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桂濤
(贛州市人民醫院,江西贛州341000)
口腔修復膜材料在牙種植引導骨再生中的應用價值探析
潘桂濤
(贛州市人民醫院,江西贛州341000)
目的探討口腔修復膜材料在牙種植引導骨再生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在贛州市人民醫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間診治的在牙種植中應用引導骨再生術的患者中抽取50例作研究對象,遵照隨機抽簽原則予以分組,研究組(n=25)應用海奧口腔修復膜進行引導骨再生治療,對照組(n=25)則采取鈦膜進行引導骨再生治療,對比兩組患者修復成功率、不良反應發生率、骨厚度以及植骨厚度。結果研究組患者的修復成功率是92.00%,骨厚度是(2.72±0.43)mm,植骨厚度是(2.55±0.29)mm,不良反應發生率是8.00%;對照組患者的修復成功率是72.00%,骨厚度是(2.07±0.33)mm,植骨厚度是(2.03±0.17)mm,不良反應發生率是32.00%;兩組觀察指標的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在牙種植引導骨再生中應用海奧口腔修復膜的臨床效果肯定,可提升其修復成功率,增加骨厚度、植骨厚度,且不良反應較少,安全可靠,可作為牙種植中引導骨再生術的首選口腔修復膜材料。
海奧口腔修復膜;牙種植;引導骨再生術;修復成功率;骨厚度
近幾年來,伴隨牙種植技術的發展,牙種植技術在牙缺失修復治療中的應用不斷提升,并獲得肯定的臨床療效。然而,在臨床實踐過程中,因個體骨組織缺損、骨吸收等原因,部分患者由于牙槽嵴過低、局部凹陷等因素引發側方穿孔,進而降低種植體植入成功率。而引導骨再生術則可彌補上述治療的缺陷,但手術中所用口腔修復膜材料不同,其修復成功率、患者預后也存在差異。本研究為明確口腔修復膜材料在牙種植中引導骨再生中的應用價值,將50例牙種植中應用引導骨再生術治療的患者隨機分組,分別使用海奧口腔修復膜、鈦膜進行手術,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納入本次研究的50例牙種植應用引導骨再生術治療的患者均為贛州市人民醫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均具備引導骨再生術指征,神志清醒,在參與此次研究前已簽訂知情同意書。隨機將上述患者分成研究組、對照組,均25例。其中,研究組中男12例,女13例;年齡27~55歲,平均年齡(36.25±3.68)歲;引導骨再生部位:上下頜12例,前后牙區13例;對照組中男10例,女15例;年齡28~58歲,平均年齡(38.14±3.46)歲;引導骨再生部位:上下頜11例,前后牙區14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與引導骨再生部位等基線資料經統計學處理,結果顯示其組間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可對比。
1.2 治療方法研究組患者在牙種植引導骨再生術中應用海奧口腔修復膜,對照組則使用鈦膜,兩組均依據常規引導骨再生手術步驟實施,其具體手術操作如下:使用生理鹽水將Bio-Oss骨粉浸濕,隨后將其與種植體置于骨損位置。根據患者骨損創面的形狀、大小等,分別剪取海奧口腔修復膜、鈦膜放在植骨區域,引導其缺損骨再生。兩組患者均于放置好的邊緣部位覆蓋約2~3 mm,隨后縫合,關閉創口。
1.3 觀察指標(1)統計兩組患者修復成功率,其中修復成功標準如下:種植體的穩定性高,并長出了新生骨,且和患者的自體骨結合良好;(2)應用10分度游標卡尺測量并統計兩組患者手術后1周的骨厚度、植骨厚度;(3)統計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本研究中資料均應用SPSS19.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修復成功率對比研究組患者的修復成功率是92.00%(23/25),對照組患者的修復成功率是72.00%(18/ 25),兩組修復成功率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 4.01,P<0.05)。
2.2 兩組患者手術后一周的骨厚度、植骨厚度對比研究組患者術后1周后的骨厚度、植骨厚度均高于對照組,其對比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后一周的骨厚度、植骨厚度比較(s,mm)

表1 兩組患者手術后一周的骨厚度、植骨厚度比較(s,mm)
?
