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文
【摘要】高校教育管理對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有著重要作用。我國大學自擴招以來學生數量不斷增多,他們所接觸的文化,自身所具有的思想與以往相比有著很大程度的不同,因此高校教育管理應當注重對自身的創新,讓高校教育管理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解決當前存在于大學生身上的各類問題,讓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接受良好的教育與管理。本文分析了高校教育管理現狀以及創新途徑,希望能夠對高校教育管理產生一定幫助。
【關鍵詞】高校 教育管理 創新 現狀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6-0028-02
一、高校教育管理現狀
(一)教育管理觀念脫離時代
我國高等教育的管理觀念與管理體制一直不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它所主張的不是了解學生,學生進行交流,而是要求學生單方面的服從高校的管理,這樣的教育管理觀念與進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互相矛盾的。高校教師、輔導員在高校管理工作中處于主導地位,學生屬于被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高校教師、輔導員對學生的要求過于嚴苛,他們要求學生將注意力放在學習上,而忽略了國家制定的、要求大學生全面發展自身的標準,這很容易造成教師與學生之間發生矛盾。要求學生學習,注重學生學習成績這沒有錯,但是高校不能因此而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尤其是在國家對復合型人才需求量急劇增加的今天。
(二)教育管理方式過于陳舊
落后性、單一性是我國高校教育方式呈現出的主要特點,脫離時代的管理理念讓我國高校管理方式無法與時俱進,我國高校管理方式仍舊以傳統方式作為主要內容,這種方式十分單一,沒有注重改善教師、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沒有對正常的教學活動產生任何實質性的幫助,更不符合國家提出的教育改革要求與時代發展的要求。目前我國高校教育管理只是為了管理而進行管理,沒有考慮到其他方面的因素,忽視學生自身所擁有主體地位,落后、單一的教育管理方式難以起到預想中的效果,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帶來眾多的困難。
(三)教育管理學生存在較大難度
目前,獨生子女仍舊在我國大學生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因此他們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與較差的團隊合作意識。在日常生活中,他們總是以自己的利益作為核心,追求個性的發展,對待任何事情總會有自己的解決方法,缺少兄弟姐妹的陪伴讓他們很少會去考慮他人的感受,在行動時也很少為他人著想。這樣的大學生無疑會給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帶來較大的難度,他們很少愿意聽從教師的說教,只喜歡按照自己的行為規范辦事,而高校落后的教育管理觀念與單一的教學管理方式很容易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與抵觸情緒,他們會抗拒高校進行的教育管理,這無疑會為教育管理工作增加難度,教育管理工作也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
二、高校教育管理的創新途徑
(一)轉變自身教育管理理念
高校應該轉變自身教育管理理念,對自身的教學活動與教育管理進行重新定位,改善自身脫離時代的教育管理理念。在教育管理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發展,全面的培養學生,不能壓抑學生自身的個性,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自覺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根據時代的發展不斷為自身教育管理理念增添新的內容,根據自身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完善教育管理制度,建立教育管理機制,讓自身的教育管理理念符合時代的要求與國家的要求,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能夠起到實際作用。
(二)建設教育管理教師團隊
高校教師與輔導員是高校教育管理的執行者,他們自身的素質以及管理方法關系到高校教育管理的質量以及學生能否接受,因此為了讓自身的教育管理工作具有實際作用,高校應該注重教育管理教師團隊的建設。首先應該加強對輔導員的培養,輔導員是接觸學生最多的教師,對學生的日常行為有著較大的影響,培養輔導員能夠保證教育管理在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有效性;其次,提高高校教師的能力,高校教師是直接進行教育管理的人,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言行會對教育管理工作的質量產生較大影響,高校應該注重提高教師的能力,讓學生接受教育管理,讓高校教育管理能夠起到更好的效果。
(三)進行學生自我管理
當代大學生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追去個性發展,擁有自己的行為方式,教育管理存在著一定難度,因此高校可以適當的改變自身教育管理方式,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鍛煉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降低學生對家庭、教師、高校的依賴心理,讓他們能夠提升自身能力,全面的發展自我,適應社會潮流。
參考文獻:
[1]鄢行龍.基于以人為本理念解讀高校教育管理[J].鄢行龍,2008,(2):36-37
[2]陳濤,邵遠.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工作狀態及影響因素分析[J].陳濤;邵遠,2013,(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