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中學)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發展,信息化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教學課堂中,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培養學生良好的理解應變能力。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也應順應改革發展,將生活中的例子引用到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對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提出了一些探討和建議。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性探索;化學實驗
新課改提出的要求是以學生為本,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高中化學作為一門有著大量實驗的課程,可以很好地發揮學科優勢,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欲,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高中化學實驗課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親自體驗實驗的魅力,這需要學生自主對實驗進行研究,其中包括實驗步驟、實驗條件、實驗現象、實驗結論等。通過對實驗的自主探究從而產生疑問,帶著疑問開展實驗,既培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探究式教學主要是以學生實踐為主,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創新能力。下面我從幾個方面談談個人的看法。
一、開展實驗探究式教學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的競爭都成了人才的競爭,只有培養具有開拓思維和創新精神的人才才能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所以高中階段正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能力的關鍵時期。學校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著重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通過培養動手能力,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開發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在高中化學中進行實驗探究式教學也是新課標的要求,新課標更加重視科學和人文性,重視科學和技術水平,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在化學實驗課堂中,就要注意培養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解決能力,通過教學方法的轉變從而達到學生思想改變的目的。要讓學生通過新的教學模式開拓思維,充分發揮學生積極好學的品格,同時這也是學生今后發展的一個助推器。只有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潛能,把枯燥單調的化學知識轉變為生動形象的日常生活。
二、開展實驗探究式教學的方法
1.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將原有的老師在講臺上講知識改為學生主動學知識,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這樣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讓學生學會了自主探索,老師在課堂上的作用是引導學生,為學生創造實驗條件。比如,化學實驗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化學實驗來源于生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搜集日常生活中的化學實驗,比如煙花燃放的原理,讓學生時刻感受到化學實驗就在自己身邊,引導學生善于發現生活中的化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2.設計與化學實驗相關的問題情境
新課改更加強調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對于高中生來說,具有一定的化學素養,但是缺乏設計實驗的能力,所以老師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操作和設計能力,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學生真正融入化學實驗的氛圍中。如老師在講金屬元素的化學特征時,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實踐經驗,設計驗證金屬元素性質的實驗,使學生可以做到不是為了實驗而實驗。
3.需要老師設計相應導入的問題
高中化學老師在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同時,應該根據學生自身的學習特點和掌握知識的水平,設計針對性的導入內容,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實驗。與此同時,還需要增加對比實驗的設計,讓學生可以運用對比辯證的方法,培養自己完善實驗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實驗的嚴謹性,從而進一步提升實驗的效率和效果。
4.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高中化學老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把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將課堂的主動權交到學生的手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比如老師在布置課堂實驗中,可以讓學生增加操作的時間或者給學生設計開放性的實驗環境,讓學生在自主探究過程中逐漸感受到化學的魅力,對此老師需要在授課前充分調研和備課,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思維規律和學習基礎,從而達到教學的創新態勢。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高中傳統化學實驗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所以需要老師在推進化學實驗改革過程中,轉變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改變授課方式,提高學生對化學實驗的探究能力。在實驗過程中,老師可以設置疑問和布置情景,讓學生在充滿疑問的前提下操作實驗,滿足學生學習的好奇心,讓學生在一個開放的實驗環境中更好地進行自主探究,提高學生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或者解決相關化學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趙觀.新課標下高中化學實驗探究教學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7):182.
[2]雷萬秀.初中化學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現狀與改進策略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6.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