感染的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研究進展。
【關鍵詞】脊柱手術;部位感染;危險因素;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R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6-0-01
1.脊柱手術部位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
脊柱手術部位感染的因素有很多,得到廣泛認可的有:年齡因素、自身肥胖因素、吸食毒品、煙酒依賴因素、患者營養不良、自身的免疫力低下、糖尿病、手術的時間不適、在手術中大量的出血等,這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患者脊柱手術部位的感染[1]。在這些因素中,有一些因素難以避免的,比如患者年齡的因素。據可靠研究表明,對于比較年幼的患者來說,發生脊柱手術部位感染的幾率是比較大的,一般來說,在青少年的時候發生的幾率是最低的,然后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生率又不斷增大,所以,總體來看,危險因素對于年齡的風險作用呈現出雙峰性[2]。對于其他的危險因素來說,很多都是可以在手術之前,在醫生的幫助下患者都可以對自身進行狀態進行調整,這樣就可以很好的減少手術中出現部位感染的情況。患者一旦出現手術部位感染的情況,就對手術的切口愈合產生了很大的阻礙,嚴重的甚至有可能需要進行二次手術,這就出現了很多的麻煩,一方面有可能引起一些相關的并發癥危及患者的生命,另一方面也給患者和患者的家屬帶來了心理上的負擔,使患者的消極情緒增加。手術部位切口感染對患者術后的感染造成了很大的阻礙,所以就會導致患者的住院時間比較長,對醫院來說就是增加了醫院工作人員的 工作量,對醫院的醫療資源長期占用,為患者和其他還沒有開始接受治療的患者造成了嚴重的經濟負擔[3-4]。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脊柱外科手術的技術也在不斷地發展,手術過程中的細節也逐漸變得復雜起來。手術后切口感染已經成為常見并發癥之一。國內外的學者對脊柱手術部位感染的危險因素都展開了深入的研究,但是由于研究環境、研究對象不同,研究結果也出現了差異,部分的危險因素在多次研究中已經得到了確認,但是,有一部分的因素仍然存在著很大的爭議,所以就此而言,相關的學者還需要對此危險因素展開進一步更加細致的研究,嚴謹準確的研究結果才能為臨床的治療提供可靠的治療依據,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對患者負責,這樣才能減少術后切口感染的發生機會[5-6]。
2.手術部位感染的預防措施
2.1 患者在手術之前應該保持血糖的穩定性,據研究表明,血糖高的患者,在手術之后出現手術部位感染的可能性就會比血糖低的患者高。所以,維持血糖的平衡對于減少手術部位感染。對于血糖高的患者應該在手術之前的時間可以進行飲食的調整,少吃或者是不吃含糖量比較高的食物,在手術之間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這樣就可以減少脊柱手術后感染的可能[7]。
2.2 在手術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患者應該配合醫生接受全身各系統的詳細檢查,讓醫生清楚的了解患者各個身體機能的情況,這樣醫生才能為患者制定最有效、合理的手術方案和術后的恢復方案。作為患者應該按照醫囑,在手術之前多吃一些營養成分比較高、高熱量的食物,這樣就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這段時間要戒煙戒酒,減少并發癥的出現;還要提前做好床上排便的訓練,以防術后出現便秘等情況出現,會影響患者的術后恢復,還可以多吃一些纖維素豐富的食物,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也能夠對避免便秘起到一定的作用[8-9]。
2.3 在手術之前要囑咐患者注意個人衛生,盡可能多洗澡,要注意全身和身體局部的皮膚清潔。作為醫生,要時常注意觀察患者的皮膚情況,如果出現了破裂、蚊蟲叮咬皮膚病等情況,要在皮膚完全治愈,沒有任何不適的時候才可以進行手術。局部的皮膚要做到時常擦洗,指甲要勤剪[10]。
2.4 要告訴患者一些在手術過程中需要配合的環節,要教會患者學會深呼吸、咳嗽、擴胸運動等,這樣在手術進行的過程中就會比較順利[11]。
2.5 進行一些適當有效的康復訓練,根據患者自身的恢復情況不同制定不同的計劃。訓練的基本內容為肌力的恢復訓練和關節的靈活度訓練,身體的轉動訓練和行走的熟練度訓練。此外,還應教會患者如何使用拐杖行走,為術后執杖行走做好充分的準備[12]。
2.6 需要醫生要多與患者進行交流,為患者和患者的家屬解答有關病情的難題,向患者和患者家屬介紹一些病情相同的以往病例,解除他們心中的顧慮,介紹一些手術的方法和手術之后的康復療程,要清楚地告訴他們手術之后可能存在的并發癥和有可能進行的長期治療,使患者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從容的接受治療[13-14]。
2.7 在手術之后很多患者還沒有完全恢復就下床活動,而且還做一些劇烈的運動,就很有可能出現關節脫位的情況,手術相當于就是白做了。這樣就增加了患者自身的疼痛,增加了二次手術的可能性。所以,作為患者家屬和醫生,要時刻提醒患者不要輕易下床,在身體完全康復之前不要做劇烈的運動[15]。
結語
綜上所述脊柱手術部位感染的危險因素很多,作為醫護人員要與患者一起做好有效預防措施,比如在手術期控制血糖的攝入、戒煙戒酒、正確預防使用抗生素等,這樣就能夠減少手術部位感染的發生,另一種意義上降低了患者就醫成本,也減輕了患者負擔。作為相關的專業人士,仍然要進一步的對此進行研究。
參考文獻
[1]馬振江,趙杰,婁偉剛,等.脊柱手術部位感染的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研究進展[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4,2(3):279-283.
[2]王志紅,樂漢娥,劉文杰,等.脊柱術后患者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7(11):2532-2534.
[3]吳彬彬,王華鋒,梁皀清,等.脊柱手術部位感染的防治現狀及進展[J].中國醫師雜志,2016,2(z1):248-251.
[4]孟升,孫則干.脊柱術后手術部位感染的臨床研究[J].醫學綜述,2013,19(21):3934-3936.
[5]文海,呂國華,王孝賓,等.局部應用萬古霉素預防脊柱手術部位感染的Meta分析[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6,26(1):62-69.
[6]馬曉生,鄭超君,姜雷,等.脊柱手術后切口深部感染的早期判斷[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5,25(11):971-976.
[7]何魚.脊柱手術術后感染防治中抗菌藥物的應用[J].重慶醫學,2012,41(35):3772-3774.
[8]王建聰,盧曉燕,Gunnar Aksel Bjune,等.脊柱手術后患者外科手術部位感染及相關危險因素[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7,16(1):16-22.
[9]于濱生,鄭召民,莊新明,等.脊柱手術后腦脊液漏的治療[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9,19(2):113-116.
[10]鄭召民.以循證醫學為基礎指導脊柱手術部位感染防治[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5,25(11):962-964.
[11]李柘黃,韋峰,許南方,等.稀碘伏溶液浸泡術野對降低術后脊柱手術切口感染風險的效果[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6,26(3):244-248.
[12]王宇強,馮世慶,王小華,等.脊柱手術術后感染的病原菌和藥敏分析及血清炎癥因子的輔助診斷價值[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1):147-150.
[13]朱靈.脊柱手術95例圍術期預防性抗菌藥物使用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5,7(14):119-120.
[14]屈偉俊,孫建軍,李躍紅,等.脊柱手術后切口感染的危險因素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9):2105-2106.
[15]郭連勝,樊國軍,納貝·加衣吐尕尼,等.C反應蛋白在脊柱手術術后早期感染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1,34(17):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