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莉+劉佳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給小學數學提出了新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既要發揮主導作用,又要靈活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使學生真正掌握知識。“微課”“翻轉課堂”“體驗式教學”是新型教育理念指導下的教育模式和教學策略,能有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思考探索意識,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學數學;新課標;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給小學數學提出了新要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建多樣化、開放式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索,提高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既能發揮主導作用,又能靈活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使學生既學到知識,又升華思想。目前,小學數學的教學中還存在著教師教育觀念陳舊,教學方法落后的情況,教師按照目錄以“填鴨式”的方法授課,學生以考試為目的被動接受知識,抽象的數學知識枯燥乏味,造成教師教得費勁,學生學得吃力,而教學效果較低的后果。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采用新型教學模式勢在必行。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中的經驗,分析三種教學策略,希望能指導新課標下的小學數學教學。
一、引進“微課”,提高課堂效率
“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即教師在上課前錄制一段教學小視頻,將本次課程需要學生掌握的難、重、疑點列出,并結合圖片和音頻,做一個動態的展示,使學生在有趣味的視頻中對所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將“微課”模式運用于小學數學的教學實踐中,可以精簡教學內容,理清知識結構,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有方向感,容易抓住重點。“微課”問題集中,主題突出,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效率。但也應注意到,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可以使用“微課”模式,“微課”應用于講述性較強的知識點。例如,在教授青島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角的初步認識”這一課時,由于本次課程的目標是讓學生了解角,認識角各部分的名稱,知道角不同大小所對應的名稱,懂得用所學知識判斷生活中常見的角以及如何畫出和做出不同的角。教師在上課前首先制作“微課”視頻,視頻中首先以動態的方式展示角的形成過程,標出角不同部位的名稱,然后以圖片的方式展示不同角的名稱,在生活中可以對應哪些事物,最后一個環節是展示畫角、做角的步驟,請同學們跟著一起做。視頻中有條理地展示了本課的重點內容,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引進“翻轉課堂”,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翻轉課堂”起源于美國,是一種新型的教學理念,即采用互動式的教學方式,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翻轉課堂”通過數字化平臺,教師制作導學視頻并展示給學生,學生在線自學視頻,線下自主學習,規劃學習內容,課堂主要以討論探究的方式開展。“翻轉課堂”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極大變革,教師從灌輸知識轉變為引導學習,學生從被動變為主動學習,在增加師生間互動的同時,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小學引進“翻轉課堂”模式,要求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規劃教學過程。例如,在講授青島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時、分、秒的認識”這一課時,由于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鐘表,認識“時、分、秒”這三個單位及進率,并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通過看鐘表知道時間。教師在課前制作導學視頻,將本課的基本知識點以動態的方式在視頻中展示,將本課的重、難點布置給學生,課上則由學生匯報學習結果,教師檢測學生的掌握程度。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可以反復觀看導學視頻,相當于“將老師帶回了家”。教師把時鐘帶到課上,通過撥動時針分針提問學生,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大家普遍難懂的知識點進行講解。這次課程以學生自學為主,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開展“體驗式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體驗式教學是通過還原學生經歷或創造實際情境,使學生在親歷和情感體驗中對知識有更深刻的把握。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只是掌握相關知識并沒有達到教學目的,還應能將課堂知識應用于生活中。課堂上情境的創設有利于增添課堂趣味,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講授青島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千米、分米、毫米的認識”這一課時,由于本課的課程目標是使學生認識本課所要學的測量單位,在生活中靈活運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創設情境對同學們說:“每一年學校都要給同學們體檢,現在每位同學都是醫生,請大家量一下同桌的身高,并寫在紙上。”然后指導同學們親自動手測量。接著再創設情境,指導學生量桌子、椅子的高和筆盒的長,同學們能靈活運用不同的長度單位。
綜上所述,“微課”“翻轉課堂”“體驗式教學”是新型教育理念指導下的教育模式和教學策略,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索意識,幫助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高紅艷.淺談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策略[J].中華少年,2017(1).
[2]朱麗娟.新課標下小學數學的教學策略探究[J].新課程導學,201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