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秋
(江蘇省昆山市新鎮中學)
摘 要:閱讀教學已成為初中英語教學最重要的內容之一,這不僅是為了提升初中生的英語成績,還是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知識大爆炸的特點,使初中生具備高超的閱讀能力,也能促使他們英語綜合素養的提升。21世紀是一個信息時代,人們置身于網絡環境下,而網絡也深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調整自身的教學計劃,使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能夠在網絡環境下獲得更加長遠的發展。因此,對網絡環境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進行分析與介紹。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網絡環境;策略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開發英語教學資源,拓寬學生學習渠道,改進學生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果。”閱讀教學應該與時俱進,為初中生提供全面、多樣、及時的閱讀資料,但是我國英語教材更新換代的周期較長,而且過分考慮中考對英語教學的考核范圍,所以這就不可避免地導致英語閱讀中的部分教學內容存在過時的現象。而且,一直以來,教師都過于重視語法、詞匯等英語知識的教學,雖然這對促進學生的閱讀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整體來說,學生的閱讀方式過于被動。而網絡資源十分豐富,且更新速度很快,幾乎能夠滿足初中生的所有閱讀需要,網絡環境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是以學生的自主閱讀為主要方式的一種閱讀教學方法,對于激發初中生英語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開闊閱讀視野十分有益。下面,筆者從增加文化背景知識教學、創設具體的閱讀情境、整合豐富閱讀資料三個層面,討論網絡環境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具體教學策略。
一、增加文化背景知識教學
調查發現,導致初中生無法準確理解文章主旨的一個主要原因便是學生的經歷較少,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了解十分淺薄,而他們無法使用漢語思維來完成對英語閱讀文本的解讀,所以大部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都遭到了嚴重的打擊,進而漸漸失去了學習興趣。而教師忽視文化背景知識教學的原因,除了一直以來將教學重點放在語法、詞匯等教學上之外,還在于他們的教學時間比較受限。雖然現在的初中學校十分重視英語學習,但是初中的科目繁多,所以學校必須要為每一門學科分配相應的教學時間,這就使得很多教師沒有時間去教授英語文化背景知識,因為每一分每一秒都被用來提高初中生的英語成績。而網絡環境下的英語閱讀便可以很好解決這個矛盾,教師、學生都可以利用網絡與計算機,根據具體的學習需要自行查詢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而且這個閱讀活動可以在課下由學生自主完成。因此,教師便可以利用網絡資源來進行文化背景知識的教學,由此促進閱讀教學的高效發展。如,在“Good Manners”教學中,我提前給學生布置了預習閱讀任務:請利用網絡資源,了解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交往禮儀與生活習俗,以及這些禮儀、習俗的形成背景。學生必須在課后利用網絡進行調查,然后記錄這些網絡信息。在英語課上,我按照座位相近的原則,讓位置是前、后、左、右的學生臨時組成一個小組,每個學生都需要介紹他所查詢的西方交往禮儀。學生要在小組內部整理所有成員收集到的資料,然后以小組為單位輪流在講臺上進行展示,必要的時候還可以配合肢體語言進行演示。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閱讀“Good Manners”這篇課文,便可以縮短文本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學生也由于對文化背景知識的調查與積累,理解起來更加容易,這也無形中縮短了學生的閱讀時間,很好地保證了閱讀質量。
二、創設閱讀情境
初中生生活在以漢語為主要交際語言的環境中,學生從小便形成了漢語思維,而漢語思維與英語思維存在很多不同之處。比如,西方人更喜歡直接表述自身的情感、想法,而我國的文學作品卻十分強調委婉、借物抒情、借景抒情等,這本身便為初中生展開英語閱讀增加了困難。因此,創設情境便成為了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創設閱讀情境主要是指教師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布置教室等多種方式,為初中生再現或還原相似的場景,以便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網絡技術具有生動、形象等多種特點,能夠為學生呈現不同的音頻、動畫、文字、圖像等多種資料,不失為創設情境的一種好辦法。而現在的學校都十分重視網絡技術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教師便可以抓住這個機會,利用多媒體等為學生創設具體的閱讀情境,使學生在閱讀中感到快樂,也降低了他們對具體文本內容的理解難度。在“Online Travel”一課中,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提供了England,Wales西方國家的一些經典的建筑物、景點等實際的照片,還有這些國家的基本情況,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旅游環境”,而學生也能夠因此得知本課的閱讀主題與這些國家有關,所以便確定了閱讀方向。再如,在“School Life”這一課中,我為學生播放了High School Musical(《歌舞青春》)這部電影的影視片段,讓學生初步了解西方學生的學校生活,他們也能夠在這個影片中了解中西方學校文化的差異,而這個影視片段也可以將他們迅速帶入到英語學習情境之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整合豐富的閱讀材料
單純依賴英語教材、英語課堂來提高初中生的閱讀能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展開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才能夠不斷提高初中生的閱讀素養。而網絡資源十分豐富,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展開課外閱讀活動,不斷加深閱讀的廣度。同時,教師也可以在備課階段,根據不同的英語教學單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從而加深閱讀的深度。但是“網絡是一把雙刃劍”,雖然它包含大量的信息,且不受時空限制,但是卻存在很多不健康的、對初中生的成長與學習有負面作用的垃圾信息,因此,在利用網絡資源整合閱讀材料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注意篩選健康的綠色信息,并且為學生提供一些健康的閱讀網站,提高初中生掌握篩選信息的能力,讓初中生盡可能避免遭受垃圾信息的干擾。在每次的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結束之后,我都會鼓勵學生以本課的閱讀主題為主,在網絡上收集一些與其相關的英語文本,鍛煉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不僅如此,我也會定期組織初中生展開“閱讀交流與感悟大會”,讓學生介紹他們近期瀏覽的一些英語新聞、英語讀物等,他們可以介紹這些文本中的主要內容、他們看到這些內容時的感想、看這些信息對他們有什么幫助、展開這些閱讀活動的目的等。不僅如此,我也十分重視將網絡上的資源引入到英語閱讀課堂中,如在“Wild Animals”一課中,主要是為了給學生介紹一些珍惜的鳥類,讓學生正確看待人與自然的關系。為了讓學生樹立保護生態環境、珍惜動植物的意識,我在網絡上收集了相關英文資料,尤其是西方國家保護環境、動植物的具體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閱讀,由此來豐富學生的感知。
總之,網絡環境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發展的大流,它為英語閱讀教學指明了一個新的方向,是構建英語閱讀高效課堂、提高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一個有利時機。在網絡環境下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意使用網絡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文化背景知識,使學生做好充足的閱讀準備;教師要利用網絡資源來創設閱讀情境,使學生在英語閱讀課堂中全神貫注;教師要利用網絡資源拓展與加深英語閱讀的廣度與深度,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機結合,使初中生在閱讀中汲取充足的知識養分,使他們每個人都在閱讀中學有所得。
參考文獻:
[1]馬晶.淺談網絡環境下中學英語教學中的閱讀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5(9).
[2]于洪霞.淺談網絡環境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應用[J].校園英語,2015(36).
編輯 趙 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