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輝 楊云博 王國勝 張偉利 李蘭山 杜鳳華 趙文鵬
摘要:目的: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粘連性腸梗阻臨床觀察。方法:將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消化內科治療的78例粘連性腸梗阻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西醫保守治療,觀察組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癥狀改善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2.3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4.3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腹痛緩解時間、嘔吐緩解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西醫結合治療粘連性腸梗阻療效顯著,可有效促進腸蠕動,改善腸梗阻癥狀,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粘連性腸梗阻;中西醫結合治療;臨床觀察
粘連性腸梗阻是臨床常見的腸梗阻類型,起病初期表現為梗阻腸段解剖和功能改變,若不及時治療,可發生體液和電解質丟失、腸循環障礙、繼發感染和壞死,最終導致毒血癥、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礙,甚至死亡[1]。因此,及時治療對本病的預后十分重要。本病多由腹腔手術機械刺激引起,西醫多采用保守對癥治療,但療效不顯著。本研究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粘連性腸梗阻,獲得較為滿意臨床療效,現具體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消化內科治療的78例粘連性腸梗阻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齡19-74歲,平均年齡(45.7±6.9)歲,病程1-5d;對照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齡17-77歲,平均年齡(44.5±7.2)歲,病程1-7d;所有患者均符合粘連性腸梗阻診斷標準,經CT檢查確診,臨床表現為腹痛、腹脹、嘔吐、排氣排便停止;其中,完全性梗阻36例、不完全性梗阻42例;比較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梗阻類型、嚴重程度等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采用西醫常規治療,包括禁食、持續胃腸減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藥用奧曲肽0.6mg/d靜脈微泵24 h 維持輸入,50%硫酸鎂30ml開塞露60ml、鹽水90ml按1:2:3的比例調和成藥液進行灌腸,1次/d。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用化痰通絡散結方治療,藥用僵蠶15g、全蝎10g、蜈蚣10g、桃仁6g、姜黃6g、大黃10g、陳皮6g,每日1劑,水煎2次,取汁200ml,早晚各服用1次[2]。治療期間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觀察腹痛緩解時間、嘔吐緩解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若病情加重立即手術治療。
1.3療效判定標準 治愈:癥狀及體征完全消失,無惡心嘔吐、腹痛腹脹,恢復排氣和排便,聽診無腸鳴音亢進及高調音,X線檢查腸腔內無積氣、積液;有效: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惡心嘔吐、腹痛腹脹明顯改善,有少量排氣排便,X線檢查腸腔內有氣液平面;無效:癥狀及體征無明顯改善,仍有明顯惡心嘔吐、腹痛腹脹,無排氣排便,出現腹膜刺激征,X線檢查腸腔內氣液平面明顯[3]。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以P<0.05表示。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見表1。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2.3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4.3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治療后癥狀改善時間比較,見表2。觀察組治療后腹痛緩解時間、嘔吐緩解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粘連性腸梗阻起病急驟、病情復雜,臨床建議盡早治療,以免加重病情,貽誤治療時機。本病多由腹腔手術對腹膜的機械刺激使得漿膜層和壁層腹膜損傷,加之炎性物質的刺激,使得術后形成腹腔粘連,發生粘連性腸梗阻。中醫認為,本病屬“關格”、“腸結”等范疇,多由腹部手術、過度勞累、飲食不節等,使得腸道氣血痞結、通降失調。根據“六腑以通為用”的原則,采用通里攻下、行氣止痛的治療大法。本研究采用化痰通絡散結方,方中僵蠶祛風解痙,化痰散結為君;全蝎、蜈蚣通絡止痛、攻毒散結為臣;桃仁、姜黃、大黃為佐,活血祛瘀、破血行氣、瀉熱通腸;陳皮為使,寬中理氣。全方切中本病病因病機,祛除病理因素,恢復腸道通暢,效果顯著[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2.3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4.3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腹痛緩解時間、嘔吐緩解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證明中西醫結合治療粘連性腸梗阻療效確切,能有效恢復腸道通暢,縮短治療時間,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何秀兵.中西醫結合治療粘連性腸梗阻的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0,5(29):26-28
[2]顧孝干,李明宏,高澤俊.中西醫結合治療粘連性腸梗阻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14(7):238-239
[3]楊書周,李曉紅.中西醫結合保守治療粘連性腸梗阻效果探討[J].中醫臨床研究,2016,8(9):70-71
[4]張殿臣,楊大奎.中西醫結合治療粘連性腸梗阻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13):140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