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林
(江蘇省宿城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宿城 223800)
[摘 要]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引起了財會行業全新的變革,導致財會的數據和內容猛然增長。同時會計與財務的模式、理念以及功能都發生了變化。傳統的財會專業教學模式已不再適應如今的財會就業。學校需要優化財會專業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成為綜合型素質人才。
[關 鍵 詞] 大數據時代;中職財會;學生;職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9-0166-01
大數據時代給財會行業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其主要思想即把各個領域中的數據進行總結,然后進行分析和測驗。大數據是由人創造的,所以他也需要人們來管理。我們需要具有強大數據分析能力的人來管理財會數據,其數據才能為企業甚至社會帶來巨大價值。所以中職財會應優化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水平,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
一、中職財會專業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
大部分中職學校的財會專業只開設理論課,而忽視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如現在許多中職學校開設的會計專業課程就是高一基礎理論,高二專業知識,再加上其他綜合學科,學生只掌握了理論知識,到實踐應用時卻不知所措。且中職學生心理還未完全成熟,如果只是聽教師在講臺上枯燥地講課本知識,就會對財會專業失去興趣,從而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專業,學生不僅要知道會計的基本原理,更要知道發票、報表、憑證等要如何填寫。教師的任務不僅是告訴學生怎樣填寫這些東西,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親手實踐,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事情才會記憶深刻。學生若是實踐機會少、動手能力弱,面對已經熟練掌握的會計知識,在應用的時候也會遇到困難。所以學校應該多給學生創造實習的機會,與企業合作,讓學生感受會計職業的工作氛圍以及每天的工作內容。這樣學生既提高了動手實踐能力,也真正了解了會計這個行業。學生在未來的就業中也能夠理性地選擇自己的就業方向。
二、大數據時代中職財會如何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一)完善會計專業的必備硬件
會計專業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用到電腦、會計記賬本等硬件設施。如果學生只拿紙和筆來聽課很難聽懂教師的講解,學校應完善會計專業的教學設施,讓學生能夠在實踐操作中領會教師的意思且記得牢固。教師在講完會計專業的知識后,可以模擬現實案例,讓學生填寫發票或取得結算憑證。這樣學生在課上能夠體驗會計職業的工作內容,對會計行業也會產生更深的感觸。
(二)提供實習機會
教師在講授了一個階段的知識后,需要通過測驗來考查學生是否掌握了會計專業知識。但只通過紙版測驗是無法全面考查學生的掌握程度的。因為會計是實踐性專業,需要大量的動手操作經驗。所以在大二下半學期,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理論和一定程度的專業知識后,學校可以安排會計專業學生進行實習。在實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使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分析遇到的事件及解決困難。這既鞏固了學生在課上學習的知識,也豐富了學生在會計專業方面的經驗。學生跟著職業會計學習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對會計產生不一樣的看法。有的人越來越對這個專業感興趣,就會更加努力地學習這門專業;有的人覺得會計不適合自己也可以理性選擇就業方向。在信息爆炸的大數據時代,會計專業的人才需要對會計數據做好管理和總結,之后再進行分析和測驗。若是空有一肚子墨水是無法勝任這個工作的,也無法在各種人才中出類拔萃。大數據時代不僅要求會計專業人才具有豐富的知識經驗,同時要求其具有超強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理念。所以學校應多安排學生在企業實習的機會,讓學生親手去操作那些流程,為學生的就業提供保障。
(三)創設情景,模擬訓練
會計工作的過程中,會扮演許多角色且成為任意一方主體。所以教師在授課時可以讓學生自主扮演其中的角色,并邀請財會專業人員進行現場指導。例如,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有四至五名學生,分別扮演出納、會計、制單、審核及主管等角色。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完成相應的業務處理,且學生輪換著扮演每個角色。通過扮演這些角色,學生能經歷財務工作的全過程。這樣,學生在崗位上真的成為這些角色時,就會回憶起上學時的模擬過程,做事情也不會覺得迷茫。通過創設情境,模擬財務過程,學生的經驗增加的同時,應用實踐能力也會得到提高,對財會專業的理解也會更加透徹。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在這一過程中會不斷得到優化,以便適應大數據時代的發展。
總而言之,會計專業不僅需要豐富的專業知識,更要求學生有創意理念和應用實踐能力,所以學校就要優化其教學方式以適應學生的教學方向。只有這樣,會計專業人才才能在大數據時代里熟練掌握并分析財會數據。
參考文獻:
[1]龔慶云.論“大數據時代”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新理念[J].商情,2013(24).
[2]鄔賀銓.大數據時代機遇與挑戰[J].求是,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