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玲
摘 要: 當前,我國社會人民內部矛盾凸顯,刑事案件高發,由發展方式轉變引起的利益多元碰撞,長期積累的體制機制不合理等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不斷顯現,人民群眾對改善自身生存發展環境的呼聲越來越高,對社會公平正義的需求越來越迫切,由此引發的矛盾糾紛、群體性事件層出不窮。為了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新形勢,適應人民群眾利益的新需求,通過強力推進社會矛盾化解,全面創新社會管理手段,促進公正廉潔執法,充分維護困難群眾合法權益,保障社會和諧穩定。
關鍵詞:法律援助 民生 改善和保障 思考
中圖分類號:D9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7-0267-01
一、發展法律援助推進民生改善的現實意義
法律援助制度作為一項現代法治國家的重要司法制度,在保障人權、維護穩定、服務民生方面具有根本性的意義,為公平、正義、民主、人權等基本社會價值意義提供制度性的保障。法律咨詢援助將使很多涉法群眾在維權道路上少走彎路,法律援助案件的辦理使所有的人公平地面對法律的裁判,使無數受傷的心靈得到安撫和慰藉,使無數對社會充滿怨恨的人重新拾起對黨和國家的信心,使很多無助無望的人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和公平。可以說,做好法律援助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社會和諧穩定,事關國家長治久安。法律援助作為一項政府公共服務事業,必將在我國新的社會管理體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承擔更加重要的責任。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和法律援助機構要深刻理解并把握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握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新情況新特點、把握當前加強和推進法律援助事業的重要意義和階段性特征,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法律援助工作推向前進,為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現代化水平,為維護公平正義、化解矛盾糾紛、增進社會和諧貢獻力量。
1.要牢牢把握法律援助是民生工程這一屬性,注重借助黨委政府之力推動法律援助工作。得民心者得天下,順民心者聚民力。從中央到地方,民生工作的重要性已經深深根植于各級領導心中,成為各級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法律援助作為司法領域的民生工作,正在逐步融入黨委政府的工作大盤,成為黨委政府自身直接推動和開展的重要工作。“十三五”規劃中提到,堅持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法律援助的本質就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就是民生工程。因此,當前法律援助事業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其職能作用必將得到更加充分的拓展和發揮,成為群眾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要緊緊抓住當前法律援助發展環境持續優化機遇,用好用足法律援助發展政策。當前,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性已經形成了共識,解決法律援助工作發展中的問題,建立中國特色法律援助制度。這充分說明,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性已得到了國家最高領導機關的認可和肯定,并從國家制度層面給以支撐和保障。法律援助事業必將迎來新的跨越發展的春天。全面布局法律援助工作,逐條逐項具體落實到位,最大限度地發揮政策的效力。要依據政策,積極向黨委政府爭取支持,積極向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勞動仲裁、財政、人事、編制部門協調,真正把政策給予法律援助的傾斜支持變成法律援助事業發展進步的現實。
3.切實抓住法律援助經費保障和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提升時機,努力增強法律援助提供能力。經過應援盡援工作持續推動,法律援助經費保障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法律援助機構人員和辦公設施也有了較大改善,都有了基本合乎規范的法律援助接待室,法律援助工作再上新臺階實現新跨越具備了比較扎實的基礎物質。經費爭取到了,辦公條件改善了,但如何把這些物質條件轉化成法律援助工作大發展的實績是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各級要懂得法律援助工作就是替政府花錢的,關鍵是看是不是把錢花出了成果、花出了效益,花到了點子上。務必堅持法律援助專款專用的原則,抓住有利時機,利用有限資金,盡快改善法律援助辦公條件,改善法律援助接待室設施,配齊配好各項辦案設施,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對法律援助工作的現實需求。
二、開展法律援助推進民生改善和保障的具體實踐
1.法律援助要在為民服務上下功夫。開展“領導方式轉變”大討論,其目的就是要進一步增強各級領導干部的科學發展意識、以人為本理念、為民服務思想,就是為了轉變領導思維方式,改善干部工作作風,落實為民惠民之舉,推進社會進步,增進國民團結,促進社會和諧。要把法律援助工作和便民服務結合起來,要把為民服務擺在更加重要位置上,要把科學發展落實到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上,要把以人為本貫徹到實際工作中,要多想想人民群眾需要會什么樣的法律服務,困難群眾需要什么樣的法律援助。要始終牢記為民服務是本質、為民服務是根本、為民服務是責任。一切從困難群眾的實際需要出發,對群眾有益的事要多干快干,對損害群眾利益的事堅決不干。要著眼困難群眾的現實利益抓落實,盯著受援群眾的實際需要搞服務,圍繞群眾的援助需求來創新,常思為民服務之策,常謀為民服務之事,常干為民服務之舉,讓人民群眾獲得更方便、更快捷、更實惠的法律援助服務。
2.做好當前的法律援助工作需要各級轉變對法律援助工作的領導方式。轉變抓法律援助工作的作風,轉變做法律援助工作的思想、方法、方式、手段。法律援助事業是一項年輕的事業,很多工作還處于打基礎、鋪攤子、爭場子、搶位子的初創時期,法律援助工作在黨委政府眼中分量還不夠重,在群眾日常維權體系中的影響還有不夠大,法律援助工作框架體系還不夠扎實完善,法律援助宣傳還不夠有效深入,法律援助便民利民措施還有待進一步健全提高。這樣的現實情況決定了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必須轉變領導方式,轉變工作作風,在抓法律援助工作上用實勁、下真功、求實效。各級必須注重貫徹運用“三具兩基一抓手”的工作方法,從實際出發,盯著目標任務,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分工負責,責任到人,一項一項抓落實,不見成效不撒手,不見實績不收兵。
3.法律援助做強窗口上求突破。法律援助工作是司法行政機關的民生窗口,是司法行政機關直接服務群眾的窗口。管中窺豹,可見一斑。法律援助機構建設的好壞、法律援助工作人員的形象作風、法律援助工作的實際成效直接影響著群眾對司法行政機關和司法行政工作的整體評價。各級必須切實增強窗口意識,認刻認識法律援助工作發展進步對提升司法行政整體形象的重大作用,高度重視法律援助窗口建設。要切實增強法律援助工作的高標準意識,堅持高標準建設,高標準服務,做強做優法律援助工作,使之成為司法行政機關的門面、司法行政工作的亮點。
法律援助工作是扶貧濟弱幫困解難的陽光工程,是鞏固執政根基提升政府威信的民心工程,是維護穩定大局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工程。做好法律援助工作,任務繁重,使命光榮。,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領導方式,轉變發展方式,更新觀念,搶抓機遇,拼搏奮進,推動律援助工作再上新臺階、再創新局面,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