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風格,用熱情、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木瓜恰恰恰》,培養學生熱情開朗的性格。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聆聽、對比、模唱、學唱的過程中簡單分析歌曲的節奏特點,表現印尼歌曲歡快、熱情的風格特點。
3.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歌曲富有特色的切分節奏并正確演唱,能用自制的打擊樂器(沙錘)在XXX節奏型處為歌曲伴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初聽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歌曲,請大家聽一聽,歌里都唱了些什么?
(師范唱歌曲《木瓜恰恰恰》,在XXX的節奏型處加入沙錘伴奏。)
生:聆聽,思考,發言
2.為歌曲伴奏
師:老師帶領大家來到了水果市場,幫水果攤的老板賣起了水果,為了讓我們能更快的融入他們的氛圍,我們先為他們的歌聲伴奏一下吧。(教師帶領學生在XXX節奏型處加入沙錘的伴奏)
二、新課教學
(一)學習合唱部分
1.分聲部節奏練習
師:如果你是老板,顧客在你攤位前猶豫不決,你會怎樣吆喝、叫賣自己的商品來吸引顧客?
師:抽生模仿叫賣聲。
師:我們把大家的叫賣聲吆喝得更有節奏一些或許會吸引更多的顧客(出示節奏譜)
生:跟隨教師打拍子。
2.兩聲部合讀
師:同學們推銷得真不錯,可是市場上不止有你們一家水果攤,你們在推銷的時候,別的商家也再推銷自己的商品,遠處近處的叫賣聲相互交融,好像在競爭一樣,我們也來模仿一下他們相互競爭的場面。
(二)歌曲一、二樂段學習
1.聽范唱
師:顧客都被大家的叫賣聲給吸引過來了,現在該向顧客介紹一下我們的商品了,我們一起來聽聽,聽后說說歌曲的速度是什么?商家在推銷水果時心情是怎樣的?(生:聽范唱說歌曲的速度、情緒,學生邊說教師邊板書歌曲的速度、情緒。)
師:這是在印度尼西亞流傳很廣的一首歌曲,其實就是一首賣水果的歌曲,今天的音樂課主要任務:一起在歌聲中去賣水果。通過演唱歌曲,看誰的水果賣的又快又好!
2.朗讀歌詞
師:我們也來學著介紹一下這些琳瑯滿目的水果,注意我們的吆喝聲和他們的吆喝聲的節奏要一樣哦。(教師帶領學生按節奏讀歌詞)
3.學習歌譜
(1)模唱——用“叮”模唱第一樂段旋律。
觀察:四個樂句的節奏形態都是怎樣的?每一樂句開頭幾個音的音高有什么規律?
(2)隨鋼琴用柯爾文手勢演唱歌曲旋律。
思考:這是什么拍子的歌曲?出現什么小節?起音是在強拍還是在弱拍上?發現:4/4拍、弱起小節
(3)加入歌詞演唱(容易出現的問題:音量大、力度強;解決辦法:模仿甘美蘭的輕柔聲音)
4.學唱歌詞
(1)教師范唱。(介紹水果)
(2)學生自學歌詞?!捌骸笔莾夯簦质且灰舳嘧?,所以演唱時速度要快,“兒”字要一帶而過。把“石”“菠”“芒”“香”等切分音字變成紅色字體暗示學生,同時唱到以上切分音字時拍手強調。
(3)學生跟琴完整演唱。
5.在XXX節奏型處加入沙錘伴奏演唱。
6.加入合唱,完整演唱歌曲
師:還記得剛才我們兩個聲部此起彼伏的叫賣聲嗎?我們把它加入到歌曲里,一起唱一唱。
7.隨《木瓜恰恰恰》伴奏音樂完整演唱歌曲。
三、拓展
師:今天同學們的歌聲幫商家賣出了很多水果,你們知道嗎?今天我們學習這首歌曲是叫賣歌的一種,叫賣歌是在叫賣調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叫賣歌曲是民間風俗歌曲的一種,也是人們進行商業活動的一種方式。有的沿街叫賣,有的擺攤叫賣,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能看到、聽到。同學們你們還聽過哪些叫賣調?
生:思考,交流回答。
師:今天老師也為大家準備了幾首叫賣歌曲,你們聽,磨剪子來,鏘菜刀(放音樂《磨刀老頭》節選);賣豆腐來……及《賣湯圓》。
四、小結,下課
同學們,音樂來源于生活,音樂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平時只要大家注意觀察,注意發現,就能感受到音樂帶給我們的快樂。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