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媛
摘 要: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可見,有效的讀書對學生的發展與成長都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教師要重視閱讀,要通過多種讀書活動的組織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在讀書中學會感悟,在讀書中逐漸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做出相應的貢獻。
關鍵詞:閱讀;親情;審美;情感
讀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有人把讀書當作朋友,是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人把讀書當作指路明燈,是困惑中的方向。這就是讀書的價值體現,也是學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論述,以確保學生在書中受益良多,在讀書中健康成長。
一、在讀書中感悟親情
親情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如何開展親情教育也就成了語文教師亟須解決的問題之一。所以,教師要充分發揮讀書的作用,要通過讀書來引導學生在感悟和體會中形成正確的親情觀,同時,也為學生健全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閱讀《母親的恩情》時,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我引導學生一起進行閱讀、一起感悟。首先,我引導學生閱讀了《游子吟》這首小詩: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組織學生交流、感悟:這首詩中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誰知道這首詩的來歷背景?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比如有學生說,這首詩表達了母親對出門遠行的孩子臨行前縫衣的場景,也表達了孩子對母親的感恩等等。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之后,在引導學生對《母親的恩情》這篇小文章進行閱讀,與學生一起交流文章中的母親,說一說母親是一個怎樣的形象。然后,我與學生一起寫自己的母親,這樣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親情意識,同時也有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二、在讀書中領略美
審美能力作為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學生健康成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讀書價值的體現。但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我們該如何引導學生領略文本中的美呢?該如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呢?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立足于教材,要與學生一起去感受文本中的美,進而使學生在美的熏陶下健康成長。
例如,在閱讀《臺灣的蝴蝶谷》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也為了保護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教學這節課時,我先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蝴蝶谷的一些場景,目的就是讓學生隨著鏡頭進入蝴蝶谷,去感受蝴蝶谷的美。之后,組織學生說一說文本中都描寫了些什么,感受蝴蝶谷的美。同時,引導學生對文本中的一些句子進行鑒賞,如:蝴蝶谷里的景色非常迷人。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種黃顏色的蝴蝶谷,在陽光的照耀下,金光燦燦,十分壯觀。有的山谷里有幾種蝴蝶,上下翻飛,五彩繽紛,就像誰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顏六色的花瓣,隨風飄來,又隨風飄去。
引導學生對這段文字進行反復閱讀。之后,我先對這段文字說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如:這是一個黃色的山谷,金燦燦的,有好多蝴蝶,有粉色的,有彩色的,有白色的等等,它們上下舞動著。簡單的兩句話,展現了山谷的美,又給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間。之后,我組織學生說一說閱讀這段之后的感悟,比如有的學生說:山谷里有很多蝴蝶,它們都在圍繞著花叢起舞,五顏六色的,自由自在等等,不論學生說得好與不好,我都給予學生以肯定,目的就是要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后,我借助多媒體再次將學生帶入蝴蝶谷,讓學生感受蝴蝶谷的美,進而使學生在文本美的體會中快樂學習。
三、在讀書中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一直是語文教師思考的問題,因為年齡的關系,很多學生根本理解不了抽象的情感具有什么意義。所以,新時期的語文教師,我們要通過讀書活動來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例如,在閱讀《海倫·凱勒》時,為了讓學生理解文本中主人公不屈不撓的精神,在閱讀時,我組織學生自主對文本進行閱讀,并回答下面幾個問題:
1.“她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喜悅,感到生命有了新的開始”這句話說明了什么?
2.在主人公海倫·凱勒身上我們學到了什么精神?
……
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文本中的一些問題,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理解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的文本鑒賞力,而且也能促使學生在互相交流中正確理解主人公身上的不屈不撓的精神。
總之,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充分發揮讀書的價值,要鼓勵學生在獨立思考、生生交流、師生共同閱讀中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而為學生健康的成長做好基礎性工作。
參考文獻:
[1]竇昕.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2(14).
[2]莫顯楚.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C].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九卷,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