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貴霞
小學階段是學生思想品德養成的重要階段,因此,小學階段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的把控就尤其顯得重要了,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如何正確引導孩子養成的性格和形成良好行為習慣呢?這是作為每一個小學教育工作者必須長期堅持研究方向。為此,我就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
一、加強班級管理,細化管理方案
作為一個班級體必須要有詳細的切實可行的班級管理方案。為此,在班級組建初期,我就根據《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學校的相關規定同時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班規,當然,在制定班級規范的時候,一定要發動學生,群策群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老師的引導下,由他們自己制定出有關學習、清潔、紀律等方面的相關要求。這樣由孩子自己制定班規班紀的好處就是:既然是孩子們自己制定的,那么他們遵守的自覺性顯然就比較高了,應為,沒有那個會反對自己制定的要求。同時,少數違紀的同學他們自己也會覺得不好意思,覺得自己的行為給班級抹黑,而班團干部管理起來也會容易得多。當然,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還要結合具體的實際做修改,真正做到科學合理、與時俱進。
這樣,有了具體的班級規范,孩子們就會知道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因為俗話說得好,不依規矩就不成方圓,只要長期堅持不懈,那么孩子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就會得到很好的規范。久而久之,他們就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二、積極調動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強化班級班隊干部管理的職責
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事情很多,可以說是紛繁復雜,那么,如果所有的事情都由班主任自己去做的話,那肯定工作瑣碎而且效果不好的。所以,要積極調動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充分發揮班隊干部的管理作用,把班級管理的工作做一個分解,把事情安排下去,一定要做到,班級工作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這樣,作為班級管理者的我們就可以解放出來,創造性的開展一些班級管理活動。
鑒于此,我就班級管理工作做了一些分工:班長作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在班主任老師不在的時候可以全權代表老師處理班級事務,學習委員主抓班級的學習工作,聯系科仼老師和科代表,及時溝通學科老師和同學們的關系,有效把控課堂教學的難易程度和同學們上課的聽課情況,如有問題及時給班主任老師報告。學習方面,班級組建學習小組,可以根據班級人數的多少的具體情況,把班級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每一小組選出小組長,實行學習小組小組長負責制,利用學習小組,進行班級內部評比,同時以小組為單位,在學習方面、紀律方面、衛生方面進行綜合評比。具體操作是:以組為單位,各方面量化評分,一個月作為一個階段,表現好的小組全班表揚加分并發給流動紅旗。這樣,在班級評比和約束中養成孩子的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三、積極開展主題班會活動和主題隊會活動
要塑造學生的思想品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必須要借助好的活動形式作為載體,要讓孩子們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受到教育,這樣肯定比單純的說教效果來得更好。那么,積極開展主題班會活動和主題隊會活動就顯得特別重要了。在這一方面,我會根據孩子們的不同年齡階段,設置一些主題班會活動和主題隊會活動的內容,以此來解決孩子們當前或者以后存在或者將會發生的問題。
因此,我設計了如安全方面的主題班會“安全在我心中”,以此來教育學生在放國慶長假中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規則,學會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通過這個主題班會,讓學生了解了交通事故的危害性和造成交通事故悲劇的原因,引導學生珍愛生命,注意遵守交通規則。在學習方面,我做了“莫讓年華似水流”的主題隊會活動,通過學生對自己理想的討論從而了讓孩子們知道珍惜自己的青春年華,通過孩子們對意志的討論,明確應該不怕困難,勇往直前,并說明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徑就是勤奮、要求孩子立志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
針對孩子的品德培養,我設計了“誠實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主題班會活動。通過這個活動使學生理解什么是誠實守信,懂得誠實守信是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的,也是我們每一個少年兒童立身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懂得誠實守信的重要性,同時誠實守信也是小學生打一份責任,要求孩子們從小事做起,用誠信立學,用誠信立行。同時也感受他人誠實守信的一些事例,如我們小學比較熟悉的狼來了的故事,曾子殺豬取信的故事,要求學生學會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在感恩回報社會方面,我設計了學會感恩的主題班會活動,在這次主題班會活動中,我能感覺到同學們對這次活動的積極參與,作為老師的我心里涌起一份真實的感動。這次活動在我們班掀起了一陣孝敬長輩、尊敬師長的熱潮,這說明感恩教育活動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孩子們都已經真正的試作敞開心扉感恩這個世界了。
總之,作為一位小學教師,作為一位學校德育工作的參與者,我們必須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時代特點有針對性地對小學生的思想品德進行塑造,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在教育這條路上,永遠都處于研究探索之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責任編輯 陳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