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麗
(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東灣中學)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歷史也不斷改革。初中歷史是一門語言性的課程,更是學生了解社會、了解歷史的一門不可缺少的課程,關乎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改革的潮流下,歷史課程顯得更加重要,但是在歷史課堂上,教學效果卻不是很理想,課堂教學設計依然是傳統的教學設計模式,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這都是需要改善的。主要闡述了歷史課堂教學設計目前存在的問題,并對歷史課堂教學設計的一些策略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設計;策略
初中歷史課堂在人們心中的印象往往是不重要的一門課程,是一門附加的課程,在學生心中認為歷史沒有別的學科重要,對歷史學習投入的時間相對就會較少,在家長心中認為歷史學科也是不重要的,但是在教育改革的形勢下,歷史學科的重要性日益顯著。因此,教師和學生以及家長都應該加強對歷史學科的重視。歷史學科文字較多,需要學生去理解、去記憶,這樣學生難免會感覺到沒有任何趣味性,學習積極性不高。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的設計上要制定一些策略,這樣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整個課堂富有活力,并不是氣氛沉悶。針對這一點,我們首先要明白課堂教學設計上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歷史課堂教學設計上存在的問題
在教學設計上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問題,第一,課堂教學設計思想是落后的,大多是傳統的教學設計思想。在課堂上,教師仍然是課堂的主體,教師依然是只顧自己在課堂上講述內容知識,而學生在下面聽老師講課,在這時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是被動的,雖然學生也在認真地聽教師講課,但是聽得質量是不高的。因為教師和學生沒有交流,教師不知道學生學習的情況,而學生也沒有給教師一些反饋,這樣教師在教學時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有的教師甚至一直在課堂上朗讀,然后把內容與學生過一遍,這樣就完成了對內容的講解,這樣學生學到的知識是少之甚少的。
第二,教師的教學目標不明確。在教師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目標并不是很明確,因為大多教師在設計的時候只是羅列知識點,而對教材中的重點與難點沒有單獨說明,這樣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就沒有主要內容和次要內容,也會導致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
第三,教學方法單一化。教師的教學方法太過于單一,只是單純地去講解知識和內容,沒有很好地根據學生的特點去穿插一些新的教學方法,也沒有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沒有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地去思考這些出現的問題,然后對自己的課堂教學設計進行改進。
二、做好歷史課堂教學設計的策略
1.在進行課堂設計時,教師應該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很多先進的教學方法也隨之而生,比如,多媒體教學方法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所以教師在進行歷史課堂教學設計的時候,就可以把多媒體教學方法運用到歷史課堂上,使課堂內容更加豐富。因為多媒體教學方法是集聲音、圖像和視頻為一體,它可以使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可以讓學生更加容易去理解,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氣氛活躍。這樣抽象的知識就會變得豐富與生動,就會具有直觀性,學生也容易學習,提高了教學質量。
2.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教師需要增加互動環節
歷史課堂本來都缺少趣味性,學生學習的時候難免會感覺到枯燥無味,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的時候應該增加互動環節,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特意設置一下問題,特意在屏幕上打出一個大大的問號,然后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讓學生自主去學習。在學生回答完問題的時候,教師應該首先對學生進行表揚,然后指出學生的不足,在對學生進行表揚的時候,學生就會受到鼓勵,學習的激情也會增加。而且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同時讓學生進行互相討論,允許學生說出自己的不同觀點,然后一起討論,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這樣教師和學生可以共同進步,所以在課堂上互動性是必不可少的,課堂上的互動性可以提高教學課堂設計。
3.教師要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教師方面的素質也是很重要的,教師要加強自身的學習,提高自己對知識的講解技巧,加深自己對知識的研究,這樣學生在聽課的時候也是一種享受,這也是可以提高教學設計水平的一種策略。
總之,歷史知識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積極探索策略,提高歷史課堂教學設計,讓學生可以更快地去學習知識。
參考文獻:
[1]李素玲.以生為本找好切入點: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1).
[2]陳超.淺談如何做好初中歷史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8(12).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