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雄
【摘要】當前,在臨床醫學的教學中已經普遍應用PBL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對臨床醫學教學的效率有效提升,通過PBL教學模式在臨床醫學教學中的應用,使得學生能夠將所學習到的知識內容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這就對于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同時也能夠對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加以培養,PBL教學的方式由于其自身的優越性以及在不斷的完善發展,使得其不斷取代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逐漸成為醫學教育中的重要教學手段,通過對PBL教學模式的優勢分析,和其重要作用加以闡述,對PBL教學模式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加以探討。
【關鍵詞】PBL教學;臨床醫學教學;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R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7--02
臨床醫學是具有比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的學科內容,傳統意義上的臨床教學和其他學科的教學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教學中都是以教師作為主體,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是被動接受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其運用的過程中,具有一些缺點,這種方式在臨床醫學教學中能夠使得學生們在短時間內能夠接觸到比較多的理論知識,對自身的醫學知識內容具有很好的補充作用,但是學生是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對這些知識無法進行很好的掌握和學習,使得知識的接受程度不斷降低,PBL教學法是一種比較新型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式主要是以問題為基礎,以討論問題的形式對教學方式加以研究,這種教學方式的優點是將學生的被動地位逐漸變成主動,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有效激發,提升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加強其對問題進行解決的能力。
一、PBL教學的具體內容
PBL教學法主要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們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引導者,促進學生進行自我學習和討論小組等方式為教學形式的具體課程模式,可以對學生發現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加以有效訓練,對學生的創造能力不斷培養,PBL教學模式在教學創新和改革中具有比較重要的作用。
二、PBL教學教傳統教學的優勢
(一)PBL教學法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具有提升作用
PBL教學法主要是以問題探究的方式利用為主,這種教學方式需要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匯總,能夠做到自主學習和探究,首先在接觸新的知識內容的時候,利用查資料方式對教學教學任務加以配合,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前期的準備工作和任務量,要比課堂教學中的工作量更大,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重視交流配合和共同討論的方式,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重視解決問題。在臨床醫學教學中,主要是以學生作為主體,以小組討論的形式,使得學生們能夠在比較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根據問題的思考結果,相互交流,充分對自身的觀點有效表達,也在交流討論中,不斷獲取其他學生和教師的信息資源,在這樣的學習方式下,能夠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和教師們的教學效果,強化學生的學習。
(二)PBL教學法滿足時代發展的要求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以及科技創新,社會對醫學知識的需求量不斷增加,而在醫學發展的過程中也具有一定的條件,不斷擴寬醫學方面的知識內容,也對醫療工作者的要求不斷提升,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是以書本中的知識內容為主的,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始終都處于主體位置,而學生們總是處于被動的地位,這也就很容易導致學生們不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無法做到自主思考,對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具有一定的制約作用,最主要的是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較有限,在教師的灌輸下,學生的實踐能力就會相對較差,無法做到對問題更好的解決,也不能夠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而PBL教學模式在臨床醫學中的應用,能夠促進學生不斷參與到實踐中,對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不斷加強,對學生參與教學和學習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使得學生對醫學內容的學習興趣不斷顯現出來,對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提升,也促進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PBL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負擔有效減輕,為學生學習營造了比較輕松愉快的氛圍,其具體的討論形式也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鞏固的能力不斷提升,使得教學模式的創新不斷對現在臨床醫學教學的基本要求加以滿足。
