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宇
【摘要】伴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們國家對學生教育的重視也越來越關注,所以社會對于學校關注度也就提高了。學校為了能夠將學生培養成更優秀的人才,對課程在進行著不停的改革,而在這個過程中,語文課程改革也變得特別重要。科學技術的創新為語文更是帶來了新的轉折點,為小學語文提供了一個機遇。
【關鍵詞】信息化 語文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6-0060-01
科學的進步能將人們的生活改變,這也包括了教學的策略。在信息化的背景之下,能夠加速教學策略從傳統轉變到現代化方式的教學,這也是一種課堂創新的改變。但是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怎樣能夠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是對現在教師的一種挑戰。這篇文章就是對怎樣使用信息技術將語文教學進行改革實行詳細的描述。
1.語文教學使用信息技術的必要性
1.1將學生的興趣引發出來,開展有效的師生互動
對于學生而言,因為對學習缺少興趣,才不愿意學習,教師做的就是將學生的目光轉移到課堂里面去。教師可以在信息技術背景下,使用合適的創新教學方法,將學生樂趣調動出來。只有學生有興趣,教師才可以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確保著教學質量。傳統教學方法通過教師進行傳授的,學生也是處于一種被動狀態,老師沒有辦法及時對學生具體狀況進行把握。因此,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教學可以有效將學生的樂趣引發出來,加速師生互動,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1.2將學生視野開闊出來,創建高效率的語文課堂
通常在傳統的教學里面,老師所傳授的內容都是按照課本的知識。可是伴著時間的發展,我們需要的是全方位人才,所以教學顯得特別重要。老師在教學里面,應該根據學的內容,進行有效的更新,讓學生所學到的知識是有時效的。在信息化的背景之下,能夠讓信息及時的傳播出去,讓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根據所學到的知識,準確的將知識更新,讓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更有效。這樣的狀況以前在傳統教學中是沒有辦法體現,在信息技術的背景條件下,可以讓學生有著更開闊的視野,創建高質量語文課堂。
2.信息化背景下使用語文教學方法
2.1通過信息技術,開創教學情境
在語文課本中,需要創造情境,老師應該將書中的知識變得有趣。信息技術使用,能夠將學生的各種感官刺激出來,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對情境感官進行描述,可是在信息化的背景之下,能夠將這樣的方式,實現將學生的興趣吸引出來。
2.2使用信息技術,讓知識變得更加具體
在語文的教學里面,應該有著很直觀的教學辦法,可是在傳統教學中就缺少了這個特點。在語文的知識里面,需要老師使用文字傳述,可是有些時候文字的魅力是沒有辦法展現出來的。對于這種空洞語言學生是沒有辦法理解的,所以應該使用信息技術進行表達,這樣讓知識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容易理解,便于學習。這對于傳統教學方式是一種改革,是順應時代發展所體現的。
3.信息技術促進了教學過程
在這么久以來,語文課堂一直存在著“少差慢費”問題困擾著教師,主要因為教學乏味,沒有辦法引發學生的樂趣。將教學與信息技術相聯系,讓語文教學有了新的教學法術,教師們可以借助這個將學生們的興趣吸引出來。教師們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進行教學、創作,這樣能夠將學生們的興趣激發出來,創造一種語言感知的氛圍,調動學生的內在情緒,讓學生在愉快的范圍內進行學習。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對于學生來說是學習路上的幫助者。引導者,語文是將工具性與人文性結合的學科,在這個過程需要教師、學生共同參與,將學生當做主體實行討論、觀察、探索等,這就需要教師培養學生的學習愛好,健全學生的性格,將教學模式進行改變,開辟教學模式,促進課堂信息交流。語文教師也應該使用學校的網絡教材,聯系教學的方法、模式、目標等要素,按照不同的課程內容,迅速的使用信息技術教學。一堂精彩的語文課,需要教師自身的儲備知識與發揮,也需要學生保持著樂觀、好學的態度,這樣才有助于教學,讓教學課堂達到最優化。
伴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已將變成人們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在信息化的背景之下,語文教學的改變可以算是為一種先進的改革策略。怎樣使用信息技術才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是目前教師應該探討學習的問題,這也需要這教師在實踐過程中持續將自己本身的素質與知識進行提升,確保信息手段可以在語文教學中發揮出作用。促進了語文與信息技術相互整合,擴大了課堂的信息量,讓信息技術走進課堂,擴大學生的視野。
參考文獻:
[1]王文平.役其所長避其所短——對中職語文信息化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6,(1):94-96.
[2]胡敏.農村小學信息化時代高年級語文教學的困惑和對策[J].中外交流,2016,(3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