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紅梅
摘 要:小學英語作為小學所有課程學習中的重點學科,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很多學生和家長對英語盡管重視,但是僅限于對英語應試能力的培養和重視,而不注重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就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這一問題展開了進一步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英語;綜合能力;教學策略
小學英語在學生、教師以及家長眼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家長和學生也一直在努力提升英語成績。盡管小學生的英語成績有所提升,但是英語的綜合素質很差,英語能力僅僅體現在試卷上,聽說能力沒有得到根本的重視,而這些能力又是英語這門課中最具有實用性的兩項技能,因此,教師要從英語課堂出發,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達到綜合能力的提升。
一、生活化教學,增強英語表達能力
“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是在英語學習中我們卻要“來源于生活而歸于生活”,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得英語學科褪去抽象的外衣,變得具體而生動,便于學生的理解和學習,降低學習的難度,簡化吸收的過程,更好地加強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例如,在學習完”Whats your name””How about you”等句子類型之后,除了在課堂上勤于練習,我會給學生留一項家庭作業,讓學生和父母角色扮演第一次見面,并且問好,通過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英語,認識英語,從而對英語有著更為深刻的印象,并且避免了“紙上談兵”的情況,能夠靈活地將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二、情景化教學,增強靈活應變能力
情景教學就是將一些英語內容進行情景化,使得學生從教師所創設的情景當中對于知識進行理解和吸收,達到了知識與情景之間的有機轉化,增強了學生對于英語的靈活應變能力。例如,在學習“Whats your favourite subject?”這部分內容時,為了能夠將所學知識情景化,我給同學們設計了一個問題列表,例如,你最喜歡的老師,你最喜歡的書,你最喜歡的電影等,要求每位學生用“Whats your favourite...”句型問至少三個學生得到答案,從而使得學生不但不會對于這種句型感到陌生,相反,卻因為學生是在生活情景中所總結的而印象深刻甚至永遠不忘,讓學生不僅學習到了知識,而且知道是如何應用在生活當中,從而達到了教師所要達到的教學目的和教學效果。
三、小組教學,增強語法理解能力
“一個好漢三個幫”說明了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小組學習也是出于學生之間的互相幫助以及共同進步而設立的教學形式。例如,在學習現在進行時的句型時,為了能夠讓學生在句子中自己總結出現在進行時的句型特點和結構,我會讓學生四人為小組,給他們十個不同類型的現在進行時的句子,讓學生討論總結這些句子的不同之處。學生在討論的過程當中幾乎找到了所有現在進行時應有的特點,在這一過程當中,教師盡量弱化了自己的作用,而是讓學生小組內部對于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讓其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和主體作用,達到優勢互補,增強學生對于英語語法的掌握能力。
四、習慣養成,提升學生英語寫作水平
寫作能力在英語學習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為了能夠真正讓學生用英語表達所思所想,我會讓高年級學生養成用英語記日記的好習慣,將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以及所思所想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應用到描述情景以及表達自己的想法上,使得小學英語的學習不再是死板的書面知識,而是可以應用于實踐當中的表達自己想法的實用工具。
另外,為了讓學生不再覺得英語遙不可及,寫作文困難重重,我會以一些社會的時事熱點入手,以此為作文的題目,引發學生對于現實的思考,從而拉近學生與英語、生活與初中英語的距離,進而為初中英語打下良好的寫作基礎。
五、組織活動,優化學生的綜合能力
除了在上課過程當中通過不同的形式來提升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能力,我還會通過多樣化的課后英語活動,來進一步加強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例如,我會每個月舉行英語讀物讀書會,讓學生互相分享看到的優美的英文句子,以及讀后感,還會每周讓學生寫一篇英文日記,在運用英語的同時提升英文的寫作水平。我還會每學期舉行英語配音大賽,讓學生模仿電影當中的英文原音,學生在這一過程當中通過原音模仿,來提升自己的語音能力。在獲得趣味性的同時,提升自己的口語水平。通過這些課余的英語課后活動,來作為對于課堂的補充,加強英語的綜合能力。
總之,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師的循循善誘,不斷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進行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的探索,并針對實際情況不斷做出調整,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真正提升。
參考文獻:
蔡贊輝.提高初中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思考[J].價值工程,201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