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 吳永梅 李文娟
摘要:探究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介入治療的各種有效的護理方法。方法:對有關上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療護理的有關論文進行整理,通過臨床的一些數據以及研究進展進行歸納總結,找出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介入治療的各種有效的護理方法。結果:在本次的研究中發展對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理護理主要分為介入前護理、介入治療后護理,就具體的方法來講主要涉及到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等。通過這些護理措施的實施,能夠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復。結論:介入治療護理對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身體的康復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上消化道出血 介入治療 護理
引言
上消化道出血指出血點位于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及十二指腸等部位的出血。介入治療作為治療方法之一,隨著放射學、影像學的發展,在臨床上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護理在提高介入治療效果的過程中具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介入治療前后良好的護理不僅可以提高治療效果,而且還可以降低患者生理、心理壓力,幫助患者早日康復。
1 上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療臨床開展情況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內科最為常見的急癥之一,年發病率為50/10萬-150/10萬,病死率為6-10%1。而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不適合行內窺鏡及消化道鋇餐檢查,內鏡治療上消化道大出血仍有高達25%的病死率。此時急診血管內介入能快速明確出血動脈、部位,并能通過血管內灌注及栓塞治療迅速止血,在臨床急診中的運用使患者的死亡率明顯下降,療效得到很大提高。
2 上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療的護理
上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療的護理包括介入前和介入后兩個階段。前者以觀察、止血確保生命狀況良好等為主,后者以生命體征監測、指導康復為主。
2.1 介入治療前護理
介入治療前的護理將是介入治療后恢復的保障。一方面,這個階段的護理將使已經出血的患者身體狀態有所好轉,為接受后續治療創造條件,另一方面,由于出血容易引發患者恐懼,尤其是內臟出血會讓患者自然的產生對生命的擔憂,因此在這過程中心理的引導和鼓勵作用尤為重要。止血是介入治療前的重要任務。
2.1.1心理護理
上消化道岀血介入治療過程中的心理護理是必不可少的2。而且由于心理因素的特殊性,在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時,尤其要有耐心,通過良好醫德醫風建設,有患者建立起良好的醫患關系,讓患者感受到醫護人員的耐心、愛心,使其更加具有戰勝疾病的信心,進而提高治療效果。當患者出現上消化道出血時,常常是病情加重的表現,因此患者心理壓力會隨之加重。尤其是當出現急性循環衰竭癥狀和體征時,面對迅猛的發病狀態,家屬的心理恐慌感也會加重,在這種情況下,患者的心情往往會極度惡化。這時候,醫護人員一方面要通過醫學手段挽救患者的生命,緩解病情,另一方面就要以高度的人道主義精神關愛患者,加強心理護理。
2.1.2介入前護理
要讓患者保持靜臥狀態,不要劇烈移動患者。要加強病情監控,通過詢問、撫摸以目視等方法隨時掌握病情進展情況,定時記錄病情發展情況,并對瞳孔、神志等情況進行詳細記錄3。不管出血的方式是嘔血還是便血,都要記錄顏色、次數以及狀態。血壓、尿量的監控是關鍵點。
2.2 介入治療后護理
介入治療后的護理,關系到治療效果的高低。在這過程中需要護理人員更加細致入微,防止并發癥出現或者病情反復。
2.2.1 心理支持
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必要的醫療知識講解,在患者家屬允許的情況下如實告知患者真實情況,并介紹治療方案、費用情況等,獲取患者及其家屬對于治療方案的了解和認同。還可以通過對患者講解類似病例的治療效果,幫助患者樹立信心。當患者情緒不穩定時,不要過于計較其言語上的沖撞,通過包容、理解,讓患者在愉快的環境氛圍中接受治療。
2.2.2 病情監測
一是要定時觀察患者的神志、體溫、血壓等,防止生命體征出現異常。二是要進行血交叉、血常規、血型化驗,開通靜脈通道,為后續治療奠定基礎。三是進行必要的止血、輸血。四是要對患者的血紅蛋白、凝血功能等進行檢測。五是要記錄大小便次數、狀態、顏色4等情況。六是記錄皮膚顏色等信息。
2.2.3 飲食指導
患者要有合理的飲食習慣。要注意個人衛生防護,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清理口腔,減少潰瘍發生幾率,并且及時擦拭皮膚、更換衣物,保持良好的衛生狀況。在使用三腔管時,要謹防痰液,唾液等分泌物咽下。患者如果正在出血,一定不要進食。如果發現不再出血,為了保證營養供應,可以少量進食溫度不高的流體食物,如湯、奶,恢復后期可以少量使用面條半流質食物,但是對于長纖維、難消化的食物是絕對禁食的,例如韭菜、元宵等,必要時可以建議服用蛋白粉等,增強營養供給。進食標準以少量高質為標準,要易于吸收,味道清淡。患者進食時要細嚼慢咽5。如果患者是肝硬化并伴有腹水時,每天要限制鹽的攝入量,做到低蛋白、低脂肪飲食。
3 上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療護理前景展望
近年來,放射學介入治療在臨床醫學上越來越多的被廣泛應用。采用介入法治療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診斷準確,判斷病灶及時、止血有效、治療效果較高等優點,越來越多的被引入治療過程。及時有效的采用介入法治療上消化道出血,在提高診斷效果的同時,還可以降低手術風險,對于患者來說經濟壓力也能夠減輕,因此隨著造影設備的不斷發展,該種治療方法在臨床上將有著廣闊的前景6。
參考文獻
[1] 李兆申,胡品津.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診治(草案).中華內科學雜志,2015,44(1):73-75.
[2] 翟義,張焱. TH膠栓塞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護理.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2014,12(6):472-473.
[3] 梁東良,楊玉海,侯景玉等. 介入治療在急性大出血中的運用[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3,12(6):418- 419.
[4] 周雪飛,王興清.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療與護理.護理與康復雜志,2011,5(10):401一402.
作者簡介:
王君(1979—),女,新疆烏魯木齊市人,上海羅店醫院主管護師。研究方向:消化內鏡護理
通訊作者:
吳永梅(1972—),女,上海市人,上海羅店醫院主任醫師。研究方向:消化內鏡
第三作者:
李文娟(1983—),女,安徽人,上海羅店醫院主治醫師。研究方向:消化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