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衍彬+施軍
摘要:通過利用慕課資源的教學,可以實現網絡教學資源的共享,本文簡述了慕課的含義和特征,探討了慕課背景下《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改革的思路和問題。
關鍵詞:慕課;基礎會計;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F2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5-0-02
一、慕課概述
(一)慕課的含義
慕課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首字母的縮寫,簡寫為“MOOC”,意為“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Massive是 “大規模”的意思,Open為“開放”的意思,指慕課的課程可以開放和共享;Online意為“在線”,指學員通過注冊登錄就可以在線學習課程,并可以利用網絡實時交流和互動;Course意為“課程”,指教師要在網上傳授哪門具體課程;由此得出慕課意為大規模的開放式的網絡在線課程。
目前慕課在國內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慕課的課程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具 有利用計算機及網絡應用的能力。要求教師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多媒體技術,與學生互動,在線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規律,在線布置作業,解答學生的問題,從而形成一系列的交流、互動和反饋、教學效果等動態教學閉環,以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二)慕課的特征
慕課的應用是目前網絡教育的重要手段。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幾點:
1.開放性。慕課的特點之一就是“Open ”(開放)。課程的所有資源和信息都可以通過網絡在全世界傳播,只要學習者下載相應的app或登錄網址,通過觀看視頻或講義,就可以享受網絡的優質教學,其打破了年齡、地域、文化差異的局限,讓需要者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共享教育資源。
2.大規模性。慕課由于是網絡教學,只要課程開放,學習者就可以在網絡上利用慕課資源進行學習,其規模之大是教師在教室里教學所無法比及的。
3.高度的便捷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來安排學習,而不需要受到時間和地點的限制,課前和課后學生都可以通過網絡視頻資源來進行學習。學生可以在網上做作業、考試、提問,獲得學分,拿到證書。
4.高度的互動性。慕課的課程教學,老師可以在作業端布置網絡作業、試卷,可以在線集中答疑,并講解。老師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都可以在網絡上互動答疑,相互交流,實現網絡互動,參與的人數可以不計其數。
二、慕課環境下《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思路
隨著網絡化的高度發展,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慕課教學逐漸進入高校,結合當今慕課的教學,基礎會計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改革思路如下:
(一)課前準備階段
1.教學資源的基本模塊框架
慕課的教學資源一般包括課件、講義、教學大綱、教學視頻、課后練習、測驗試卷、拓展模塊等幾個方面的內容,可以按照難易程度來完成。第一步,由任課教師完成課件、講義、教學大綱、課后練習、測驗試卷等幾個模塊;第二步,由幾個教師或團隊共同完成討論與答疑、練習與測驗模塊;第三步,請專業技術人員制作,如錄制高清晰的視頻等。
會計教學的基本內容是讓學生了解會計的發展過程,掌握會計的基本賬務處理和會計處理的過程,而慕課教學也是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些目標。首先教師要建立教學資源,基礎會計的教學資源大致包括:基礎會計教學課件、教學大綱、教學視頻、課后練習。具體涉及到國家會計制度、從事會計工作的完整流程、會計模擬仿真工作環境等。
2.充分利用慕課網絡優秀資源
慕課通常由著名大學、著名專家教授主講課程,由于其知名度高,注冊平臺和學習的人次相對較多,課程利用率高,不必擔心資源的閑置和浪費。而對于知名度低的高校,其開發的慕課平臺,一般是由各個高校單獨開發,不能做到資源共享,以至于容易造成資源的浪費。為了降低慕課的制作成本,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來教學。例如對于基礎會計的單項實訓模塊,如填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裝訂憑證、填寫報表等視頻可以事先下載,在課堂上播放,以鞏固所學知識。
