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景鵬
摘要:目的:探究脊柱結核前后路不通術式選擇與療效。方法:將本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間收治的85例脊柱結核患者納做此次研究樣本,分為3組研究,A、B、C組各31例、29例、25例患者,采用不同的術式治療,觀察3組治療效果。結果:A組脊柱矯正率低于B組及C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矯正角度丟失率較B組及C組高,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3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均存在差異(P<0.05),融合時間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需依據脊柱結核患者病情選擇正確、合理的術式,進而獲得更顯著治療效果,研究表明,后路固定矯正脊柱后凸畸形效果更加顯著。
關鍵詞:脊柱結核;手術方式;選擇;療效
骨關節結核最受累地方就是脊柱。椎體損傷后容易出現畸形與截癱,由此,骨關節結核中較為嚴重的就是脊柱結核。脊柱結核臨床以手術治療為主,可以及時將病灶切除,進而使結核藥物吸收率更高,縮短疾病恢復時間。選取本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間收治的85例脊柱結核患者,探究不同手術方式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將本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間收治的85例脊柱結核患者納做此次研究樣本,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3組研究,A組31例,B組29例及C組25例。A組中,男19例,女12例,年齡27~62歲,平均年齡(44.5±2.5)歲,病程1~8個月,平均(4.5±2.2)個月,Frankel分級:C級14例,D級17例。B組中,男17例,女12例,年齡30~65歲,平均年齡(47.5±2.8)歲,病程1~10個月,平均(5.5±2.7)個月,Frankel分級為:C級13例,D級16例。C組患者中,男16例,9例,年齡32~61歲,平均年齡(46.5±2.9)歲,病程1~4個月,平均(2.5±1.2)個月,C級11例,D級14例。3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脊髓壓迫患者入院6~18h給予抗結核藥物,同時給予營養支持,持續治療2~3周,當結核病癥減輕,血沉低于60mm/h時行手術治療[1]。3組患者均行氣管插管并實施全身麻醉,A組行病灶前路清除術、植骨融合術及前路內固定術,將膿液全部吸除干凈后刮除椎體與椎間盤組織損壞的部位,徹底清除病灶,如果椎體損壞面積較小,可在椎體病變處將椎體釘植入,如果損壞面積大可在健康椎體上將椎體釘植入。撐開椎體病變部位后,矯正畸形,植入從自身獲取的肋骨到椎體損壞部位,也可以使用鈦籠固定,使用2g鏈霉素預防感染。B組患者行椎弓根后路內固定術、植骨融合術及病灶前路清除術。先內固定椎弓后路,脊髓壓迫的患者需要切除椎板,后清除病癥前路,進行植骨融合術,植入從自身獲取的肋骨至椎骨損傷部位,使用2g鏈霉素預防感染。C組患者行病灶側前方清除術、植骨融合術與椎弓根后路內固定術[2]。取患者側臥位,將椎體棘突暴露出來,依據凸畸情況植入椎弓根螺釘,使用C型臂X線機確定螺釘角度與位置。矯正脊椎后凸畸,切除棘突,從自身獲取髂骨并將椎板植入,關閉切口。
1.3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5.0軟件對計數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使用標準差 與%計量與計數,組間數據計量資料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應用 檢驗,檢驗標準為0.05,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A組脊柱矯正率低于B組及C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矯正角度丟失率較B組及C組高,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3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均存在差異(P<0.05),融合時間無明顯差異(P>0.05),詳見下表1。
3討論
脊柱結核及時予以手術治療可將感染減少,盡早解除脊髓神經壓迫,將恢復自由活動時間縮短。需要結合患者病情與癥狀表現選擇適合的手術方式,此次研究應用不同術式適應證為:(1)脊柱骨周圍無大面積膿腫,且為初次采用病癥前路清除術、植骨融合術、前路內固定術。(2)椎弓根后路內固定術、植骨融合術與病灶前路清除術適應證為:病灶部位損傷嚴重;有嚴重的凸畸;行前路術失敗,不能再次進行前路內固定術的患者;椎間已經有膿腫;需要矯正后凸畸形。(3)對于手術路徑難以通過胸腰椎結核的、病灶部位在椎體側后方、高齡患者可行病灶側前方清除術、植骨融合術與椎弓根后路內固定術。(4)結核出現在下腰椎部位,椎管狹窄未出現膿液壞死組織,這種情況下可以行病灶后路清除與椎弓根后路內固定術[3]。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A組凸畸矯正效果與B、C兩組比較較差,原因可能是后路固定術螺釘與椎弓連接過程中,因有較大的椎弓根強度,可以使矯正力更好的維持,進而獲得更顯著的矯正效果。而前路固定需在椎體上置入螺釘固定,鑒于骨骼強度不高,容易使椎體出現骨質疏松,進而影響到矯正效果。
綜上所述,脊柱結核患者需要及早實施手術治療,以獲得更好的預后,臨床對脊柱結核患者治療有不同的手術方式,需要結合患者實際病情選擇適合的術式治療,同時配合抗結核藥物化療可以使矯正效果提高,縮短脊柱畸形恢復時間。
參考文獻:
[1]瞿東濱,金大地,陳建庭等.脊柱結核外科治療的術式選擇[J].中華骨科雜志,2010,25(2):74-78.
[2]陳筱.單純后路術式與前后路聯合術式在脊柱結核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及相關研究分析[D].中南大學,2011.
[3]崔旭,馬遠征,陳興等.脊柱結核前后路不同術式的選擇及其療效[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1,21(10):807-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