(三)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PBL教學方法與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不同之處,在于學生是否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是否是通過積極主動的探索進行問題答案的尋找,這種情況下,能夠對學生們的思維能力有效提升,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是在聽講,同時也是在對知識內容的分析以及將知識內容和實踐的聯想,只有將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實踐能力以及探索能力有效結合在一起,才能夠對學生的綜合性學習能力不斷提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能夠相互交流,結合自身已有的知識結構,接受需要的信息內容,同時自己總結好的系統化的信息加以輸送,促進學生們對對方的缺點和問題的關鍵加以明確。在這個過程,同學們能夠不斷對自身的知識內容進行查缺補漏,根據自己的需要對自己的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加以調整。
(四)PBL教學法能夠促進師生關系融洽
我國當前的教育情況是教師比較少而學生人數卻比較多的狀況,在教學中,一位教師就需要負責多名學生,但是教師們的經歷和關注力也是比較有限的,不能夠對每位學生都加以關注,PBL教學模式能夠促進學生以更加積極的態度融入學習中,同時也使得教師們能夠運用比較靈活的教學手段,使得學生和教師們之間的互動關系形成良性循環和發展,為師生解決問題增加互動的機會,更有利于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效發揮。
三、臨床醫學教學中PBL教學法的具體實踐
(一)對教學問題加以設計
對于理論知識內容的學習而言,PBL 教學法中的重要內容就是關于學習內容中的教學問題設計這一內容,教學問題的設計主要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善于提問,在問題的引導下進行知識內容學習,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對教學問題的設計是PBL教學中比較重要的內容,怎樣設計向學生提問的問題是對學生好奇心激發的重要途徑。設計教學問題是教學中比較重要的內容,同時也是教師們教學效果如何的中間測量標準,在對教學問題進行設計的時候,教師們需要根據已經存在的教學目標為主,使得學生對規定的學習內容有效掌握,而在臨床醫學教學中,對“問題”的設計不僅要具備基本的知識內容,還應盡量對更多的行業內容中的理論知識加以涉獵,再次,問題設計的情景需要在實踐的基礎上進行,也需要開放和融合的態度,對教學問題的設計不僅能夠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同時也能夠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積累能力,也能夠幫助學生有效應用知識。在對問題加以設計的過程中,其質量的衡量標準就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還能夠得到比較有效的反饋,促使學習者可以主觀能動地對理論體系內容和具體的知識加以分析和有效推理。
(二)學習小組的劃分
PBL 教學模式進行具體教學的時候,需要教師首先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將學生劃分成幾個小組進行教學,對學生之間進行明確的分組,使得學生們逐漸的分工比較明確,可以有效做到相互合作。在臨床醫學PBL教學過程中,多數教學方案中在進行小組劃分的時候,都會考慮到同質和異質兩種屬性,將學生們的自身特點具有相似性的學生劃分為一個小組,有利于學生們不斷從各個層面和各個角度在學習內容中發現問題,積極活躍的學習者能夠對小組的學習氛圍有效調動,激活其他成員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大家關于問題討論更加活躍和熱烈,不斷促使PBL教學具有更好的效果。
(三)對PBL教學評價積極完善
教學評價主要是指對教學活動能夠促使社會與個體需要得到滿足的程度進行有效判斷的活動,不斷促進臨床醫學教學教育價值增值的過程,PBL教學的價值具體評價衡量的指標主要是學生對自身的學習任務的具體完成程度以及完成質量等方面的內容作為判斷的指標,其主要目的就是為學生提供具有科學性的學習方式,也不斷促使PBL教學模式的發展更加科學合理。在對PBL教學模式進行設計的同時,需要將學生視為主體,將教學中涉及的問題作為教學分析的基礎,對教學評價的價值和意義加以明確,而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普遍知識掌握的水平以及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心態加以了解,對學生的學習具有一定的期望,促使教師們在PBL教學法的支持下能夠給予學生正確的學習指導,促使臨床醫學教學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四、結語
PBL教學法已經逐漸在我國大范圍發展,也注定會受到我國教育現狀的影響,從而使得這一教學法中不斷出現許多急需解決的問題,需要教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加強對學生的關注,同樣也需要加強對教學方式的探索和研究,需要教師們能夠擁有足夠的耐心尋找PBL教學和我國醫學教育的共同點,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臨床醫學教學模式,有效地促進這種新的教育模式不斷為我國培養具有高素質的醫學拔尖人才,促進我國醫學更加進步。
參考文獻
[1]付玉環. PBL教學法在高職院校基礎醫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 衛生職業教育,2017,(04):39-41.
[2]王英歌. 臨床醫學教學中PBL教學法的有效運用分析[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9):199.
[3]王巖,蔡迎彬,朱琳.PBL教學模式在臨床科研實踐課程中的應用[J]. 衛生職業教育,2016,(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