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紅巖
摘 要: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針對性不強,出現了教學過分強調進度、課堂教學方法不靈活等問題。因此,語文教師應借力微課提高語文教學的針對性,借力微課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借力微課探尋靈活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語文教學;微課;小學
一、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
為調查研究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狀況,選取A市E小學的小學語文教師100名,小學生150名,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同時,利用Spass軟件對調查所得數據進行探析。
1.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針對性不強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個體,他們看事情的角度、想問題的方法都各不相同。但是在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常常按照個人的邏輯進行授課,不能顧及學生的看法和觀點,因此難以及時、有效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大約有42%的學生表示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針對性不強,自己常常無法及時掌握語文知識和語言技巧;大約有35%的學生表示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有一定針對性,自己基本能掌握語文知識和語言技巧;大約有23%的學生表示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針對性較強,自己能及時掌握語文知識和語言技巧。
2.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分強調進度
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思考能力都還不完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因為一些問題而導致教學進度較慢。小學語文教師為了追趕進度,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有意忽視學生存在的疑惑、問題,將學生的感受置之不理。在調查過程中發現,目前大約有37%的學生認為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進度,不能顧及學生的看法和觀點。大約有42%的學生認為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基本能合理安排教學進度,能顧及部分學生的看法和觀點。大約有21%的學生認為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結合學生的看法和觀點調整教學進度,滿足學生發展需要,提升學生文學素養。
3.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不靈活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推廣和應用的普及,部分語文教師由于過分追求語文課堂的熱鬧等表面現象,將過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課件的制作、新穎方法的挑選上,而忽視了語文教學方法的本質與核心。這樣導致大多數語文教師的教學方法并不切合實際。經過調查發現,大約有58%的學生感覺語文教師的教學方式太單一、古板。大約有28%的學生對老師采取的教學方式基本還滿意,但是太過注重形式,大約有14%的學生喜歡現在的教學方式,認為其能滿足現在的教學需要。
二、借力微課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1.借力微課提高語文教學的針對性
微課是一種短小精悍的、“工具性”的教學輔助課程。微課以其特有的針對性、簡潔性,如春雷驚春般敲開智慧教學的大門,大力提升語文教學的效率,使學生能在短時間內掌握所學的語文知識和語言技巧。如在講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的《泊船瓜洲》時,筆者結合目前學生的認知狀況,專門設計了一個時常約5分鐘的微課視頻。筆者在學習《泊船瓜洲》課文之前,引導學生上網觀看微視頻,初步領略了詩句“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所描繪的情景以及詩人慢慢遠離家鄉的悲傷心情。這樣進行簡短高效的預習之后,在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時,學生可以輕而易舉地掌握詩人所描寫的心情。
2.借力微課合理安排教學進度
學生的身心發展都遵循自身的生長規律。語文教師也應該仔細研究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認知發展規律,合理安排教學進度,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及時吸收新知識,增長新智慧。如在講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的《梅花魂》時,由于學生的能力、思考能力還不完善,而且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因此,筆者結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合理設計約8分鐘的微課,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中外祖父思念祖國和家鄉、非常喜愛墨梅圖的思想感情,幫助學生理解作者用梅花魂比喻我們的“民族魂”等較難理解的課文內容。
3.借力微課探尋靈活的教學方法
精致的微課結合靈活的教學方法,以多手法、多結構的課堂表現形式,高效培養學生的語感,激活學生的語言潛能、塑造學生的人文精神。例如,筆者在設計、制作小學語文微課視頻的同時,尋找在課堂、課外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方法,如小組合作學習、角色扮演等,幫助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課上消化、課后鞏固等工作,最終使學生循著智慧化學習的理念,探尋高效學習的路徑。
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互聯網+教育”時代,小學語文與現代信息技術結合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力促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筆者根據自己的實踐教學進行了初步探索,希望拋磚引玉,共同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逐步提升。
參考文獻:
[1]郭嘉琦.我國小學語文微課建設現狀調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
[2]汪思.小學語文微課的開發與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
[3]吳莎莎.小學語文識字類微課資源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