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紅燕
摘 要:隨著網絡2.0的深入開展,各種教學形式異軍突起,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進入教學課堂,促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化、形象化、具體化,最終促進青少年穩步地、健康地成長。而微課堂形式就是在此種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主要是以視頻為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的教與學的全過程。此種形式,對于開展小學語文課文中的經典誦讀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微課;小學語文;經典誦讀
“經典誦讀”,很多人認為就是對經典進行大聲朗讀,加強記憶。其實不然,“經典誦讀”也叫“誦經”,除朗讀背誦形式外,還包括對經典作品的“唱誦”,對經典作品的背誦等。而經典誦讀的參與形式也多種多樣,可以是學生個人化,還可以是學生、家長、教師全員化等,使用微課形式,旨在加深學生對于經典誦讀的熱情與積極性,從而對國學、經典名著有個良好的熏陶環境。那么,微課的使用具體有哪些優勢呢?
一、微課在小學語文經典誦讀中利用的優勢分析
1.幫助學生理解,增加了學生進行“經典誦讀”的時間
微課的主要優勢之一在于時間短,一般微課時長在5~8分鐘,最長也不超過10分鐘。相對于傳統課堂來說,顯得易于接受。時間的把握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更加容易理解。時間的縮短可以促進學生對經典誦讀的學習,可以隨時開展學習模式,可以是在學生上下學的公交車上,可以是在學生學習課間中,可以是在學生早上晨讀前后,這樣有利于調節學生學習情緒,緩解學生學習壓力,品茗經典誦讀時間,領悟經典誦讀精髓。
2.提高學生學習熱情,提升學生“經典誦讀”的廣度與深度
經典誦讀的魅力,在于體味文章中的深刻道理,從而影響學生精神思維的廣度與深度。小學生經典誦讀除課本中要求的古詩外,《三字經》《論語》《百家姓》這些名家篇章也可以經典誦讀。這些詩句短小精悍,文筆細膩流暢,可以培養學生遣詞造句的語言美感,熏陶學生的思想境界。運用微課方式,將名家講解運用視頻等形式集中講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
二、微課在小學語文經典誦讀中利用的主要方法
微課雖然是以視頻為主要表現形式,但是依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則具有不同的教授方法??梢允且哉Z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這類方法突出語言的作用,主要運用于課前教師導入所學內容或者課后教師帶領學生復習提問;可以是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使用于課堂教學時運用視頻、圖片、聲音等手段,直觀表現,讓學生感受課文的意境;還可以是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以欣賞鑒析為主的活動方法;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各種方法并不是完全獨立存在,而是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因此,各種方法可以整和起來,綜合運用。
三、微課在小學語文經典誦讀中利用的具體表現
微課有很多表現方法,具體在經典誦讀中如何運用,現在重點探討分析下:
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本中的古詩《望廬山瀑布》,為唐代李白所著。全詩描繪了瀑布的壯闊美景,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微課視頻中,先與學生互動美好景物的特點,再提問學生是否見過瀑布,瀑布具有什么特點,導入新課,觀看李白眼中的瀑布特點,插入PPT設置在20秒之內為宜。初步了解古詩后,介紹作者,以此加深學生對作者的認識。然后進行具體的詩句賞析,劃分詩句層次的同時進行生字認讀。七言律詩的節奏以二二一二或二二三的形式為主,培養學生的語感。時間在50秒左右。配合詩句節奏劃分,逐句賞析詩句意思,促進學生對詩句的整體情感認同。接著創設情境,播放古詩視頻,引導學生產生視覺沖擊,感受優秀名家朗誦古詩的意境,感受古詩帶來的畫面美感,感受詩人內心深處的熱愛。此為所學重點,必須加長時間控制,才能引導學生體味個中滋味。引導學生融入情境后,最后感悟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微課的運用,使教學時間得到有效控制,促進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這篇古詩的學習,就運用到微課表現方法中語言傳遞、直接感知、欣賞鑒析等方法的結合,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
微課除了古詩的運用外,還可以對優秀文章進行運用。比如四年級課本中《爬山虎的腳》,作者葉圣陶,描繪爬山虎的葉子形態、葉尖狀態,進而根莖、葉柄,最后引到講述重點,爬山虎的“腳”,運用微課教學方式,進行視頻預覽鑒賞,有助于豐富學生想象力,開動腦筋,感受爬山虎植物生命的魅力。
綜上所述,微課可以廣泛運用到小學語文經典誦讀中,可以是名家詩篇,可以是優秀選文。這種方式的運用,極大地豐富了學生課堂,促進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還能對學生的學習時間高效利用,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性,使經典誦讀成為學習國學的方式。微課的使用,深層次地開發了學生的思想,為教育模式樹立新的典范。
參考文獻:
[1]石小燕.小學經典誦讀問題與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
[2]張玫瑰.農村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問題及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