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
摘 要:為了營造良好的生態森林環境,提升植樹造林技術,更好地完成荒山植樹造林的偉大歷史任務,該文筆者就以荒山植樹造林新技術應用要點為內容展開了一系列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夠推動植樹造林新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加快荒山造林建設,構建完善的植樹造林新技術應用體系、機制和要點。
關鍵詞:植樹造林 荒山綠化 經營管理
中圖分類號:S7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3(c)-0129-02
植樹造林新技術的應用有利于推動荒山植樹造林工作的開展,下面就植樹造林新技術應用體系的建設展開論述,從樹種選擇、造林整地、時機選擇等內容出發,進行植樹造林新技術體系研究,希望通過這一措施推動林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帶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展進步。
1 荒山植樹造林技術應用要點
應當明確植樹造林新技術研究目標,努力提升荒山造林水平,因地制宜,從實際情況出發,合理優化荒地應用,以期更好地完成荒山植樹造林工作任務,完善植樹造林新技術應用體系,逐步加快荒山林業發展,奠定扎實的林業產業發展基礎。
1.1 荒山植樹造林樹種選擇
荒山植樹造林的直接影響因素就是樹種,植樹造林需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選擇造林種植目標樹種,科學合理的選擇種植樹種才能夠充分發揮生物、經濟和環境等方面優勢。荒山植樹造林應當利用水土資源狀況,并綜合造林目標樹種、項目設計思路和運輸條件等因素,荒山植樹造林樹種的選擇應當始終以平衡經濟和生態關系為基礎,更好的恢復荒山生態環境,實現經濟上的節約。
1.2 荒山造林整地關鍵
荒山造林技術應用過程中,整地過程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它也將會直接關系到荒山造林的質量。通常荒山都具有石頭過多、土壤層稀薄、坡度過大等特點,而荒山整地過程中多會采用局部整理的造林方法。荒山造林整地方法主要有水平階梯整地、水平帶狀整地和穴狀整地,由于荒山整地過程中的影響因素較多,只有做好地域通氣率、含水率及土壤黏度等理化性質的控制,努力消滅林地中的雜草,降低其他因素對林地苗木的影響。荒山造林整地應從實際出發,并提前一年進行荒山林地整理,并適當按照荒山植樹造林項目設計進行造林整理方式的調整,確保植樹造林技術能夠在綠化建設中得到更好的應用。
1.3 掌握荒山植樹造林的重要時機
荒山植樹造林主要有三個季節,荒山植樹造林應從技術、地理位置和樹木品種合理選擇造林時機,高溫、大風和春旱會直接影響到植樹造林技術的應用,尤其是在雨水較多的夏季,,這一時期是大多數樹種種植的時期,高溫會造成苗木緩苗,若是此時傷害到主根或是主干上的傷害都會影響苗木的健康,秋季作為針葉樹種和闊葉樹種造林的首選時期,一旦保溫措施不當就會造成樹木凍害,不利于植樹造林。
1.4 荒山植樹造林技術種類
植苗、分殖和播種時植樹造林技術的主要分類,分殖技術主要用于灌木造林和闊葉喬木的應用,而植苗是最常用的荒山植樹造林技術,由于荒山存在坡度大、陡峭的特點。嚴格選擇造林苗木,利用容器能夠提升樹木成長質量和綠化成活率。
2 荒山植樹造林新技術應用要點
2.1 荒山植樹造林中保水劑的應用
荒山植樹造林保水劑是一種高吸水性樹脂,其中具有吸水基因的特異結構,樹脂內能夠產生高滲透締合利用網孔結構吸水,這樣能夠實現蓄儲水分,保水劑主要用于苗木浸根,保水劑使用時,應將其進行拌土處理,不斷提升植樹造林苗木的成活率。
2.2 荒山植樹造林中蓄水滲膜技術
