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梅
摘 要: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網站播音主持產業更是對國內該領域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和影響,因此,無論是對于這一新興事物來說,還是傳統媒體播音主持而言,對自身的定位、媒體的認識以及專業水平等無不有了更進一步的要求。
關鍵詞:自媒體;播音主持
雖說自媒體傳播產業的發展對播音主持進行著不斷的沖擊,但也不乏帶來了更多的發展契機。處于媒體最前沿的播音主持產業具備較強的社會影響力,且對于新的局面、新的態勢更要以全新的思維去運作,因此,摒棄傳統固有模式,借助新的表現形式,確保其播音主持形象更易于大眾接受、更具深度和靈性是當前該領域的關鍵所在。
1 加強網絡播音主持整體能力水平的提升
1、熟識并熟練掌握新媒體技術。熟練掌握新媒體技術是作為自媒體時代的媒體人需要首先具備的技能之一,播音主持人也應如此。新媒體軟硬件的操作就好比土兵手中的利器,借助電腦和手機來實現各類不同信息的上傳、接收以及轉載等操作是當前播音主持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
2.具備靈敏的反應能力。截止到目前,但凡可以滿足上網需求或具備上網的移動終端都可以成為發布信息的媒體。譬如最早報道“7.23”動車事故、本·拉登之死以及央視配樓失火等事件的發布者均來自于自媒體用戶,而像上述例子更是數不勝數。所以,作為一名成功的播音主持人需要具備對突發事件把控的能力,通過自身對事件的靈敏性快速搶占先機,不僅如此,還應對時下熱點新聞、冷門話題等具有深刻的認知和理解,以最快的效率將信息及時傳遞出去。
3.快速適應多媒體平臺傳播模式。自媒體的到來加速了媒體融合現象的形成,具體來說,網絡節目通過電視臺進行播出以及廣播電視節目借助網絡進行傳遞的情況也愈發普及。譬如,云南衛視電視欄目《新看點》播出《小白麻辣秀》;網絡脫口秀節目《麻辣書生》等,像上述的媒體互動勢必將成為日后發展的重要趨勢,各大媒體機構更是無不想方設法的通過受眾熱衷的節目來達到對自身收視率以及點擊率的提升。所以,這就要求播音主持的傳播內容和主持人的表現都要盡可能的滿足更多民眾的需求和喜愛。
2 加強和提升自身綜合技能
在自媒體時代,每一個個體均可以借助網絡來實現對信息的傳播。并且這些個體通過文字、圖片或者視頻的形式將其感興趣的事物、事件、人物上傳至網絡,而這一系列的操作等同于傳統媒體采、編、播的全部流程。但是對于傳統媒體的記者、攝像以及播音主持而言,鑒于崗位的不同其工作性質也有著顯著的區別,例如播音主持工作絕多數是在演播室完成,而外出采訪等此類性質的任務卻相對比較少。然而現如今,隨著媒體發展的進一步推進,即便是傳統的播音主持也需要積極的走出演播室,通過對自身全方位的鍛造,以全新的工作模式以及全新的思維方式來快速的融入至當前的氛圍之內。再比如,現如多數的播音主持在完成播音主持任務之外還要像積極的參與到新聞采訪及制作環節,更有的播音主持的選題信息來源自于自媒體,進而對該選題做更進一步的闡釋,基于當前主流的價值觀對該信息給予充分、深入、透徹的解讀,從而確保為民眾所提供的信息更具權威性、有效性,可以說,其正向著全能型、綜合性的播音主持不斷的邁進和成長。
3 提高自身形象的可信度
由于自媒體信息發布十分的隨意,加之網民素質的良莠不齊,致使信息的可信度也隨之降低。基于上述環境下,作為播音主持人員首先不能受這些不良信息而影響,應始終秉持傳播真實、有效信息為原則。除此之外,還應具備對信息真偽辨別的能力,多方收集和汲取公眾熱議的話題,加之自身的獨特見解,使其主持更具品質、更具風格,也更具深度。
4 突出自我優勢,彰顯主持魅力
作為活躍在媒體最前沿的播音主持來說,其通過各自聲音、語言以及神態和肢體等各方面的綜合使其對信息的傳播更具人格化。特別是對于現如今傳媒同質化愈發嚴重的環境下,播音主持的關鍵取決于個性化傳播。比如主持《實話實說》欄目的主持人崔永元,在整個主持過程中,其獨有的氣質和個人魅力得到了充分的顯現。詼諧的話語加之才思敏捷的機敏無不將人們成功的引入一個更具深度的境界。而現如今,面對眾語喧嘩的自媒體時代來說,一個極富個人魅力,且充滿創新意識的播音主持人是這個時代所欠缺的。
5 促進語言表達能力水平的提升
縱觀基于當前自媒體時代下的信息傳遞,由于傳播者的身份、素質以及水平具有較大的差異性,致使語言不規范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并且,隨之而引申出的一系列網絡詞匯、網絡用語也是層出不窮,譬如“灰常、神馬、浮云”等,不僅如此,詞語搭配的不恰當、引用不合理等現象也愈演愈烈,更有甚者,連頗具知名度、影響力的媒體都出現過對詞語的錯誤使用和解釋。而且相關部門更是對語言使用方面做出了諸多的要求和規范,譬如要求播音主持人員除特殊節日需求外一律使用普通話,且嚴禁通過地域特色的形式進行發達或進行模仿;杜絕使用不規范的網絡用語,確保語法的使用始終遵循現代漢語的規則等。作為媒體最前沿的播音主持行業,其對社會有著極大的影響力,特別是在語言規范使用方面,即是一項責任,又是一項義務。基于前當快餐式文化語境環境中,播音主持人員更應充分的意識到一名媒體人所肩負的責任,更應通過富有品位、富有文化、富有內涵的語言將規范用語積極、正向的進行傳遞。
著名播音主持教育學家、理論學家張頌曾表示:人文性是語言的本質所在,而語言更是將人文精神通過聲音的方式進行傳達的一種形式,人文精神則是人與人彼此間的關注。并且張頌更是對尊重人、關懷人、引導人、鼓舞人給予了明確的提倡。自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受眾接收信息的渠道被進一步的拓寬,且可選的內容也愈發繁多,而對于傳統說教式的表達已遠遠無法滿足和吸引受眾的需求。全新自媒體播音主持的出現則以平民的角度出發,對事物進行更貼切、更真實、更有效的闡述,從而搭建起與受眾平等交流的平臺,在與受眾充分的交流中將積極、正向、具有價值的信息有效的進行傳播,從而確保對社會文明、輿論的正向引導。
參考文獻
[1]彭曉冬.大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的發展探究[J].科技傳播,2015,04:169+175.
[2]程炎林.自媒體時代播音主持發展策略[J].聲屏世界,2015,08:36-37.
[3]竇暉.全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行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J].傳播與版權,2017,01:107-108+111.
[4]劉瓊.眾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J].教育教學論壇,2016,21:64-65.
[5]劉艷佳.淺談廣播電視播音主持應具備的基本素質[J].新聞研究導刊,2016,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