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崔鵬宇+許晶晶+張春晏
【摘要】目的:應用人文關懷的具體措施,使手術患者在手術全程中感受通過手術室護理人員的人文關懷有效的減輕手術治療的恐懼心理,提高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方法:通過手術室護理人員對手術患者在手術全過程中進行人文護理措施干預。結果:手術室護士完成從救治者到陪伴者的角色轉變,從以關注醫療技術向關注患者及家屬的心理感受轉變,運用人文學科的知識和理念為服務對象提供了高品質的護理,真正落實“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并擴大其服務內涵。
【關鍵詞】人文關懷;手術室 ;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6--02
人文關懷就是對人的關懷,既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滿足人的需要,同時尊重人的個人利益,包括物質的利益和精神的利益。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人類自覺意識提高的反映。隨著醫學模式的改變,人文服務已成為醫院無形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文化中服務意識、服務態度、服務質量、服務藝術成為競爭的焦點,人文關懷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手術室這個讓人心生恐懼,卻不得不面對的場所,作為患者或患者家屬,當生病被送到手術室門口時,和親人道別時的心情,作為醫護人員,怎樣完成從救治者到陪伴者的角色轉變,從以關注醫療技術向關注患者及家屬的心理感受轉變,因此作為手術室護士我們該考慮的是怎樣來完成角色轉變,怎樣運用人文學科的知識和理念為服務對象提供高品質的護理,從視覺、聽覺等各方面刺激患者的心理,真正落實“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并擴大其服務內涵?,F將我院手術室開展了“手術室人文關懷”活動的經驗及體會總結如下。
1.手術前的人文護理
1.1 術前的訪視
術前一天攜帶自制的“手術溫馨訪視卡”到病房訪視手術患者,了解患者需求,加強與患者的交流溝通,使手術期護理更趨個性化。術前訪視患者時,儀表、儀態要端正,語言態度要溫和。首先介紹自己,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對于患者提出的問題要懇切回答,可以適當配合一些合適的肢體語言和視覺圖片。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環境、設施、術前準備內容及麻醉時的注意事項,從而消除患者的顧慮,更好地配合手術。
1.2 充足安全的物質保障
接到手術通知單后,由護士長安排好手術時間、手術間、洗手護士、巡回護士。洗手護士根據手術要求準備手術需要的器械、敷料、一次性物品、藥品,巡回護士根據手術要求準備調試手術需用的儀器、設備,確保性能良好,尊重手術醫生的個人習慣并準備特殊的器械及物品,努力做好手術配合工作,使手術團隊在一個和諧的氛圍中完成手術,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服務理念。
2.手術中的人文關懷
2.1 營造人性化手術治療環境
2.1.1 手術區域整潔溫馨,手術間溫度適宜,一般在22℃~25℃,濕度為40%~60%,色彩舒適,采光符合手術要求,各種搶救設施物品齊全,讓患者有信任感和安全感。
2.1.2 緩解患者及家屬的緊張情緒 在患者等候區播放輕音樂,緩解了等候區患者的緊張情緒,在家屬等候區安裝了電視機頂盒,讓等候的家屬觀看電視節目。通過此舉措使家屬緩解等待過程中的焦慮情緒,得到患者家屬的一致好評,體現了手術室護理工作從患者護理延伸至對患者家屬人的文關懷。
2.1.3 熱情迎接手術患者 接患者時語言交談要體現情感需要,從而拉近與患者的距離,消除其恐懼緊張心理。同時也減輕了家屬緊張焦慮的情緒,為護患關系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2.1.4 體貼周到的術中護理 用通俗親切的話語與之交談,以分散注意力,緩解緊張情緒, 麻醉進行時守護在手術床旁,并握著患者的手,使患者感受到無微不至的關注,增加其信任感和安全感。尊重患者的權利和人格,對所有的患者一視同仁。盡量減少身體暴露,注意遮蓋、保暖,維持患者自尊心,同時減少術中低體溫的發生。合理使用約束帶、軟枕,并做解釋工作,讓患者感到舒適。如需要導尿者,待麻醉起效后再進行操作,以減輕患者痛苦。人性化服務更需要手術室護士技術操作動作熟練。術中配合盡量減少發生器械碰撞聲,減少患者的感官刺激,嚴格執行查對制度確保手術安全。手術過程中巡回護士采用語言或非語言的形式,給患者以心理上的支持,術畢,對麻醉清醒者告知手術順利結束,送返病房后交代注意事項。
2.1.5 注意語言交流的效應 手術室護理工作是實行一對一的術中護理,通過親切的眼神、體貼的語言與其交流,并通過肢體語言傳遞關愛信息。手術室護士與患者接觸時間短、交流少,第一印象顯得非常重要。術中注意細節服務,如禮貌用語、握患者的手、撫摸患者的臉等都可緩解患者緊張的心理狀態。
3.手術后的人文護理
3.1 交接過程的人性化服務,術畢及時為患者擦凈術中所留消毒液、血跡、污漬,為患者穿好衣褲,并妥善固定各種引流管,蓋好被子,搬運患者時注意防止墜床,將患者安全、整潔送回病室。
3.2 適當止痛減輕患者的不適,及時為患者安置術后鎮痛泵,并向家屬講解術后鎮痛泵的用途及注意事項。
3.3 溫馨術后隨訪 術后1~2日前往病房隨訪,觀察體位固定處有無引起神經、循環障礙,術后切口疼痛情況,征詢患者對手術室的意見和感受,了解患者對手術室工作滿意度,讓患者感到手術室工作人員的關心,術后隨訪應避開就餐及休息時間以體現對患者的關愛。
4.同事之間的人文關懷
在手術室,手術室護士、手術醫生、麻醉醫生之間,相處融洽,工作氛圍良好。手術室為手術醫生提供了休息空間,讓手術醫生在等待手術接臺時休息,科室并為加班的人員備有方便面、糕點等食品,每月按時征求手術醫生對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意見,不斷改進工作質量。由于手術室工作繁忙、工作時間長,每個人員基本上都不能和家人共慶自己的生日;每年科室都為大家籌劃一次集體生日會,充分體現了科室對科室成員的人文關懷。
5.討論
5.1 倡導和實施人文關懷是順應現代醫學模式的必然要求,人文關懷理念的確立是一個長期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和開展幾個活動就能夠形成的,需要醫務人員從思想上轉變觀念才能得以真正實現。
5.2 通過我院手術室護理人員對手術患者在手術全過程中進行人文護理措施干預。手術室護士完成從救治者到陪伴者的角色轉變,從以關注醫療技術向關注患者及家屬的心理感受轉變,運用人文學科的知識和理念為服務對象提供了高品質的護理,使手術患者在手術全程中感受通過手術室護理人員的人文關懷有效的減輕手術治療的恐懼心理,提高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5.3 充分認識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手術室是外科治療最重要的場所,也是需要人文關懷和給予人文關懷的地方, 將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納入科室管理,不斷豐富和促進手術室護理文化的發展,工作中主動體現人文精神,努力創新,真正樹立起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針對服務對象的實際需要,提供適合個體的服務,真正落實“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