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坤
摘 要:在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今天,探究式教學的價值愈加重要。課程改革的目的就是對當前學生被動教學的模式進行改革,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重點對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進行培養。數學探究教學是課程改革的重點,為深入達到該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效果,在充分掌握小學探究式教學現狀的同時,構建了探究式教學的一般模式,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教學模式
一、小學探究式教學的現狀
1.“傳授思維”影響較大
大多數教師的傳授思維極為固定,認為教學就是傳授,且將傳授作為教學的唯一方法。學生也對教師的此類教學方式極為適應,被動地接受知識。特別是在長期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這種“傳授思維”已經深深地印刻到人們的潛意識中,加上日常教學中探究教學開展力度不足,導致探究式教學效果不佳。即便部分老師心里想著要探究,但僅存于思維階段,只是在形式上有所創新,并沒有達到傳授實質的改變。
2.缺乏探究教學經驗
于探究式教學而言,老師必須全面提升自身素質。因經驗不足,教師在問題設定、學生差異程度劃分、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等各方面都十分吃力。同時,因教師具有較大工作量,為了在考試中保證學生能取得良好成績,花費了大量時間,可謂是嘔心瀝血。學生僅學習課堂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此時就要求老師在完成備課的基礎上,還要騰出一部分時間進行課本內容相關資料的查閱,為學生提供練習題,為復習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等付出大量精力。因教師負荷大、壓力大,針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參考案例、方法不足及經驗積累程度較低的情況下,開展探究式教學的難度也在逐步增加。
3.缺少思考深度
據相關調查報告顯示,針對探究性學習小學生的興趣并不高漲,如喜歡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的學生比例為21.6%,其中大部分為學習基礎好的學生;認為無所謂的學生比例為55.1%;不喜歡開展探究性活動的學生比例為23.3%。同時,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高,提出問題的幾率就更低了,基本上都是老師自問自答,或點名提問。遇到問題、困難,學生也會依賴于老師,主動性較低。在課堂小組問題討論活動中,大多數學生會積極配合,參與其中,但真正能夠將自己的思維、思路徹底展現出來的學生寥寥無幾。
二、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的一般模式
1.創設情境,隱含問題
數學問題是數學探究的來源,而數學情境就是產生數學問題的必要條件。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要求創新科學、合理的數學情境,要將數學情境、數學問題的內在聯系充分挖掘出來。通常情境創建的途徑分為生活、學生的嘗試及有趣的故事等,如“圓的認識”,可從生活中各類圓形物品入手,如輪子、杯子、碗等。通過生活情境,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激發出來,推動學生積極思考,善于動腦。
2.發現問題,形成猜想
“沒有大膽的猜想,就沒有偉大的發明和發現?!笔侵锢韺W家牛頓的名言。作為一項思維活動,猜想應是學生方向已經明確的情況下進行判斷。一般可分為兩種:理想思考、直覺判斷。要求針對學生的猜想給予鼓勵,對學生創造性思維加大培養力度,這對學生數學學習主體性作用的發揮極為有利。
3.探究問題,驗證猜想
猜想提出后,應進行多方驗證,一般可選取實驗、列舉、推理等驗證法。針對新知要鼓勵學生積極發現問題,構建新的知識框架,提高數學素養。
4.解決問題,反思總結
作為智能發展高層次表現,反思學習能夠再現思維過程,幫助學生對新知識、新方法的產生過程進一步梳理,總結學習成果。
三、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的建議
1.更新教學觀念
作為課程的組織者與傳授者,老師通過課堂教學的方式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在探究式教學實踐中,老師必須對新課標進行深入解讀,認真貫徹學習,摒棄腐舊傳統的教學觀念,積極主動投入新的教學環境中,要求將學生的主體地位還于學生,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主動分析問題,積極解決問題。
2.因地制定,因材施教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選取多樣化教學方式針對教學內容、學生能力等進行教學方法的合理選擇,多方面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提升,最終達到教學效率的有效提高。
(1)針對學生差異。在數學教學中,應對學生一般發展給予關注,并對學生差異充分尊重,對學生個性發展加以重視。(2)針對難易內容。各冊教材都有一定難易程度,如教材內容較為簡單,老師應以學習指導為主,將學生的潛能充分挖掘出來,對學生自學能力加大培養力度。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作為教育部倡導的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探究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極為重要。在充分了解探究式教學現狀的同時,為更好地指導小學數學教學,筆者根據自身工作經驗,簡要地闡述了探究式教學的一般模式。并根據目前實際情況,提出了更新教學觀念、因地制定、因材施教及教學媒體激發學生興趣的幾點建議。
參考文獻:
[1]李中海.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策略[J].數學大世界(教學導向),2012.
[2]凌曉牧.數學的探索性學習[D].南京師范大學,200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