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要:目的:觀察PDCA護理模式改善精神科患者睡眠質量的效果。方法:隨機選擇我院精神科收治的患者,共60例,收治時間在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間,以此作為研究對象,并分為2組,研究組予以PDCA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干預,對照組實施常規模式護理,比較2組患者護理后的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評分情況。結果: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的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評分情況明顯更優,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精神科患者實施PDCA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且患者家屬對該種護理模式較為滿意,值得在臨床護理學中應用。
關鍵詞:PDCA護理模式;精神科;睡眠質量;效果觀察
由于精神科的患者,大多存在精神方面疾病和異常心理狀態的情況,因此,會極其影響患者的睡眠,進而對患者的疾病改善極為不利,由此可見,對精神科患者實施改善睡眠質量護理措施,是保證患者良好臨床預后情況的重要護理條件,然而,護理模式的不同也會對干預效果產生一定差異,因此,應注重研究適合精神科患者的護理干預模式[1],本文主要為了觀察PDCA護理模式改善精神科患者睡眠質量的效果,特選擇了部分的精神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我院精神科收治的患者,共60例,收治時間在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間,以此作為研究對象,并分為2組。
研究組:患者有30例,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有14例,年齡范圍在30~60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31±12.21)歲,其中,有12例患者為抑郁癥,有10例患者為精神分裂癥,有8例患者為焦慮癥;
對照組:患者有30例,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有13例,年齡范圍在30~60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32±12.22)歲,其中,有13例患者為抑郁癥,有10例患者為精神分裂癥,有7例患者為焦慮癥;
對比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沒有統計學差異,p>0.05,可以進行組間比較。
1.2方法
研究組予以PDCA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干預,對照組實施常規模式護理。
對照組:依據患者的疾病特點和病例資料進行制定護理方案,尤其注重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方面的護理措施[2];
研究組:(1)全面評估患者的性格,掌握患者的疾病情況,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在溝通中善于發現患者對疾病存在的相關疑問,并對護理疑問制定對應的護理措施[3];(2)在實施護理措施的同時,應該隨時對護理效果進行評估,并不斷總結和評價護理措施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不足,積極對不足之處加以改進;(3)實施改進后的護理措施,并且對實施的護理干預頻率進行加強,對患者出現的個性化突出問題,應該進行重點關注和實施聚焦性的解決方式,對會影響患者睡眠的各大因素進行總結,之后,對影響患者睡眠質量的因素進行重點注意和規避,對護理模式不斷進行改進。
1.3觀察指標
比較2組患者護理后的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評分情況。
其中,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評分主要觀察的項目有: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質量、睡眠障礙、睡眠效率、日間功能障礙與催眠藥物,每一項的分值在0~3分之間,分值越低則表示睡眠質量越好。
1.4統計學處理
將本次研究獲得的所有相關數據均錄入至SPSS17.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護理后的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評分)進行t檢驗,其表現形式為(均數±標準差)。當P<0.05時,表示進行對比的數據之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尚艆^間為95%。
2.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的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評分明顯更優,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詳見表1。
3討論
大多的精神科患者存在睡眠質量較差的異常狀態,而睡眠效果對患者的康復效果也有一定的影響作用,因此,對患者實施護理干預,是保證精神科患者達到干預效果最佳的一類臨床護理措施。
PDCA護理模式可以對患者的疾病疑問和護理問題進行全面處理,能夠在護理過程中,實施循環性持續改進的模式進行處理,其不僅能將每個護理問題得以解決,還更能突出綜合效果[4]。
根據本次數據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的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評分(其中,研究組睡眠質量平均得分為1.39±0.11分)明顯更優,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也由此說明了,實施PDCA護理模式的護理綜合效果更為突出,護理過程更為細致、全面,可以充分考慮到患者的需求,其實施可行性突出。本次數據結果與李鳳玲學者在《優質護理服務在精神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5]一文中的研究結論大致相似,有理論指導價值。
綜上所述,對精神科患者實施PDCA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且患者家屬對該種護理模式較為滿意,值得在臨床護理學中應用。
參考文獻:
[1]武繼紅.精神科分級護理量化標準的探討[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2015,2(4):737-737.
[2]孫燕.人文關懷在精神科護理中的實踐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5(14):37-39.
[3]楊立華.精神科護理人員實施人性化管理的分析與對策[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5(14):40-42.
[4]朱麗.精神科護理工作中以人為本理念的應用探討[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19):255-256.
[5]李鳳玲.優質護理服務在精神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16):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