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學前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大到國家層面頒布的各種政策法律文獻,小至每個家庭中爸爸媽媽所關注的胎教和早期教育,都體現出了學前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本篇論文將從邁出我國近代學前教育第一步的清代來探討一下清代的學前教育,通過探討清代的學前教育來為我國現在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一些啟示。本文將從清末發展學前教育的動因,清末學前教育的發展,清末學前教育制度發展的啟示三個方面來論述。
【關鍵詞】清末的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制度發展 啟示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4-0233-01
一、發展學前教育的社會動因
清末學前教育的改革并不是單獨孤立進行的,而是在一系列政治、經濟、思想動因的推動下產生的必然現象。首先,在政治方面,我國進入近代社會以后,帝國主義列強在政治、經濟、軍事、宗教、文化以及教育等各個方面對我國進行了全方面的侵略,并通過和我國簽訂的一系列的不平等的條約來剝奪我國的主權,使我國陷入了嚴重的生存危機之中。在內在困之下,清朝統治者被迫進行了旨在"富國強兵"、謀取生路的變法運動。其次,在經濟方面,我國的資本主義萌芽最早出現在明代,由于當時的社會環境和封建生產關系的情況不適合其進一步發展,所以,資本主義沒有得到繼續的發展。
二、清末學前教育的發展
1.康有為的"公養公教"思想
康有為早期接受正統的儒家教育,后來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是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有關學前教育的主要思想都在《大同書》中得到了集中的提現??偟膩碚f,《大同書》關于學前教育的主張,可以大體概括為一下三點:
第一,保育員的選擇。保育員就是負責幼兒生活起居的人,他要求保育員要慈祥、有較好的德行、身體健康、資稟敏慧,有耐心不感到疲倦等等。保育員的任期達到一定的時間,也會得到表彰。
第二,注意育嬰院內外環境的選擇。要求育嬰院的地址和育嬰院院內的環境,都要對兒童的身心健康有益。
第三,要求育嬰院要以保育為主。安排醫生要定時檢查嬰幼兒的飲食、睡眠、服裝情況,以保證嬰幼兒能健康的成長?!洞笸瑫份^為全面的反映了康有為的學前教育思想,雖然只是對未來理想世界的一種構想,但也對當時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產生了一定的積極的影響。
2.梁啟超重視幼學和女學
梁啟超也是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認為只有首先普及義務教育,才能強國固本。也正是因為他從這個角度出發,他才極為重視幼學和女學,因為女子教育在當時并沒有受到關注,他認為發展女子教育是離利國利民的好事,因為幼兒剛開始接觸的就是母親,對母親進行教育利于幼兒的成長,并且,對女子進行教育還可以為幼兒教育提供師資。
3.學前教育法令的頒布和實施
在1903年,由張百熙、張之洞等擬定了《奏定學堂章程》,并于1904年在全國內推行,這是我國第一個頒布并且實施的近代學制。《奏定學堂章程》的頒布,也是清末學前教育制度在法律形式上的正式確立。在《奏定蒙養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規定了蒙養院的基本性質是蒙養家教合一,確定蒙養院專為保育教導三歲至七歲的兒童,每日不得超過四小時。同時也規定了保育的內容大約為四個方面,即游戲、歌謠、談話、手技。然而,《奏定蒙養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在實施起來卻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使蒙養教育又回到了過去幾千年一貫的家庭教育的軌道上去了。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也許就是因為師資不足,也由此可見,忽視女子教育已經成為當時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的阻礙。
三、清末學前教育的啟示
1.注重培養師資,促進教育公平
通過清末的學前教育制度發展進程可以看出,師資力量的重要性,當時我國不重視女學,使得師資缺乏,蒙養院得不到廣泛的建立,阻礙了我國學前教育制度的發展。二十一世紀是個人才競爭的時代,而人才的培養首先要在教育上取得成功。并且學前教育是不可忽視的、非常重要的環節。學前教育教育任務重,并且學前教育領域有很強的專業性、有很大的科研空間。幼兒教師應該積極參與、積極學習科研任務。要達到以上要求,國家就要完善幼兒教師培養機制,開展各種各樣的課題和教育活動,促進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在培養師資的同時,也要關注教育公平,教育公平使教育可以更好的實施推廣,加快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的步伐;有利于增加我國人才培養的數量和質量。
2.教育改革要從本國的實際出發
清末蒙養院制度的建構,脫離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本質,照搬日本的學制和嚴重依賴外國教習,使我國的學前教育改革受到了阻礙。其實當面臨危機進行改革,首先就是必須要代表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維護先進的社會制度;做出符合我國國情的改革措施,這樣才能使得國家富強;這樣我國就可以在改革的道路上迅速發展。達到預期的效果
3.科學對待外國文化——推陳出新
清末學前教育改革,基本上都是照搬外國學制,不考慮我國的國情,使得我國學前教育改革進程受到了阻礙?,F在,我們對待外國文化,首先要做的就是認同我們自己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國家的文化;其次,要遵循各種文化一律平等。這樣在文化交流中,才能做到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我們要反對照搬外來文化,也要反對全盤否定外來文化的“封閉主義”。比如,我國現在特別流行的蒙臺梭利幼兒園,就是汲取外國優秀文化的例子,我們還要在各個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創新,這樣才能促使我國文化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何曉夏.《學前教育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黃妍,劉云艷.中國近代學前教育師資培養與管理研究[N].西南大學,2013.
[3]陳喜.理念變遷與實踐拓展:清末明初學前音樂課程設置政策研究[N].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6.
[4]陳曉鳳,吳小玲,錢慶芳.清末學前教育之“蒙養院”的重要意義[N].蘭臺世界,2014-10.
[5]屈軍.清末學前教育師資情況簡析[N].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10.
作者簡介:石玉嬌(1991-04-02 )女,漢,山東泰安,研究生,山東師范大學研一 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