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均
摘 要 如何提高中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已成為中學體育教師關注的問題。本文就如何提高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進行了分析,提出以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來提高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
關鍵詞 體育課 興趣 中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6-0142-01
面對21世紀教育的發展趨勢和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衡量標準。所以學校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也應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如何提高人的社會競爭力,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勢必成為以后學校體育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一、培養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
學習興趣的產生是和一定的情感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說當學生對體育有了目的認識的時候,才會心情愉快地參加學習和鍛煉,如果對自己學習的意義不明白,自然不可能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高質量的體育課,準備活動的內容都比較豐富多樣。學生對過多地重復一個動作感到厭煩,他們喜新鮮,所以要經常變花樣,尤其是課的準備活動上得好,能一開始就吸引學生,集中學生的注意。不管是小學低年級還是中學生,不論是重點學校還是非重點學校的學生,都對比賽和游戲感興趣,即使是補課班的學生也不例外。但是有些教師不懂得學生的心理,怕紀律差,競賽和游戲組織不起來,于是一上課就是隊列操,操不好就操十幾分鐘,二十幾分鐘,學生一點積極性也沒有。當然這并非說隊列操不要,而是如何掌握學生的心理,操得更好。體育教學方法是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的步驟、程序、規則、方式等,包括教法與學法。教法起著組織、控制、激發、引導、示范、說明、評價等作用,學法起著主體、目的、內化、發展等作用。
二、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修養
在教學內容安排上,盡可能做到學習游戲相結合。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對難度大的技術動作盡量做到分解。先簡后繁,先易后難,對一些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可以降低難度要求。讓學生盡快掌握,然后逐步提高。學生對所學技術掌握越快、越好,心理狀態越好,能夠使學生經常在良好的心境下體驗體育,學生就能對體育課產生興趣。體育課的學習,雖然是以身體活動為主,但教師的教還是以語言為主要手段,這就要求教師語言精練、簡明扼要、清晰準確,同時富有藝術性,有感染力和鼓動性,使學生在語言的刺激下產生良好的心理定勢和情感變化,力爭使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始終興致勃勃地處于覓求知識、鍛煉身體的積極狀態。體育教學中教師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選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通過這些手段可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準備場地、器材是體育課堂教學的前奏,是上好一節體育課的前提,場地、器材安排適當與否是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和興趣、建立快樂氛圍的前提,是學生完成技術動作、掌握技能的序曲,體育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信息傳遞的過程,在教學中信息傳遞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要完成體育課的教學任務,除了要求教師要具有較強的教學能力和較高的運動水平外,教學手段的運用也很重要。
三、要善于抓住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
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求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和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教學時應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創造適當的時機讓學生主動探索選擇。要解決的問題。學生的學習是一個持續不斷的發展過程,盡管教師要進行動作技能的教學,但是到最后,只能通過學生的想、練結合,才能完成教學任務。生理學研究證明,不同的情緒對于學生有不同的學習效果,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樂學為起點,從學生的情感入手,激勵,喚起鼓舞學生主動參與活動,讓學生在愉悅寬松的環境中去主動學習,充分體驗活動的樂趣,使單調的練習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學得愉快,練得高興,更能增加練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其在身體、心理各方面都得到健康和諧的發展,有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師在傳授過程中可以通過講述故事形式提出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然后通過誘導學生幫助解決問題,把學生分別安排在每個場地練習中,多給學生自我展示的機會,增加學生自主練習的信心,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通過教師的引導和自主性練習,既達到了教學目的,也通過他們主動求知,培養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了智力。
參考文獻
[1]林崇德.發展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趙偉柯.如何培養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J].當代體育科技,2013,(1).
(責任編輯 陳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