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小紅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影響著學生學習的效果和學習成績,是目前我國教育體系過程中非常關注的問題,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針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提出新的觀點。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自主能力;培養
一、通過合作學習模式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我們必須要通過合作學習模式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目前,小組合作學習是教學過程中采用較多的一種教學方法,改變教師主動教學、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提高學生參與程度,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不斷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相關的課程知識分組進行討論,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討論關于三角形穩定性的內容,比如,在生活中遇見的三角形穩定性的特征包括哪些。通過小組討論,將所有的答案進行公示,從而通過教師的進一步分析和講解,確定相關的答案,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既能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也能提高學生之間的參與度,促進學生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不斷完善學生的數學知識和相關理念。
二、加強學生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加強學生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數學來源于生活,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學生才能夠學以致用,促進學生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既可以引導學生將生活中的相關知識與同學之間進行分享,也可以將自身的經驗與學生進行分享,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實用性的認識,促進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真正地對數學知識進行運用,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在生活中關于時間的問題,利用一小時等于60分鐘,一分鐘等于60秒進行換算,認識時間之間的換算。或者引導學生認識和換算長度單位,只有在掌握米、分米和厘米的情況下才能進行掌控,例如,樹有幾米高,桌子有幾分米高,橡皮有幾厘米長來進行判斷,從而使學生對時間和長度更加了解,從而增加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
三、通過問題教學的方式來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問題意識是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要來源,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動員學生的思考能力,打破傳統教學過程中傳遞學生結果和理論的模式,促進學生積極去思考,去尋找相關的數學結論,因此,我們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不能僅僅提供給學生結果,必須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例如,假如在生活中購買冰欺凌,已知巧克力冰激凌2元錢,草莓味兒的冰淇淋1.5元錢一只,橙子味兒的冰淇淋1元錢一只,假如你有20元錢,你會如何分配購買不同的冰淇淋?學生掌握知識,想出相應的解題方法,進而解決問題,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
提高。
四、在小學教學中通過實施任務性教學,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應用任務型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我們可以加強任務的層次性,使學生在任務的壓力下進行自主學習,結合自身的實際能力,對任務的等級進行選擇,只有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安排一定的任務量,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數學題目,從而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例如,我們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規定的十分鐘之內,列出相應的20道題目,在有限的時間內對一元一次方程進行解答,看誰能夠接觸的題目最多,來激勵學生不斷地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但是,教師必須要意識到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可以通過培養學生小組合作互動精神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擴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其次,可以將生活與學習結合,以達到學生學以致用的效果,我們可以通過教學問題教學的方式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最后,通過任務型教學,給學生一定的壓力完成教學任務,只有在不斷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前提下,才能使得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優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李鋒.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4.
[2]趙福東.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J].學周刊,2014.
[3]朱艷紅,王二來.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學周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