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昱秀
【摘要】少數民族的文化以及手工藝品是一種傳統工藝的傳承和延續,但是在現代化社會這種手工藝品已經很少被人熟知,包括很多少數民族的文化也逐漸被現代化生活方式所取代。在這種形勢下,為了從根本上推動少數民族的發展,將這種傳統文化傳承下來,本文對融合創意產業的民族手工藝品發展策略進行詳細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創意產業 民族 手工藝品 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G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4-0252-02
我國少數民族非常多,而眾多少數民族都處于比較偏遠的地區,其自身的發展相對來說比較遲緩,在某種程度上都需要依靠當地具體一定特色的文化資源來設計一些增值活動,將其自身的文化和內涵逐漸展示出來,傳遞給更多的人。也就是說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通過資金以及人才的大量應用,開發出能夠與現代化社會有效結合的產品,創造出一定的價值,能夠給當地的人們以及經濟發展起到良好的回饋作用。在實踐中,通過有目的的活動開發,將民族旅游地區的手工藝品進行大量的開發,這樣不僅能夠將傳統文化進行傳承,而且能夠從根本上推動少數民族自身的發展。
一、少數民族地區傳統工藝的現狀分析
1.現代少數民族的生產方式變化
在對民族手工藝品進行分析和研究的時候,將廣西河池少數民族作為例子來研究,其中包括壯族、民族、水族等等。傳統工藝在進入到現代生產方式之后,會隨著市場的變化而出現一定變化。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不難看出,廣西河池少數民族在對工藝品進行生產的過程中,其自身的地方特色保存的相對比較良好和完整,具有一定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手工藝品與實際功能之間能夠進行有效結合[1]。比如一些竹編的小孩背簍、座椅或者是一些小動物的大竹簍等等,在實際生活當中,都受到了人們的熱烈歡迎和追捧。這些手工藝品是當地手工藝人根據一些船農的刺繡工藝以及竹編工藝進行相對應的改良和加工之后,與現代化生活進行相對應的結合,創造出來的具有一定實用性的工藝品,對現代人的生活能夠產生一定的影響[2]。以獨特的文化占據市場的主要份額,通過有限的勞動的小型化,將手工藝與現代產業進行有效結合,不僅能夠實現兩者的共存,而且能夠實現共贏。
2.少數民族手工藝品與旅游行業
在廣西河池少數民族中,由于其自身包含的少數民族種類比較多,其中包括壯族、苗族、水族、白褲瑤、仫佬族、毛南族、侗族等等,所以展示出來的文化和內涵也大不相同。在河池少數民族當中,每一天都會舉行一些非常熱鬧的傳統歌舞表演,在表演過程中,各個少數民族都會相對應的將自己獨具有文化特色的工藝品展示出來,在游客觀賞的同時,能夠在無形當中形成一種交易模式。游客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不同的貨品,不僅能夠促使少數民族文化之間的碰撞和交流,而且能夠推動少數民族自身手工藝品的流通[3]。對于一些逗留時間比較短的游客來說,這是一種簡單、快捷有效的交易方式,在公共空間進行交易,雙方能夠迅速商量好價格之后,達成良好的交易,有利于游客購買到自己喜歡的工藝品。
二、融合創意產業的民族手工藝品發展策略研究
1.臺灣省創意產業的發展
在創意產業與民族手工藝品發展進行有效結合的過程中,可以借鑒臺灣省創意產業的發展。臺灣省創意產生的發展現狀可以說是當前民族旅游工藝品與創意產業發展有效融合的“榜樣”。臺灣的創意產業和核心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大多數都是借鑒于一些日本的經驗和教訓,在發展過程中,其自身始終保持著對原本文化獨有的尊重和重視。即使是在發展過程中,也會尊重文化的原有意識形態,重視保留可持續使用有形物質和無形概念的基礎上,增加就一些舊有產業新的附加價值,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保住一些新型產業進行轉型。比如,臺灣創意產業協會這么多年來,一直都在研究如何將一些創意元素切實有效的應用到設計當中,無論是從高校或者是從一些大眾、文化事業單位等等,這些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載體[4]。比如在2010年的時候,臺灣成功大學教授和臺灣歷史博物館之間的合作項目,利用互動游戲的方式方法,促使參觀者能夠得到一種新奇的體驗。這樣一來,即使參觀者在離開博物館之后,腦海當中仍然有這個博物館自身獨有的特色和文化內涵,導致參觀者在去別的博物館進行參觀的時候,自己的腦海當中會形成比較,對參觀者自身能夠留下非常深刻的記憶。這些從小處逐漸做起來的具體案例非常的生動和有趣,不僅能夠帶動當地文化產業的整體發展,而且能夠從根本上推動當地的整體經濟。
