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秋
(吉林省通化市柳河縣向陽明德小學)
摘 要:小學是一個人一生中“三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在小學的學習中如果得不到老師或家長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學生容易產生不良心理活動從而做出一些后悔終身的事。所以,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一定要重視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我國小學心理健康教學中還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尚未得到解決,內容針對小學心理健康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等方面作分析和介紹。
關鍵詞: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問題;解決措施
一、存在的問題
1.形式化的教育模式
進入21世紀后,我國對教育進行了很大的改革,其中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其改革中非常有代表的內容之一。一些學校雖然有心理健康教育課,但沒有認真上課,有的學校沒有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師來講課,有的學校直接讓其他學科的老師把課時占用了,導致心理健康教育課有名無實。這種無實質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積極作用,學生也不能學到有用的心理健康知識來應對學習生活中發生的問題。
2.教學內容以書本知識為主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內容是一個偏實踐性的課程,可是很多學校在開設這門課程時,常常忽視這個內容。在我國傳統的教育中,以教師為中心并以書本內容為題材,這是一種固定的教授課本知識的講課。教師在講臺上對著書本講授心理健康知識,學生記一下筆記,考試內容也用出試卷的方式考核。這種教學只能讓學生學到心理健康的知識概念,卻不能靈活運用在學生的生活中,學生的疑問不能解決。沒有結合實際活動的心理健康教學是一種無效的教學,它也就失去了教學本來的意義。
3.缺乏專業教師
小學心理健康教學中缺乏專業、高素質的教師。很多學校的心理健康教師是由班主任或是語文老師擔任,專業素質不高,不能準確把握學生心理活動,了解學生心理需求。教師在育人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心理健康教師缺乏是小學心理健康教學問題中比較突出且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4.教材質量有待改進
沒有教材,一門課程進行下去非常困難,教材是心理健康教育開展下去的保證。但是在教材的編寫、選用上還存在著眾多的問題。有許多教材一直偏重社會發展、集體精神卻忽視了學生自己的主動能動性。教材舉例說明也太過抽象化,沒有代表性,不能很好地為學生提供參照。課本上的內容基本是理論性、系統性的知識點,不能很好地為學生服務。
二、解決措施
1.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意識
盡管國家頒布了一系列的法規用來規范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但學校還沒有認識到心理健康教學的重要性,一味地重視語數外等課程,而忽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教學的質量,提升學校老師、學生家長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迫在眉睫。
2.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
西方國家的心理健康輔導起步比中國早很多,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輔導方法可以讓教師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有比較充分的了解。我國小學可以吸收西方發達國家中心理健康教學中優秀部分及教學經驗,并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形成大到適合我國、小到適合每個學校的教育體系。雖然我國心理健康教學的起步比較晚,但是在國家和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心理健康教學從無到有并追求卓越,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3.提高我國心理健康教學的師資力量
針對我國小學心理健康教學缺乏專業教師的情況,我國要對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專業素質進行培訓。需要培訓一批又一批不僅理論知識扎實鞏固,而能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很好地結合起來、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鼓勵專業的心理咨詢師來學校任教,提高任教老師的工資。目前我國大多數小學心理健康教學教師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性依然不夠,存在比較嚴重的不公平對待的現象,例如成績好的學生往往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注,教師不應以學生成績的高低而區別對待,應把心理健康教育認真落實到每個學生身上,關心每一個學生。
學生在小學階段,身體在成長的過程中,心理也應隨之成熟起來,教師在學生的小學階段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還是學生的朋友和引路人。我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還尚未解決,但是相信在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斷的努力,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一定會逐步得到解決。希望本文中提到的一些解決方法能給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問題提供一些指導意義,廣大的小學生可以健康茁壯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王榮欣.談目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教育現代化,2016,38:393-394.
[2]鐘林楠.贛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6.
編輯 曾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