3.將慕課理念融入教學,課程碎片化教學
傳統的授課是45分鐘一節課,而慕課課程通常以微課的視頻為主要形式,視頻的時間以10-20分鐘較好,每個視頻的內容只針對某個知識點、技能點來講解,以碎片化的知識信息來強化教學效果,使學習者可以相對輕松地學習。教師可以根據慕課的碎片化教學理念,重新梳理基礎會計的教學內容,將基礎會計課程的某一方面內容分解為若干個小知識點,并根據難易程度,進行教學設計,關鍵部分可以詳細講解,有條件的可以制作視頻,方便學生隨時根據需要選擇知識點學習,作為知識的補充。
(二)課堂內教學階段
設計課堂導入情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事先下載視頻或制作視頻來引入案例,利用案例、視頻創造學校環境,在觀看視頻結束后積極和學生交流,啟發學生思維,然后過渡到本課程的內容。例如在講述支票的填寫內容時,可以引入銀行實際工作案例來引導學生填寫支票。并模擬企業成員的工作,進行從填制發票開始的一系列業務,最后將每組完成的記賬憑證供學生交流,并打分作為平時成績。
(三)課堂后鞏固階段
1.設計課堂討論與課后答疑。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利用已有的實訓室軟件,設計課堂討論和課后答疑,可以增進師生間的互動。例如教師可以建立《基礎會計》課程QQ群,學生的提問和教師的答疑,進入群里的學習者都可以看見,這樣相同的問題可以同時解決,從而減少了教師的工作量。
2.設計練習與測驗。教師可以將練習分為理論模塊和技能應用模塊。理論模塊就是單純的理論知識,技能應用模塊則是根據理論要求編寫的實踐操作題目。題型有判斷題、單選題、多選題、業務題等。可以利用學校現有的實訓軟件,由上實訓課的教師,在軟件題庫里選擇題目,學生在練習端所做的作業,系統會自動記錄學生的成績,以及錯誤之處,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設計知識拓展。知識的拓展是為了滿足不同層次教學的需要,其目的是為學生能夠有更多的課外知識和技能。拓展可以列入選修課計劃, 不計入學分。例如,學生的點鈔技能、珠算技能、支票的相關賬務處理、支票的業務種類介紹都可以列入拓展課程。
4.考核形式的改革。
在過去,基本會計科目的考核只是進行期末閉卷考試。實施新的考核體系包括三個方面:第一,考核的分包括課堂表現分,即學生上課的出勤率、課堂回答問題次數、討論的次數;第二,考核分包括《基礎會計實訓》成績,學生每次完成實訓的成績都按比例計入到總成績;第三,考核分包括對學生“課下”情況的考核。即學生課下在QQ群里回答問題的活躍度。
三、幕課教學注意事項
(一)適應性問題
慕課是新式的教學方式,在國外比較流行,在國內也有部分院校使用,但是一般都是主要的課程在使用,并沒有全面鋪開,只是作為一種輔助的教學補充形式。根據慕課的特點,對于應用型高校來說,可以安排學生作為輔修來學習。教師在完成了正常教學,可以安排學生通過慕課的學習加以鞏固,也可以作為重修、補考的學生的一種學習模式。
(二)資源開發問題
慕課的開發需要較高的技術水平,需要投入大筆經費。如果由各高校自行組織開發,則容易造成慕課的課程水平參差不齊,相同的資源重復建設。因此,如果采用由政府公開招標,學校申報,專家按標準來驗收的方式,可以節省資金,最大程度的利用好慕課資源。
(三)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問題
在課堂上,雖然教師可以利用慕課的網絡資源來增強教學效果,但是慕課的學習,主要還是課下的學習。這對于懶惰的學生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有可能不能自覺地完成學習任務。這就需要教師增加教學的課后評價環節,組織學委監督管理,督促提交學習報告,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總之,如何進行慕課背景下的基礎會計課程教學的改革,充分發揮慕課教學成本低廉、教學資源豐富的優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實訓能力,形成傳統教學和“慕課”網絡教學有機地結合,仍然是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探索的課題。
參考文獻:
[1]侯香紅.基于慕課的《基礎會計》課程轉型及實踐[J].商,2015(41):161.
[2]喻靜.慕課環境下高校“基礎會計”教學改革研究[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1):134-136+14.
[3]何俐.高職會計專業課程教學中慕課應用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2):397-398.
[4]王曉亮,吳秋生.“慕課”背景下的中級財務會計課程資源構建[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6(4):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