這里采用的蓄水滲膜材料是一種高分子復合材料功能膜,導水纖維法主要是通過蓄水滲膜包裝將分子傳導機理更好的釋放出來,制造出一種“濕氣”。以濕氣的方式提高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增加土壤中的濕度和水勢,我們只有按照苗木生長需要,在苗木根部構筑緩釋水源,以緩釋膜來實現科學、有效、均衡的滲水,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滿足苗木生長的水分需求,增加造林成活率、發揮資源利用率、節約造林成本。
2.3 荒山植樹造林中毛細滲灌技術的應用
植樹時,就應該將滲灌容器置于植物旁,利用毛細現象特殊通道,將裝置中的水持續引到苗木根部,這樣能夠將水利用率提升到100%,該裝置的采用可以保證植物2至3個月的水分,提高了植物成活率。經過相關部門的檢測和證明,該方法能夠將植樹造林成活率提升到92%以上。
2.4 荒山植樹造林中容器苗技術的應用
與裸根苗相比,容器苗能夠極大的提升造林成活率,有利于降低苗木的總體造林成本,它能夠極大的縮短育苗期,實現種子和土地的節約,造林時間的延長,能夠實現育苗的集約化、標準化和機械化經營管理。
3 荒山造林新技術應用
3.1 樹種的選擇
荒山造林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干旱災害、降水少等就會造成造林的巨大影響,特別是在北方地區造林難度較大、干旱少雨的情況下,北方荒山造林難度較大合理選擇荒山造林樹種,提升荒山造林成活率。因此,需要根據當地環境選擇良種壯苗、耐旱適生樹種選擇造林成活率。應當以立地和氣候為基礎,選擇抗逆性強和耐旱樹種,增加的造林資金的利用率。
3.2 荒山苗木栽植
苗木栽植應盡量避陽栽植,選擇深栽、不窩根、栽后踏實。水分是荒山苗木栽植的主要影響因素,深植苗木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實現苗木深植的防風保墑。我們應合理運用抗旱造林材料和集成技術:
合理使用抗旱造林粉、生根粉、根寶、泥漿等進行均勻攪拌,進行造林苗木浸根,能夠增強苗木的保稅抗旱能力,增加苗木水分,提升苗木生長量和造林成活率。苗木造林如山杏、刺槐和紫穗槐等可以采取截桿,盡量減少苗木水分的蒸騰散失。
保水劑能夠有效的保存水分,確保苗木根部水分的充足,降低干旱對苗木生長的影響,保水劑能夠吸收超過其自身重量成百上千倍的水分,且不會存在倒吸植物根部水分的問題。保水劑使用十分簡單,只要將其與苗木根部土壤攪拌均勻即可。保水劑使用前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首先,進行根部修剪,避免種植時窩根現象的發生,修剪強度適宜即可,以免過度修剪造成的不亮影響;苗木枝葉修剪是為了平衡苗木栽植上下部位水分均勢,提升苗木的抗旱能力,同時修枝時還可將病枝、傷枝、生長不良的枝干去掉。而闊葉喬木的苗木也可適當剪除側枝,或者是根據實際情況剪除部分或全部側枝。蘸泥漿處理,這樣能夠有效保持根系水分,但泥漿不能過稀、過粘,造成后期根表硬殼,影響根部正常的吸水、呼吸,過稀不能夠達到根系保濕作用,為了加快根系發展,可適當摻加磷肥,為苗木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
4 加強育林管理
荒山造林的育林管護工作極為重要,荒山造林整地栽植僅僅是完成初期工作,仍需要進行后期的保護措施,加強松土除草處理,并以此改善土壤肥力,增強土壤的抗旱保墑能力,減少雜草對水肥等,以利于苗木生長。鋤草松土后要及時對樹盤進行覆蓋,以便保墑。在苗木栽植以后成林之前,要嚴禁放牧,在整個生長期要將管護、防火、防病、防鼠危害等費用納入造林成本。因此,抗旱造林技術應始終圍繞節水、保水和蓄水等幾個環節,開展全方位抗旱技術,提升造林保存率推動林業造林工程的發展。
5 結語
通過長期的分析研究,荒山植樹造林應當合理利用新技術,不斷提升苗木的成活率,營造良好的苗木生長環境,苗木栽植過程中要做好抗旱技術的全方位應用,全面提升植樹造林的整體保存率,促進苗木的健康生長。
參考文獻
[1] 周淼.保水劑在林業生產中的推廣應用[J].農民致富之友,2011(11):96.
[2] 鄭國良.保水劑與苗木生長質量關系的研究[A].遼寧省植物保護學會、遼寧省昆蟲學會2011年學術交流研討會(西安)論文集[C].2011.
[3] 宋帥杰.抗蒸騰劑和保水劑對雷竹林抗高溫干旱生理的影響[D].浙江農林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