2.3 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是8.00%,對照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是32.00%,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 6.37,P<0.05)。見表2。
牙種植中引導骨再生術,是從牙周病臨床治療中的引導組織再生技術進展、演變而來的,其通過在患者牙槽骨的缺損部位覆蓋高分子生物膜,以實現保護牙缺損、促使缺損部位骨質再生與修復的目標[1]。從引導骨再生術的作用原理上來講,人工牙齒種植不是為患者種植自然的牙齒,而是以現代醫學科技為基礎,并結合相應技術手段與方法,經周密設計,將同人體骨質兼容性較高材料制備成和患者牙根匹配形狀,并植骨于其牙缺損部位,經過適應期后,等人工牙根和患者牙缺損部位牙槽骨嚴密貼合時,依據植骨形狀制成烤瓷牙冠套上,即完成牙種植手術治療[2-3]。
在牙種植手術中應用口腔修復膜,則可在軟組織、骨缺損部位形成機械性生物屏障,以防牙齦結締組織細胞、上皮細胞侵入骨缺損區域,而使遷移較慢的成骨細胞首先進入其骨缺損區域,最終減小覆蓋物壓力[4-5]。這是因為骨細胞的遷移速度比較慢,而其成纖維細胞、上皮細胞的遷移速度比較快,使用膜材料做成屏障,建造一個封閉性環境,為植骨建立一個生存空間[6]。傳統臨床上一直將鈦膜當做口腔修復保護膜,其作為一種不可吸收膜,質地堅硬,抗力高,能夠有效維持空間,有助于植骨生長,保護作用良好[7]。然而,鈦膜結構、表面之間無間隙,阻礙血漿進入植骨區域,導致植骨無法自血液內吸取營養[8],延緩了患者康復速度。而海奧口腔修復膜則可克服鈦膜缺陷,其具有雙層膠原膜結構,因而降解時間相對較長[9]。同時,海奧口腔修復膜隔離細胞功能良好,并能穩定血凝塊,這是因為軟骨組織、海奧口腔修復膜所接觸致密層能夠確保細胞進入骨缺損區域,并能維持空間穩定性[10],確保植骨正常的同時,發揮保護性作用。
根據本組研究結果得知,研究組患者的修復成功率比較高,術后1周的骨厚度、植骨厚度均比較高,而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低,可見在牙種植中引導骨再生術中使用海奧口腔修復膜的臨床療效肯定,安全性高,值得借鑒。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1]李菊,王振國.不同口腔修復膜材料在牙種植中引導骨再生效應的對比研究[J].現代醫藥衛生,2016,32(1):28-30.
[2]邱偉江,鄭學汜,劉智飛,等.不同口腔修復膜材料對牙種植中骨再生影響情況研究[J].口腔醫學,2015,35(11):955-957.
[3]孫海濤,孫玉華.牙種植中使用不同口腔修復膜材料引導骨再生的有效性對照評價[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6,21(1):34-36.
[4]馬杰.兩種不同口腔修復膜材料對牙種植引導骨再生的作用及效果分析[J].中南醫學科學雜志,2016,44(1):87-90.
[5]李鐵軍.口腔修復膜材料在牙種植中引導骨再生的效應[J].河北醫學,2012,18(9):1223-1226.
[6]蕭雅一,周欣榮,謝永林,等.口腔修復膜材料在牙種植中引導骨再生中的應用[J].醫藥前沿,2016,6(1):185-186.
[7]霍永紅.口腔修復生物膜材料在牙種植中引導骨再生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6):44-46.
[8]溫靈,區韻嬋,翟煒東,等.海奧口腔修復膜與鈦膜對牙種植引導骨再生患者骨厚度及修復成功率的影響[J].臨床醫學,2016,36(2):102-103.
[9]苗滪汶.牙種植引導骨再生幾丁糖—膠原膜的物理學及生物學性能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3.
[10]李娜,劉敏.不同口腔修復膜材料在牙種植中引導骨再生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21):15-17.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