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電視新聞欄目已進人品牌化經營,只有形成獨特的風格模式,才能吸引觀眾,而電視新聞編輯也開始由過去簡單的排列組合型進入復雜的“創作”型時代。這種現代運作方式使新聞質量管理處于可控狀態,也使節目形成整體風格和鮮明特色。從客觀來說,這對新聞編輯的自身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電視新聞編輯要完成好“主導”作用,就必須從自身提高、培養基本能力開始。
一、較高的政治素養和明辨是非能力
政治素養對電視新聞編輯來說是最重要的,政治素養在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中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也是區分電視新聞編輯與文藝、電視劇等其他類型編輯的一個顯著標志。我國的電視新聞編輯必須有強烈的政治感,要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將主觀傾向融于客觀報道之中。
新聞媒體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要求編輯必須具有較強的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善于見微知著、明辨是非。近年來,由于我國正面臨社會轉型期,作為地方電視新聞編輯,碰到關于政策性和輿論導向方面的新聞時,如果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不強,對改革中出現的問題不能正確理解,對那些論點或是過于片面、或是與國家的大政方針不相符合的新聞沒有嚴格把關,致使這樣的新聞播出,就會產生負面影響,既影響國家政策的實施,又誤導廣大讀者,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因此。對所有的稿件必須明辨是非。把好政治關、政策關和策略關。
二、積累生活素材和提升專業技術知識的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聞編輯應不斷進行知識儲備,因為廣博的知識能開拓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新聞編輯不一定是專家,但要努力成為一名雜家,不僅對自己分管的內容和相關知識要非常熟悉,同時對政治、經濟、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等知識都要有所涉獵。電視新聞編輯每天面對的新聞稿件涉及生活的各個領域、多個角落,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法律、科技、文藝、體育等,可以說是內容繁多,包羅萬象。只有博覽群書,處處留心,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善于積累生活素材,并且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知曉中外。對當地的經濟形勢,民族特點,民風民俗,文化背景能透徹地把握與理解,才能及時對擺在面前的一大堆稿件作出正確的認識、判斷和取舍,這樣整理出來的新聞稿才貼切當地的實際情況,新聞才能受到當地百姓的喜愛。其次,還要有熟練的專業技術知識。要注意檢查和核對稿件與畫面的情節內容和基本事實兩個方面有無差錯,前后有無矛盾,是否合乎情理,是否違反科學,有無虛構、添加、嫁接或“張冠李戴”等現象;同時,還要注意把好文字聲畫關。一組新聞的組織工作。包括稿件的比較選擇、修改加工、稿件組合、同期聲運用、后期制作等,是在十分短促的時間內完成的,因此要求熟練地掌握改稿配稿,畫面組合,制作標題,內容提要等技巧,要懂得錄音、錄像、復制等技術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編播的速度和質量。
三、不斷提高為受眾服務的能力
受眾對電視人來說,就是他們要爭取的市場。電視新聞觀眾的多少,決定著收視率的高低,從而影響電視新聞事業的興衰。電視這一大眾傳播媒體主要是作為一項公共事業而存在,所以,電視新聞編輯人員必須不斷提高為受眾服務能力,牢固樹立為受眾服務的思想。深刻了解滿足觀眾需要,才能促進電視新聞事業的發展。有了這樣的認識深度與高度,電視新聞節目編輯人員的作品才能真正具備貼近性,做到在制作節目過程中以受眾為中心,在選擇取材角度時努力對準其品味,滿足其需求。這樣,電視新聞節目也才可能往更高層次上發展,把新聞節目制作成有高收視率的精品。
四、較強的編排藝術能力
對于電視新聞編輯來說,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編排電視新聞,為了讓更多的人接收“最新的有用信息”并最大限度地留下深刻印象,在電視新聞編排中應注意對受眾“心理”的關注和傳播效果的追求,為了要想編排好電視新聞,必須懂得與宣傳心理學、宣傳藝術學密切相關的一些規律性的東西,以及如何將“規律”行之有效地運用到實踐中來。例如,在編播節目時,要根據本臺的宣傳宗旨和觀眾的收視心理,充分考慮政治類新聞節目與文體娛樂類新聞節目的有序安排,全面、系統地考慮整檔新聞的框架、節目的內容,甚至每條新聞的位置以及每條新聞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增添裁剪、刪節取舍,使政治類、經濟類、文體類新聞節目有序排列,作到有張有弛,富有節奏性,從而實現較佳的電視宣傳效果,使客觀公正的新聞報道更電視化地傳達給觀眾。
五、過硬的寫作能力
現代媒體的分工越來越細,采和編通常分離。編輯主要是對稿件進行修改和加工,于是一些新聞編輯也就只編不寫。這種狀態,對新聞編輯的業務技能的提高是沒有好處的,一個新聞編輯如果長期擱筆,就不能修改好文章。新聞編輯在編輯中會碰到各種新聞體裁,既要撰寫評論,又要駕馭各種文字體裁,還要在極有限的時間內加工修改稿件,制作標題,這就要求必須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嫻熟的寫作技巧。
六、社會交往能力
新聞編輯部應該成為記者和通訊員的“良師益友”。電視新聞的屏幕建設,離不開完備的通訊聯系網絡,這一網絡的經緯主體,由記者和廣大通訊員組成。新聞編輯部不僅要與他們形成魚水關系,更要經常與他們互相傳遞信息,定期通報有關要求和發稿情況,幫助他們出主意,想點子,指導具體的新聞采編,組織新聞業務方面的培訓學習。新聞編輯應經常深入基層與通訊員交流思想、探討問題,切磋寫作技藝,向他們征求意見和建議,這既可調動通訊員寫稿的積極性,又能使采編人員對生產一線的情況更加了解。經驗告訴我們,同社會各個層面接觸得越多,越能及時獲取新聞信息,這對于新聞編輯制定報道計劃、編寫播出大綱是極為有益的。
七、全面認知新聞作用的能力
傳授新的知識,這是在知識經濟時代對電視新聞的功能的一種拓展,一種延伸。眾多電視媒體現在都在大家感興趣的新聞中插播新聞背景。如前不久在全球泛濫的電腦“沖擊波”病毒,給眾多電腦用戶造成重大損失。這時,很多臺在新聞節目中及時插播“沖擊波”病毒的新聞背景資料,讓觀眾了解到相關的知識,對防范病毒的再次發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此,電視新聞選題有時也必須著眼于宣傳知識性和趣味性,使電視新聞成為快速可視的“大百科全書”。
對于電視新聞編輯而言,要想真正把一桌色、香、味俱佳的電視新聞大餐呈現在受眾面前,就必須具備以上的基本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電視新聞的工作使命。
作者簡介:趙海鵬(1968一),男,漢族,河南鞏義人,鞏義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工作,擔任鞏義電視臺新聞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