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傳嵐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發展使得課堂教學的形式也發生了轉變,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都在探索創新有效的教學方法,創設問題情境進行數學教學也是當前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從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創設故事化的問題情境、創設游戲化的問題情境、創設實踐化的問題情境這四個角度闡述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情境;有效策略
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一味地講授會讓他們感到數學學習枯燥無味,而教師在教學中適時地提出問題,學生則會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數學問題的思考與探索中,從而有助于學生參與到數學課堂的學習活動中。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基本方式之一。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與學習情況,創設出恰當的數學學習情境,以切實地保證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一、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
數學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將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與數學教學相結合,可以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也符合學生的基本認知規律。小學數學中的大部分內容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及應用,那么,教師在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時就要注重所學內容與日常生活的契合,將其有效地整合,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思考氛圍與環境,為數學高效教學的實現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位置和方向”這一節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先以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引入教學:“同學們,我們都知道太陽是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那么現在同學們知道哪個方向是東方?如果沒有太陽,我們可以怎樣來辨別方向呢?”這樣貼合學生實際的問題會引起學生的認真思考,他們也會充分地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來找到答案,從而讓學生真正地掌握所學的知識,體會數學學習的意義。
二、創設故事化的問題情境
愛聽故事是小學生的共性特點,在有趣的故事中,學生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那么,數學教師就可以借助趣味的數學故事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在故事情境中積極主動地探索問題。借助故事教學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這也是激發學生思維的主要方式。
例如,在教學“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時,教師就可以將學生感興趣的人物以故事的形式講出來,讓學生在故事情境中處理問題。如:“熊大和熊二去超市買東西,四個香蕉5.21元,一個蛋糕8.50元。那么熊大和熊二一共要花多少錢?”這道題學生很容易理解,但是小數加減法的運算學生還沒有真正掌握,他們在計算時就會存在一些問題。這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教材上的內容,并幫助熊大和熊二解決問題。在這樣的故事情境中,學生在學習時就會積極地投入,從而為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創設游戲化的問題情境
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是當前小學階段教師最常采用的一種方式,也是頗受小學生喜愛的一種學習方式。那么數學教師就可以投其所好,創設出游戲化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參與游戲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從而真正地讓學生做到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例如,在教學“表內乘法”時,如果教師單單地讓學生背誦乘法表,學生會覺得學習過程枯燥乏味,而教師通過組織學生參與“我問你答”的游戲,則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拔覇柲愦稹奔磳W生要根據教師的提問依次回答問題,如教師說“五七”,學生則要回答“35”;教師說“八六”,學生則要回答“48”,從而在這樣的快問快答中,鍛煉學生的思維,也讓學生牢牢地掌握乘法口訣。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己來問答,增強游戲教學的趣味性與實效性。
四、創設實踐化的問題情境
實踐出真知。數學教師要組織學生參與到數學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在實踐中鞏固所學知識,并真正地將知識得以應用。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創設實踐情境,鼓勵學生參與數學實踐,從而在問題的啟發下,促使學生積極地發散思維,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年、月、日”這一節的內容后,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將一年中的月份、每月的天數、每周的天數等進行整理,在學生梳理清楚這些關系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制作活動日歷。為了讓這個實踐活動更具趣味性,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怎樣用一個木塊表示出月份、星期和天呢?還可以用什么來制作日歷呢?經過教師的啟發,學生都會積極地思考,并在實踐中探索問題的答案,從而使數學實踐活動取得良好的效果。
總之,創設問題情境設計小學數學教學,是當前課程改革大背景下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數學教師要創設出恰當的問題情境,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其在積極主動的探究中收獲知識與技能,從而切實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促進小學生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美琳.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2]許曉娜.小學數學創設有效情境教學的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3]秦世方.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J].好家長,2017(3).
編輯 溫雪蓮