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輝霞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一〇四團中學)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教育改革對各個階段的素質教育都造成了一定影響。生物是初中階段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由于傳統教學方法以及觀念的影響,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對教學質量和有效性的提升造成了影響。從新課標下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出發,對新課改下提高初中生物教學效果的教學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生物;教學效果;教學策略
新課程改革對初中生物教學有著較為重大的影響,在新課改大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學面臨著一定的挑戰和機遇,因此初中生物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以達到提高教學效率以及促進學生更好學習的目的。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初中生物教師應該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讓學生善學、樂學、會學,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一、新課標下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大背景下,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依然對初中生物教師有一定的影響,初中生物教師對新課標的認識不足,傳統教學模式依然占據著主要位置。初中生物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沒有認識到發揮學生主體地位在授課過程中的重要意義,教師依然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這對教學效果有著一定影響。同時,初中學生在生物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與教師缺少互動,學生單純接受和理解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再加上教師不能將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使課堂教學枯燥無聊,不能被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二、新課改下提高初中生物教學效果的教學策略
(一)通過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提高初中生物教學效果
要在新課程改革大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質量,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觀念。初中生物教師應該徹底擺脫傳統應試教育下“填鴨式”教學模式的影響,將封閉式課堂轉變成開放式課堂,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和學習過程中的主人,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最大限度發揮,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質量。
例如,教師在對“植物細胞”這一教學內容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需要利用顯微鏡進行實驗,對細胞的結構進行觀察和歸納,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實驗操作,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指導和引導,讓學生更好地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和研究,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習效果,構建高效的初中生物課堂。
(二)通過增加師生之間互動提高初中生物教學效果
初中生物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先將教學目標和相關內容告知給學生,讓學生對自己需要學習和掌握的知識有一個初步掌握。同時,教師在講解重點和難點內容時,也應該提醒學生做好筆記和相關記錄,并隨時與學生互動,問學生是否有理解不清楚或者是沒有掌握的內容,通過這樣的師生有效互動,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從而構建一個高效的初中生物課堂。
例如,教師在講解“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這一內容的過程中,就可以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增加與學生的互動以及交流,教師在講解“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的主要特征”這一教學重點和難點時,就應該提醒學生做好筆記,并詢問學生是否有不能理解的地方,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困惑與疑問,教師給予針對性引導,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通過多媒體教學的運用提高初中生物教學效果
新課程標準更加強調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因此,初中生物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充分對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運用。多媒體技術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同時,也是學生生物學習的強有力工具,可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模式,將枯燥的知識更加直接地展示在學生面前,方便學生理解,使初中生物課堂更具有生機和活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新課程改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育體制的改革需要教學工作者長期的努力。初中生物教師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應該全面深刻地領會新課標精神實質,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完善教學的手段和方法。通過各種創新教學模式的運用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興趣,進而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質量,構建一個高效的初中生物課堂。
參考文獻:
[1]李偉華.新課改下提高初中生物教學效果的策略探析[J].現代農村科技,2015(30):105-106.
[2]張圍圍.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8):438-439.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