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慧東
摘 要:小學語文是一門重要的語言類學科,小學階段的學生主要是積累語文基礎知識和學習方法,為學習其他課程和今后深入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隨著我國新改革的深入發展,當下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是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除了能夠積累更多的基礎語文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習到有效的學習方式和方法,幫助學生今后自主地學習語文知識。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紀較小,還沒有形成有效的自我學習方式,所以還需要老師正確地引導學生去學習。老師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小學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內容和掌握熟練的學習方法。闡述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以及如何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新教學;有效策略
一、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
首先,由于小學語文課程是歷史最為悠久的一門語言課程,其教學的很多方式方法都是沿用傳統的教學理念,在很多小學教學中創新教學方式還沒有能夠真正融入小學教學課程中。然而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興趣來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老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這種被動式地接受知識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老師需要尋求新穎教學方式,敢于打破目前常規教學方式。
其次,很多老師、學校以及家長仍然存在很多錯誤的教育思想,很多人會認為在課堂中學生必須保持認真的態度聽老師講課,不能夠自由討論或者和老師爭論。其實這種觀點存在一定的誤導,學生如果只是被動地在課堂中聽老師講課很容易導致學生分心,完全不能夠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欲望。
最后,老師除了在語文課堂中傳授學生基礎語文知識以外,還需要教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時正確處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不能采取太過于嚴厲的批評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面發言,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教授知識時不能全部直接灌輸給學生,這樣讓學生沒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會扼殺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
1.采用有趣的語文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在語文課堂的積極性
小學生處于學習的初級階段,其學習更多的是來自自我的興趣導向,所以可以通過有趣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針對傳統的教學模式相對來說枯燥無味的問題,老師需要通過新穎的教學模式來激勵小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他們知道學習語文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體會到語文的趣味。比如,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傳統的教學方法是老師在課堂上面帶領學生進行朗誦和學習,這樣的教學模式缺乏新鮮感。老師可以邀請學生上臺進行朗誦和背誦,學生可以像古人一樣背著手、拿著書、搖著頭進行細細朗讀,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不但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2.創設和諧、愉悅的語文課堂氛圍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消除師道尊嚴的傳統思想,真正和學生成為朋友,不能錯誤地認為學生在課堂上保持沉默聽話才是正確的方式。老師需要將學生看成平等的、共同探討問題的小伙伴,從而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學習的氛圍,讓學生真正擁有一個“能學”的環境,這樣學生才會有學習積極性。當然,老師也可以在課堂中多采用互動的教學模式,主動要求學生對課文知識點進行講解。或者通過組建小組之間的合作模式來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和激情,老師需要有一種求同存異的思維來接納學生的思想,多給學生一點想象的空間,通過構建輕松和諧的教學環境讓學生能開開心心地學習,這樣學習語文的效率才會事半功倍。
3.加強師生對話的有效性
我們都知道,其實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教師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交流的過程,師生間、學生間可以進行動態的對話交流。通過師生之間進行有效的對話交流,激發學生的對話欲望,讓學生在交流中學習語文知識。老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態度和教學風格,不必在課堂中保持一種嚴肅的氛圍,需要給學生營造一種輕松、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同時老師也可以多運用多媒體技術來幫助學生進行語文課程學習,能夠通過聲音、圖像、視頻等信息傳遞語文知識。
總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是當下老師最為關注的重點之一,老師需要創新教學方法來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同時,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構建輕松、和諧的教學環境和氛圍,讓學生能夠自由地交流和學習,幫助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參考文獻:
[1]崔巒.課程改革中的語文教學(續)[J].小學語文教學,2003(10).
[2]段兆兵.課程資源的內涵與有效開發[J].課程·教材·教法,2003(3).
[3]崔允漷.有效教學:理念與策略(下)[J].人民教育,2001(7).
[4]《小學語文教師》編輯部.小學語文名師課堂教學經典設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