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興德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永昌鎮張英小學)
摘 要:游戲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方式,在游戲中學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理論知識,在游戲中學生可以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在游戲中學生可以提高創造力,可見游戲的重要性。但是當今小學數學教學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學生不能高效學習。新課標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提出了更高要求,無形中也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適當運用游戲,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
關鍵詞:游戲;小學數學;教學;運用
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可以提高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快樂學習;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可以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讓學生高效學習;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可以讓學生愛上數學學習,提高數學學習水平。下面通過四個方面介紹一下教師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
一、運用游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樂趣中學習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認為只要學生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就可以學好數學知識。但是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就不能高效學習,而游戲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學生在興趣的帶動下,會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運用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樂趣中學習,只有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在教師的引領下在游戲中學到更多的數學知識,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游戲中,提高課堂有效性。比如:“比一比”這節內容,教師可以進行“比水果多少”游戲,擺7個桔子、5個蘋果、8個香蕉,問學生桔子比香蕉少幾個、香蕉比蘋果多幾個等問題,讓學生進行搶答,教師還可以隨時變換水果的個數,讓學生在游戲中高效學習本節內容。
二、運用游戲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在主動中學習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學什么、如何學都由教師決定,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無法決定本應該屬于自己的課堂,課堂效率很低。而游戲可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成為游戲的主體,會在游戲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把游戲玩得有聲有色。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運用游戲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主動中學習,只有學生成為課堂游戲的主角,才能在游戲中有所收獲、有所思考,在玩的同時也學到了數學知識。比如:“認識鐘表”這節內容,教師可以進行“撥鐘表”游戲,讓學生敘述自己每天幾點起床、幾點吃飯、幾點上學等,敘述的同時把鐘表撥到相應的位置,操作不正確的地方其他學生要指出來,學生在游戲中發揮主體作用,課堂效率隨之得到提高。
三、運用游戲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注重課堂氛圍的營造,認為課堂氛圍屬于外在因素,學生自身因素才是決定學生是否能學好數學的關鍵,如果課堂氛圍很緊張無趣,那學生就不能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學習效率自然低下。而游戲可以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學生學習的環境溫馨和諧了,自然能跟隨教師的思路一起探索數學知識的奧妙。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運用游戲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只有學生把學習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情,才能與游戲融為一體,在游戲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比如:“位置與方向”這節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扮演”游戲,學生分別扮演家、學校、圖書館、醫院等地點,讓觀看的學生判斷出學校在家的什么方向,圖書館在學校的什么方向等,提高課堂有效性。
四、運用游戲提高學生合作能力,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注重學生的合作能力,認為獨立學習可以讓學生靜心學習數學知識,觸發數學學習的靈感,獨立學習固然重要,但是獨立學習容易禁錮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故步自封。而游戲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在合作中可以汲取其他學生思維上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提高數學學習水平。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運用游戲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只有學生共同學習,才能取長補短,在游戲中快速提高數學學習水平。比如:“四則運算”這節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競賽”游戲,教師出幾道不同類型的四則運算題目,讓學生進行解答,答得又快又準的學生可以獲得教師的獎勵,如數學書籍、數學玩具等,再讓答得最好的學生給其他學生講解自己的簡便方法,每個學生都在競賽中汲取經驗,爭取在下次競賽中也能成為最好的。
以上內容通過四個方面闡述了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這只是其中的幾個方面。游戲的運用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提高自身游戲水平,不要因為自身水平不高影響了學生水平的提升;教師還要在教學過程中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結果,根據學生的學習結果及時調整自己的策略;教師更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不斷探索、不斷總結,找到更多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方法,真正讓學生在玩中學,提高數學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志宗.淺談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現代化,2015.
[2]孫明霞.數學課堂:玩出來的精彩:淺談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觀察旬刊,2014.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