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松
(張家港市錦豐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江蘇 蘇州 215625)
顱骨缺損修補術后并發癥及其處理
劉 松
(張家港市錦豐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江蘇 蘇州 215625)
目的 探究顱骨缺損修補術后并發癥現象,以及對應的處理措施。方法 選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顱骨缺損修補術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總結患者出現的并發癥現象,并對于并發癥的處理措施進行分析。結果 40例患者中共出現8例并發癥,其并發癥發生率為20.0%;對癥進行處理后患者并發癥順利改善,并發癥改善用時為2.5~10.5天,平均用時為(4.34±2.13)天。后患者均順利恢復。結論 顱骨缺損修補術后并發癥包括引流管處腦脊液滲漏,手術切口開裂,皮下積液等,其處理措施則包括積極引流、重新縫合等,一般通過處理患者即可恢復,但是我們在手術過程中應該注意細致進行操作,盡可能減少患者并發癥發生,從而改善其預后。
顱骨缺損修補術;并發癥;處理措施
顱骨缺損一般是由于嚴重顱腦損傷引起的后遺癥,臨床可通過修補術對患者進行治療,但是在治療后患者容易受到不同因素影響,進而發生相關的并發癥,此時對患者并發癥進行有效的處理就顯得尤為關鍵。本次我們針對顱骨缺損修補術后患者40例進行分析,目的在于總結臨床經驗,同時為相關工作提供參考,本次研究詳情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顱骨缺損修補術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本次研究前,我們均已經對患者或家屬進行了研究概況的說明,入選者均為知情且同意參加本次研究者。其中,女11例、男29例,患者的年齡見表1。

表1 患者的一般資料
1.2 方法
針對患者的臨床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患者出現的并發癥現象,以及并發癥對應的處理措施。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并發癥情況,以及并發癥發生例數,統計其并發癥發生率;并針對患者的并發癥處理后恢復時間進行統計。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40例患者中共出現8例并發癥,其中2例引流管處腦脊液滲漏、2例手術切口開裂、2例皮下積液,其并發癥發生率為20.0%;針對患者的干預措施即,引流管處腦脊液滲漏后對患者進行再次清創,同時進行加壓包扎;手術切口開裂現象即針對患者的手術縫合處均進行清創,同時再次縫合;皮下積液現象即對患者進行穿刺引流,同時完成穿刺后對患者加壓包扎。后并發癥進行干預均恢復,并未對患者產生嚴重影響,并發癥改善用時為2.5~10.5天,平均用時為(4.34±2.13)天。后患者均順利恢復。
針對顱骨缺損進行分析時發現,其多數是因為患者本身存在較為嚴重的顱骨骨折等,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出現獲得性顱骨缺損。顱骨缺損發生后使得患者的健康受到嚴重影響,同時從外貌上會使得患者產生和常人不同之處,臨床上只有極少數患者的顱骨缺損屬于先天性。而無論患者因為何種原因導致顱骨缺損發現,一旦對患者進行病情明確后,均應該及時對患者采用有效方法進行治療。顱骨缺損修補術近年來在臨床中使用相對廣泛,對于患者臨床情況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但是在顱骨缺損修補術進行后患者也容易出現相應的并發癥,此時針對患者的并發癥進行處理,也成為臨床工作中的一項重點問題。本次分析發現,其手術后并發癥包括引流管處腦脊液滲漏,手術切口開裂,皮下積液等,依次分析發現引流管處腦脊液滲漏主要原因可能是手術操作過程中,因為誤傷等原因使得患者的腦表面組織膜破裂,此時對患者進行縫合后會逐漸有腦脊液出現滲漏的現象,而一旦發現患者出現該情況后,應該及時進行局部吸引,同時對患者進行清創后再次加壓包扎,一般患者可逐漸恢復,若無明顯恢復跡象,此時需要考慮對患者進行硬腦膜修補術。手術切口開裂主要原因是,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過程中,一般是對患者采用電灼等方式進行干預,此時切口完成縫合后其應力會產生一定的作用,縫合處如果過緊或切口局部出現壞死,就容易產生切口開裂現象,此時應該重新對患者進行縫合,而在手術過程中應該注意,減少對患者止血過度,或縫合過緊引起局部血運不佳,進而在恢復的過程中出現開裂現象。皮下積液的發生主要是,患者植入相關材料可能和自身存在生物不容性,或者存在細菌等殘留,此時引起炎癥的發生,產生積液現象,一般對患者進行引流干預后患者即可恢復,但是我們在手術的過程中則應該引起注意,需要嚴格遵循無菌操作流程,同時手術后叮囑患者妥善進行休息,保證切口的良好愈合,從而減少不良時間發生[2]。
本次針對顱骨缺損修補術患者進行并發癥分析發現,40例患者中共出現8例并發癥,其并發癥發生率為20%;對癥進行處理后患者并發癥順利改善,并發癥改善用時為2.5~10.5天,平均用時為(4.34±2.13)天。后患者均順利恢復。
綜上所述,顱骨缺損修補術后并發癥包括引流管處腦脊液滲漏,手術切口開裂,皮下積液等,其處理措施則包括積極引流、重新縫合等,一般通過處理患者即可恢復,但是我們在手術過程中應該注意細致進行操作,盡可能減少患者并發癥發生,從而改善其預后。
[1] 王建軍,孫 煒,周劍云,等.顱骨修補術后常見并發癥分析優先出版[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6,22(6):729-733.
[2] 王建軍,孫 煒,胡安明,等.顱骨修補術常見因素與并發癥相關分析優先出版[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6,26(4):138-142.
本文編輯:劉帥帥
R655.11
B
ISSN.2095-8803.2017.07.1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