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玲
摘 要:閱讀教學法是基于語言閱讀習慣來培養閱讀的品格和閱讀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對于英語文章的理解,進一步提高英語的閱讀能力。通過對于閱讀教學法在實際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討這一方法對于小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和語言思維能力提高的意義。
關鍵詞:閱讀教學法;小學英語;閱讀能力
小學英語的重要性在于,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的素養,具體來說是培養閱讀品格和閱讀能力的基礎時期。這一時期,老師應當以英文文章的閱讀為關鍵點,以閱讀文章帶動單詞記憶、以閱讀文章帶動語法學習,也同樣以閱讀文章帶動思維能力的提升。
一、閱讀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均是以背單詞為基礎,在積累了一定詞匯量的基礎上,再學習語法,在語法拼接詞匯的基礎上,進而再進行文章閱讀。這樣的傳統方式,是由點到線再到面的步驟性學習,其合理性在于,它是由基礎知識一點點牢固積累起來的,因而一直以來都廣受推崇。但是其中也暴露出諸多問題。例如,其太過拘泥于基礎知識的提高,效率較低,此外,將閱讀固定的變成單詞的大量集合,最終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得不到鍛煉,對于英文文章不能很好的理解。從這一點上來說,閱讀教學法的采取可以極好地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
所謂閱讀教學法,其主要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品格和閱讀能力為目標。在閱讀品格的培養方面,主要是基于閱讀習慣、閱讀體驗兩大部分。先是以閱讀體驗為基礎,在培養良好閱讀態度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以此形成一個優秀的閱讀體驗。之后才是閱讀習慣的培養,即閱讀行為、閱讀頻率和閱讀量的掌握。其次是閱讀能力的提高。分為基礎能力和強化能力兩大方面,在基礎能力方面,注重與傳統教學類似的解碼能力和語言知識的提升,即對于文本概念、拼寫能力和閱讀流暢度的提升,以及對于詞匯、語法等相關知識的積累。在強化能力方面,則更注重對于文章本身信息提取的效果,要求進行策略運用、多元思維的方式,具體包含抓取特定信息,運用概括、比較等多種策略,經過批判性思維,形成新概念和知識的能力。另外注重文化意識的培養,即著重描述中國讀者對外國文化的理解層次,包括文化感知、文化理解、文化比較、文化鑒別四個方面。
具體到實際教學中,我們將不再拘泥于傳統的背單詞、講語法的階段,而是在一定基礎的詞匯和語法掌握后,即以閱讀來帶動下一步的學習。首先要求學生培養一種良好的閱讀品格。先從閱讀體驗環節入手,在良好態度的基礎上,增強學生對閱讀方面的興趣。之后進行大量的閱讀,提高閱讀頻率和閱讀量。其次是閱讀能力的提高,其基礎能力方面,在前面已經加以應用,著重在于后續強化能力的提高上,即對于文章本身信息的概括和應用以及相關策略和技巧的使用,并以此來強化多元思維。同時加強對于文化意識的培養,對于中英文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一個較為深刻的理解。
二、閱讀教學法對于小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和語言思維能力提高的意義
首先,閱讀教學法一改傳統的教育理念,看似反其道而行之,實際上在其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更加合理的規劃,從而使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有個較大的突破。傳統的教學方法,更注重知識的積累,但在積累的背后,實際上是低效能的應用。語言學習最終的目的,還應該集中在應用上。閱讀教學法,其實是以應用帶動基礎知識的鞏固,使基礎知識更加牢固,而且也能夠在應用環節上有所突破,較之傳統的英語教學法有所提高。
其次,閱讀教學法注重文章信息的分析和提取,并可以培養一定的文化意識。正如上文所言,閱讀教學法在應用上有所長處,其主要表現在能夠通過閱讀來強化文章信息的分析和提取,并增加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提高文化意識。語言是一種工具,其最終目的還是語言的應用方面,集中表現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小學階段對于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都有一定的基本要求,尤其是讀的方面,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個核心部分。而閱讀教學法的應用,其精髓在于對讀的突破,能夠提高學生對文章信息提取的能力,并綜合運用多元思維和閱讀策略。從這一點上來說,真正地能實現語言學習的應用問題,一改傳統教學中對于語言應用缺失的尷尬狀態。此外,文化背景知識的積累,也能夠為今后的語言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最后,小學英語是英語學習的起步階段,基礎的積累極其重要。閱讀教學法的應用,能夠顯著地提高小學生英語的閱讀能力,鞏固英語知識,從而為今后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我們對于閱讀教學法有了一個大致清晰的認識,并對其應用的意義有了一個較為初步的了解,小學英語教學不容忽視,新方法的應用往往能夠帶來新的突破,隨著新教改的不斷深入,教學方式必然會逐漸趨于合理,新方法的應用也將更加顯著。
參考文獻:
[1]王莉.小學語文自主閱讀現狀調查與研究[D].魯東大學,2014.
[2]魏莉.淺談開放型閱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校園英語,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