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雪妮
【摘要】隨著教育部陸續出臺的高考改革方案,作為傳統三大主科之一的英語地位逐漸發生變化,而英語教師作為高考課程改革的中心環節,教師角色是否能夠正確轉變及成功定位,決定了高考改革是否能成功。
【關鍵詞】高考制度改革 教師角色 英語教學
一、研究綜述
1.英語高考制度改革綜述。從1978年開始,英語考試由國家統一命題。在1979年到1982年間,英語成績被分別按10%、30%、50%和70%的比重算入總分,英語在整個高考中的比重逐年增加。1983年英語成績更是按100%的比重確立了重要地位。1999年,“3+X”高考改革方案提出并在廣東首先施行。2002年,浙江、江蘇、山西、吉林進行了“3+X”的改革,英語首次和數學、語文的分值相同各占150分。2013年,北京市將英語降為100分并實行社會化考試。2014年國務院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出取消文理分科,保持語數外三科分值不變,即英語分值仍為150分。2015年,上海和浙江在“3+X”的基礎上率先實行英語社會化考試,一年兩考,按考試等級錄取,其他省市也從2017年開始陸續實行。
2.教師角色研究綜述。由于教育結構不同于社會結構,與之相比更具有復雜性,教師因此也要具有多樣性的角色。在教育教學領域,教師角色概括為:①知識文化的傳播者;②教書育人的教育者;③班級活動的組織者;④教育改革的開拓者;⑤心理健康的指導者;⑥家長與學校的溝通者。
二、高考改革對英語教學的影響
1.高考英語題型的變化。傳統的高考英語全國統一試卷包括:聽力理解、單項選擇(語法、詞匯)、完形填空、閱讀理解、寫作(改錯、寫作)。固定的題型導致考試更偏向于考察學生的應試能力,而新課程要求下的高考英語試題則更側重于用語言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教學模式的變化。
(1)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化。隨著英語社會化考試的推進,打破了“一考定終生”。過程性教學的地位凸顯,即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更注重學生習得的過程,以傳授知識為載體,更加重視通過多種不同教學方法應用于教學中,即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利用科學方法解決問題,在教學中增加這些內容的比重。
(2)由重傳授向重全面發展轉化。高考改革更加強調發展以學生為主體的地位,強調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啟發,開拓學生的辯證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既可以發掘學生積極主動的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并解決的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批判思維和創新性思維的能力,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三、傳統教學中影響教師角色轉變的因素
1.傳統教學觀念。雖然在新課標要求下,教師這一角色正在轉變,但是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這一傳統教師角色在教育過程中已根深蒂固,教育教學觀念依然處在“以教師為中心”這一層次上。大多英語教師不能深層次的理解雙向傳播和啟發思維的重要性,只重視學生語言知識的積累,而忽視了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
2.傳統教學習慣。在傳統的教學中,學生常被當作被動接受教育的容器,盡管新課程標準強調要以學生為主體參與教學活動,但教師的教學角色沒有實質性的轉變。這種穩定的教學形式,以教師的教和教師過分依賴教材為主,其教學習慣以深入教師日常教學觀念中,其阻礙了教師專業能力發展;此外,教師擔心高考改革會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
3.傳統教師觀。傳統的教師大多為經驗型,即以自身實際經驗為基礎來掌控教學,并不能揭示教學內容的本質性規律,對于有關教育教學理論的書籍資料閱讀了解過少,加之科研意識薄弱。致使教師在參與教育實踐時缺乏必要的理論基礎。造成其教學活動缺乏有效性和科學性,使自身的教學實踐能力停滯,學生也不能獲得更新的知識并阻礙其發展。
四、高考改革下教師角色的轉變
在高考英語改革中,除了課程改革這個重點部分之外,外語教學質量也是一個重要部分。外語教學質量=[學生(1
分)+教材(2分)+教學方法(3分)+社會環境(4分)]×教師。因此,教師作為外語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變量,在高考改革的要求下,英語教師角色如何轉變及科學定位成為高考英語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
1.英語教師應該轉變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一堂高效成功的英語課堂重在教師的組織能力。高考改革更加強調課堂的高產性和靈活性。在高中英語課堂上,教師的職責在于組織活動讓學生發現、搜索和充分利用學習資源。同時,教師也需要給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把學生置于情境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不僅要時刻“心中有課”,更要做到“目中有學生”。要把焦點放在學生上,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靈活地安排組織課堂的每個教學環節。
2.英語教師應該轉變為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者。傳統的英語課堂中,教師通常只注重終結性評價,而忽視過程性評價,即對學生來說,選擇性功能大于其發展性功能。這種評價方式讓學習困難的學生沒有進步的可能,反而產生了消極的學習態度。而高考改革強調教師在評價時應使用“多元化評價體系”,這就使得高中英語教師在評價時要采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兩種方式相結合,強調評價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及對于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
綜上所述,高中英語教師要盡快適應高考改革帶來的挑戰,及時轉換自己的角色,才能適應高考改革對高中英語教師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程曉堂.關于當前英語教育政策調整的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5):58-64.
[2]任燁.順應中高考英語改革要求,重塑英語教學體系[J].吉林教育,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