2.民族旅游工藝品發展策略研究
在當前社會經濟不斷快速發展的形勢下,人們的出行要求越來越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越來越高,對于精神文化的追求就越來越廣泛,特別是對于一些傳統文化,現代人更是非常喜愛。從當前社會環境的因素來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廣西河池少數民族的開發仍然集中在少數民族文化本身,但是卻沒有考慮到一些通用性的理念和服務想法。也就是說,在實踐當中,如何在保留原本文化的基礎上,與一些現代化市場因素進行有效結合,是當前民族旅游工藝品發展過程中需要著重思考的問題[5]。
(1)創意產業融合的民族工藝品開發,需要全新的營銷理念
在旅游行業不斷大力發展的形勢下,特別是一些少數民族地區,旅游資源的開發能夠為其自身的經濟發展起到良好的推動性作用,與此同時,也會將少數民族自身的文化逐漸的傳承下去。在創意產業的融合民族工藝產品開發的過程中,要與現代化經營理念進行有效結合,對現代化市場進行不斷的深入研究和仔細調研。不能夠按照傳統的模式坐在機器旁邊來等待顧客自己“送上門”,而是要主動,根據游客的實際情況,包括年齡、階層、用途等,設計出符合各類人群的手工藝品。
(2)創意產業民族工藝品開發,應當堅持發展技術
創意產業民族工藝品在實際開發過程中,應當堅持發展技術,通過高校、企業以及業主之間的相互合作,將一些先進的生產技術融入到手工藝品的生產和發展當中。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與現代人的生活模式進行有效結合,設計出與現代人生活原則相符和的手工藝品,這樣不僅能夠吸引現代人的購買欲望,而且能夠將少數民族自身的特色文化逐漸的傳遞出去。這樣一來,在保證能夠改進生產效率的基礎上,能夠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6]。產品的設計以及開發,首先要滿足當地居民的整體使用需求,其次要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國籍游客的需求,之后在不斷的實踐當中,逐漸累積經驗,對民族手工藝品進行不斷的改良和優化。在保證手工藝品能夠切實有效體現出民族特色的基礎上,能夠具有一定的實用性,提高其自身在市場當中的競爭力。比如相關學者對于藝術作品“西湖”,利用了最新數碼印彩印技術對傳統手工藝品-刺繡進行了重新的制作和展現,促使作品在展示過程中,不僅能夠將西湖傳統文化的精髓切實有效的展示出來,而且還能夠與現代化技術進行有效結合,獲得了大眾的一致好評和認可。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文化創意產業提供的只是文化商品,在這種形勢下,更加要貼近生活,將傳統文化、精神文化逐漸的融入到手工藝品當中,通過手工藝品來傳遞民族情感和民族獨有的文化特色。讓現代人能夠通過身邊的一些物品來直接融入到生活文化創意當中,這樣不僅能夠提高現代人的整體審美情操,而且能夠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為人們帶來全新的精神感受。
參考文獻:
[1]張海燕,王忠云.基于技術進步的民族文化旅游創意產業發展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0(06).
[2]周冠怡彤.文化融合下的珠澳創意產業發展策略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5(08).
[3]李文貴,姜蘇航.文化產業發展理論與實踐探索-以羌族傳統手工技藝產業發展為例[J].財經界(學術版),2016(12).
[4]唐姍.傳統手工藝品的產業發展策略[J].市場論壇,2013(01).
[5]李如海.民族地區資源型城市民族文化產業發展-以貴州省六盤水市為例[J].資源與產業,2015(05).
[6]姚磊.廣西少數民族傳統手工藝品調研報告[J].廣西社會科學,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