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清甫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些問題也開始逐漸顯現出來,成為了當前教師進行課題研究的重點。特別是小學生活化的問題尤為突出,接下來就讓我們對這些問題進行簡單梳理和審視,從而使新課程改革得到有效的推進。
關鍵詞:小學數學;新課程改革;熱點;審視;生活化
數學本就是一門源于生活的基礎學科,從而小學學生的數學學習是和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知識對學生除了起到應有的教育作用外,還應起到有效的促進和引導作用。此時,學生的生活經驗得到了有效的激活,并運用到了數學學習之中,教師借此來對整個教學的節奏或內容進行調整,促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完成相應數學知識的積累,從而獲得更為有效的提升。這實際上是學生將理論知識主動同實際生活進行聯系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有意或無意的接觸到相關的數學事實,從而感受到生活中數學知識的實際存在,從而為數學學習提供有利的資源輔助,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將數學基礎打好。同時,這一過程還對教師的數學教學產生直接的影響,讓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和水平隨著生活化的開展而產生變化。
單純就當前的新課程標準而言,其中明確提到了小學數學課程內容呈現生活化的相關問題,要求目前的數學課程內容呈現應該是現實的、生活化的,還特別強調了“尤其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現實”。換而言之,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同時還要兼顧學生的認知背景問題,教師要致力于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來進行數學教學,讓學生能夠順利的將生活經驗運用與數學學習之中,從而深刻體會到“數學源于生活,而又服務于生活”的基本思想,從而讓學生在實際生活的層面中對數學的價值進行直觀的認識,從而讓學生明白數學學習的重要性,進而喚醒學生隱藏在內心深處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提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夠更為投入的進行到數學的學習之中,令學生運用數學的信心和能力得以有效的增強。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需要教師注意的是,學生對于數學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有所欠缺的,其中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就是學校數學教育存在一定的封閉性,教師在教學時過分的依賴或相信課本中的相關內容,忽略了現實生活對數學教學的積極促進作用,從而學校的數學教育就和學生的現實生活缺少一定的必然聯系,進而導致了數學和生活之間產生了距離,使得生活和數學教學無法很好的進行滲透融合。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出現對教學活動把握不好的情況,這樣就使得無法將教學活動同實際生活間建立起有效的聯系。我們對當前的課堂教學進行深入的思考,可以知道課堂教學看起來是對于教材知識的合理展開或傳授,實際上是生活世界的一種折射,這就使得課堂教學同學生的生活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系,并且學生學習到的數學知識被大量的用于生活世界中,為人們獲得更好的生活提供的必要的基礎知識和無限的可能。部分教育學家認為,教師要在教學中對學生的生活經驗予以激活,使得抽象的數學概念能夠被學生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從而誘導出更為豐富的現實背景,使學生在學習和理解中的難度得到了極為明顯的降低。同時這部分教育學家認為,小學數學的教學回歸到生活是一個極為復雜且精細的教學過程,并不是將教學和生活之間劃上等號,將生活情境生搬硬套的弄到課堂之上即可,而是要將生活中的情境進行數學化的解構和處理,使這些情境中的數學問題或者知識得到重點突出,再將這些經過處理后的生活情境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生活情境只有通過了這樣的一種教學手段處理,才能符合當前小學教學的基本要求,才能對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教學促進,才能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探求到有用的數學知識,才能使學生的數學能力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而另一部分教育學家認為,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要從學生的學習內容入手,將內容“退回”到學生的生活,讓學生的生活和數學教學的相關內容產生共鳴,讓學生在對實際生活問題的解決中就完成了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從而達到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這些觀點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也不全對。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來予以分析,并判斷該采用何種方法來對學生進行生活化的數學教學,從而讓學生的數學知識得到有效的積累,讓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明顯的提升,讓學生的數學水平得到顯著的提高。同時,需要小學數學教師注意的是,小學數學的生活化并不等于數學的“街頭化”或“市井化”,數學教學并不要求學生“走到街頭”或“身入社區”去進行學習,而是要合理的將社會實踐的一些經驗或實例進行運用,使教學得到有效的促進,雖在這一過程中并沒有特別要求學生不能在街頭巷尾進行實地實踐學習,但基于教學嚴肅性和學生安全性的考慮,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主要場地還是應該在教室之中。正是在這課堂之上,學生通過學校提供的數學教育獲得大量的知識或經驗,在對問題或知識的演算、歸納、推導、設問、驗算等一系列復雜的數學活動中,學生先是將數學知識轉化成為較為系統的數學模型,再將這些數學模型應用于復雜問題的解決之中,從而使得數學學習中的難題得到有效的簡化,這些是數學知識及技能的結構化遷移,是學生無法在街頭巷尾的學習中達成的。也只有通過系統的學校教育教學,學生才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將技巧和經驗的基本知識進行深化,從而形成結構化、系統化的完整數學理論體系,這樣才能夠有效的使數學知識從易到難、從淺入深的進行遷移。因此,在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進程中,學校數學教育是無法被替代的,其在教學中具有絕對的必要性。
總之,生活化教學是整個小學數學新課改中的一個關鍵問題,也是當前小學數學新課改中的一個熱點問題。但是在對小學教學生活化問題進行梳理和審視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一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環境在不斷發生變化,另一方面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行,因而小學數學生活化問題是在不斷變化的,所以教師要不斷的對這一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以便能夠為小學數學找到新的發展方向,從而使小學數學教學得到飛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晴晴.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2]何小志.小學數學情境教學思考與實踐[J].才智,2011(13):170.
[3]李星云.小學數學新課改熱點問題審視[J].課程.教材.教法,2008(4):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